移至主內容

何謂「平行宇宙」和「多重宇宙」?

2021/06/23 00:56
17,144次瀏覽 ・ 17次分享 ・ 0則留言
PeoPo推 1
檢舉

照片

首先,各位要先來瞭解「宇宙」的定義,什麼是「宇宙」?

「宇宙」,從中文字來解釋,兩個字都是有寶蓋頭「宀」,為何呢?我們先來看一下從這文字的源頭說起[1]:

照片

從甲骨文開始,像是洞穴、草屋;從其他字體來看,又像是木屋、瓦屋、磚屋的外型;甚至從小篆來看,像是一個大鐘。所以,從象形文字來看,宇宙的部首就代表這是有一個蓋子的空間。那麼,宇宙是有限的空間?還是無限的空間?我們再來看宇宙的英文:universe; cosmos。

宇宙的英語「universe」起源於古法語的「univers」,而該詞又源自於拉丁語的「universum」。 西塞羅與後來的拉丁語作者曾使用過「universum」這個詞彙,與現代英語所使用的「universe」意義相同[2]。

所以,我們可得知古今中外的學者,對於宇宙的定義都是類似而雷同的,就是「空間」和「時間」所結合的物質世界。那麼,如果我們跳開「空間」與「時間」的座標,那會產生什麼樣的世界呢?對的,答案就是「多重宇宙」和「平行宇宙」!

照片

那麼,我們來做個簡單的實驗:「克萊茵瓶」[3]。在數學領域中,克萊因瓶(德語:Kleinsche Flasche)是指一種無定向性的平面,比如二維平面,就沒有「內部」和「外部」之分。要想像克萊因瓶的結構,可先試想一個底部鏤空的紅酒瓶。現在延長其頸部,向外扭曲後伸進瓶子的內部,再與底部的洞相連接。和我們平時用來喝水的杯子不一樣,這個物體沒有「邊」,它的表面不會終結。它也不類似於氣球,一隻蒼蠅可以從瓶子的內部直接飛到外部而不用穿過表面(所以說它沒有內外部之分)。所以,你對於「多重宇宙」和「平行宇宙」有概念了嗎?

再舉一個簡單的例子,你在照鏡子的時候,看到的你是左右顛倒的你,這時,如果你再拿一個鏡子從你的後腦勺照的時候,就像你在搭電梯時,四面都是鏡子,你可以很清楚的看到前後左右的你,如果上下也都是鏡子,你看到的是無數個你。如果電梯高速運轉,當速度超過了光速,你看到的你,有可能是前一秒或是後一秒的你,而無數個你,在時間扭曲的空間裡,就產生了「多重宇宙」和「平行宇宙」,這樣,你懂了嗎?

參考文獻:

[1] 宀部,為漢字索引裡為部首之一,康熙字典214個部首中的第四十個(三劃的則為第十一個)。就繁體和簡體中文中,宀部歸於三劃部首,像屋頂之形,俗稱「寶蓋頭」。宀部通常是從上方均可為部字,且無其他部首可用者將部首歸為宀部。資料來源:維基百科。

[2] 「宇宙」的來源,可追溯自戰國時期尸佼的著作《尸子》〈卷下〉篇:「上下四方曰宇,往古來今曰宙。」 首次將宇宙兩字合為一體則是出現於《莊子》的〈齊物論〉:「旁日月,挾宇宙」。畢達哥拉斯以降的古希臘哲學家,將宇宙稱做「τὸ πᾶν」(一切),定義為一切的物質與空間,而「τὸ ὅλον」(一切事物)則不包含空無狀態。另外一個同義詞則是「ὁ κόσμος」(意義為世界、宇宙)。拉丁語學者也常使用「totum」、「mundus」、「natura」等詞稱呼宇宙,且影響現今的語言,如德國以「Das All」、「Weltall」與「Natur」稱呼宇宙。英語中也能找到宇宙的同義詞,如「everything」(如萬有理論)、「cosmos」(如宇宙學)、「world」(如多世界詮釋)與「nature」(如自然法或自然哲學)。資料來源:維基百科。

[3] 克萊因瓶最初的概念提出是由德國數學家費利克斯·克萊因提出的。克萊因瓶和莫比烏斯帶非常相像。資料來源:維基百科。

中央大學

發言應遵守發言規則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

  • 文章屬於開放討論空間,回應文章的議題與內容不代表本站的立場
  • 於明知不實或過度謾罵之言論,本站及文章撰寫者保留刪除權
  • 請勿留下身份證字號、住址等個人隱私資料,以免遭人盜用,本站不負管理之責
  • 回應禁止使用HTML語法

公民記者留言請先登入

公民記者留言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