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客家圓樓保存傳統客家文化 發揚客家人勤儉持家的精神

2021/06/23 15:02
4,015次瀏覽 ・ 8次分享 ・ 0則留言
PeoPo推 2
檢舉

苗栗縣是客家大縣,客家圓樓又是客家文化傳統建築的代表。除了能彰顯苗栗在地客家文化特色之外,又反映出以前客家農民渡海來台勤儉持家的精神。不僅獲得列入世界文化遺產的行列,更是客家文化的重要據點。

地形影響而遷移 建造以防禦為主的新家

苗栗縣有十八個鄉鎮市,其中有十三個都是以客家人為主。因此苗栗縣有「客家大縣」之稱。因為自古以來就深受客家文化的薰陶,客家文化早已深耕其中。苗栗縣政府在後龍鎮建了以大陸原鄉建築「福建土樓」為原型的客家圓樓。以前的客家圓樓主要分布在大陸閩南地區與粵東的交界,因為早期清朝時期因為地理關係,人口向外推移。客家人從北方往南遷移到閩南地區一帶,與當地的原住民相處不融洽,因此建造以防衛性的土樓。客家文史學者黃鼎松提到民國五十年,美國太空船探索時,發現陸地上有一個圓形大型建築,一開始以為是對空中的防禦設施,後來才了解到是中國客家人居住的地方。對於古時候客家圓樓的構造與功能,黃鼎松表示「如果你到那邊去看的話,圓樓最多,還有四方樓、五鳳樓。它的構造,尤其是圓樓,一般的話都是四層樓,底下的一層是公共活動空間,二層可以放一些糧食柴草的,三、四層是居住的地方,所以圓樓整個就是很嚴密的防衛公設。當初就是為了防禦為主,也說可以防震,因為它的構造夠堅強,或著防颱。」

古時防禦原住民到現今防小偷 空間雖小但安全

雖然現在在苗栗的客家圓樓主要還是以觀光建築為主,但是目前在大陸福建地區還是存在著估計三千多座,而且還是有人居住在裡面。只有少數的客家人移到外地後,遺留下來的圓樓就改為觀光及懷舊的地方,也列為了世界遺產。在現今大陸客家圓樓的近況,黃鼎松表示:「最主要還是防盜,就是安全,所以它裡面居住的人呢都是同一個族系下來的,大家住在一起。當然圓樓的生活空間並不是很寬,小的大概直徑十七公尺,大的也有七八十公尺,可以住個五六百人以上,利於防守。」

外觀依舊但性質不同 發揚客家文化觀光產業

從早期以防禦、居住還有農業、畜牧為一體的傳統建築,到現在以觀光、懷舊的觀光建築,客家圓樓依舊保有原始的樣貌,只是性質上有所改變。苗栗縣文化觀光局 客家事務科 科長 湯惠琴提到雖然當初因為高鐵站的地利之便,把客家圓樓蓋在閩南人居多的後龍,但還是希望透過客家圓樓來吸引外地搭高鐵錢來的觀光客,達到傳承及發揚在地客家文化。湯秀琴表示:「我們統計過從一百零三年十二月到目前為止,參觀人數大概超過三百萬人次。那地下一層它有視聽教室,我們原則上是播放客家戲曲的影片,那一樓有販賣部跟大廳還有客家戲台,那客家戲台我們每個六日下午三點到四點有舉辦假期藝文表演,表演性質原則上都是以客家元素為主。二三樓是展覽廳,目前我們展覽的是以客家文化為主,有關客家人的民居飲食、農事、一些古文物的展出。」

不只是個觀光建築 更是客家人的精神

客家圓樓不只對苗栗觀光價值的貢獻佔有一席之地,也象徵著客家人的精神所在。許多客家銀髮族人士對客家圓樓都有著深深的感觸及回憶。苗栗當地客家人 張月梅 表示:「客家圓樓就是代表我們客家人的風俗、勤儉、努力,以我們客家的風俗來讓現代的年輕人欣賞以前老人家的生活特殊。現在的小孩子很少看以前農家人做事是怎麼樣拚出來的,所以客家人的美德一一呈現出來以前老人的生活、打拼。所以說客家圓樓讓我們有客家的精神。」

客家文化正在慢慢的消失中,興建客家圓樓不僅為苗栗縣帶來觀光效益,還保留了客家傳統文化。湯惠琴喊話「客家就是生活,生活就是客家」,希望能把客家文化結合文創產業,且將客家話融入生活,使客家文化能夠環繞在大街小巷,持續傳承到下一代。

以上新聞由華岡電台記者    郭勁昀    採訪報導

 

發言應遵守發言規則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

  • 文章屬於開放討論空間,回應文章的議題與內容不代表本站的立場
  • 於明知不實或過度謾罵之言論,本站及文章撰寫者保留刪除權
  • 請勿留下身份證字號、住址等個人隱私資料,以免遭人盜用,本站不負管理之責
  • 回應禁止使用HTML語法

公民記者留言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