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遺物整理師的告白 學會好好說再見

2021/10/25 20:00
1,811次瀏覽 ・ 3次分享 ・ 0則留言
PeoPo推 1
檢舉

【記者曹舒涵、黃子珊/新北市報導】「你好,我是收納幸福廖心筠,我是你女兒預約來的,我今天會幫你把這裡還原,希望我們可以順利完成,幫你搬家到天堂。」這是遺物整理師廖心筠在工作開始前會對死者說的話。

有人陪的遺物整理 不一樣的道別

台灣文化裡,普遍的人都覺得自己親人的遺物自己收拾就好,沒有必要去找外人來收拾。廖心筠說她最一開始是做一般的居家到府整理,後來在一次幫忙居家整理完後,委託者請她順便幫忙整理委託者媽媽的家,她想都沒想的答應下來,結果到了現場才發現那不是一般的居家整理,而是遺物整理。就在這樣的因緣際會下,廖心筠開啟了遺物整理師的旅途。

會尋求遺物整理師幫助的人,多半是因為沒有辦法面對已故親人的遺物,會很難過、很悔恨、很捨不得,因為不願接受親人「已經死掉了」這件事情。而透過整理師在一旁的協助,可以更有效率地完成遺物整理,也可以讓在世者好好地跟往生者說再見。

幫往生者搬家到天堂 讓在世者再出發

廖心筠認為遺物整理師的使命就是幫助因為親人驟逝而不知所措的人回到正軌上;幫助在哀傷裡面走不出來的人,藉由整理遺物,放下對親人的掛念,好好地往前走。對廖心筠來說,這是一件很美好的事情,讓在世者可以繼續人生的軌跡,也幫助往生者安心去往天堂。

廖心筠說她曾接過一個幫忙整理委託者男友遺物的經驗,因為約的很臨時,只有一天有空,結果那天剛好就是委託者男友的百日。這樣碰巧的事情讓廖心筠不禁覺得:「也許我就是她男朋友送給她的禮物,希望她可以繼續往前走」。陪著委託著一起整理男友的遺物,也換好了新的傢俱後,廖心筠說那位委託者買了一束非常漂亮的花放在玄關,就彷彿象徵她努力的把她男友的生命連他的份一起的活下來般,讓廖心筠覺得她是在幫助在世者重新尋回生活的嚮往、當遺物整理師是一件很有意義的事。

照片

廖心筠在整理遺物。圖片提供/廖心筠

「我丟了一個人一生的累積」

廖心筠說遺物整理師的責任重大,是因為我們不知道物件對往生者的意義,也不知道什麼東西對在世者來說是重要的。遺物之所以重要,因為它與在世者有連結;因為羈絆,所以有意義與價值。就像一張照片,在外人看來,就是個裝飾擺件,但說不定對家屬來說,那張照片是跟家人最後的回憶、是對家人的念想。

就像廖心筠分享她整理自己外公遺物的時候,看到外公留下的東西非常少,但是她與外公的合照卻被非常寶貝的與貴重物品放在一起。感受到外公在這麼少的東西裡面,最注重的就是與她的回憶,廖心筠當場情緒崩潰,感嘆整理親人的遺物真的非常難。

理性的整理 更快道別悲傷

整理遺物需要感性兼顧理性,感性在於對物品歷史意義的營造;理性在於不可以把情緒帶入,要把悲傷放下來。遺物整理師需要陪著家屬一起整理,但為了避免家人什麼東西都想留住,所以會有一套SOP幫助家人斷捨離。

遺物整理有三個環節,最外圍的就是一進去家門要處理的東西,例如壞掉的食物、壞掉的家具、不能用的物品等等「毀壞」的東西,可以用最快的速度處理掉。

第二環是往生者平常用的東西,比方說衣服、包包,這一環就有點重要, 因為貴重物品可能會出現在這裡,需要好好找他最重要的東西。

至於最核心的部分就是信件跟照片。別看相片小小一張,它承載著紀念與回憶,是最難也是最崩潰的橋段。

還有多數人最看重的金子,廖心筠說會在開始整理之前,就先請委託者提供一個紅色的臉盆,或是顏色顯眼的容器,方便在開始整理之後能在一片狼藉中,集中存放找到的貴重物品。

整理遺物最動容的部分就在於,已經逝去的東西在整理的過程中,產生一種與過去連結的回憶;而在回憶中感受到你們曾經擁有的時光,或是對逝去的人的一種懷念。最無情的部分則在於,詩化的語言讓遺物整理聽起來好像是在幫死者整理東西,實際上只是把佔東西丟掉,讓活著的人可以把房子占為己有。

遺物整理不是看你丟掉了什麼,而是看我們留下了什麼。睹物思情,看的是彼此生命的交疊。「整理空間」是遺物整理最終要的目的,讓空間可以留下,給留給活著的人、給往生者所愛的人,繼續活用。

照片

遺物整理的三個環節,由外往內依序整理。製圖/曹舒涵

遺物整理教我們的事:好好說再見

在遺物整理的過程中,可以看出這個往生者在世時最重要的寶貝是什麼。例如在女生梳妝檯中間打開的第一個大抽屜、隱匿在衣櫃裡或是書桌裡的小盒子,往往都藏著一個人的寶貝或是秘密。像是在衣櫃裡可能會藏著珠寶首飾;梳妝台會放最重要的人的照片;書桌的暗櫃裡可能藏有A片等等......。

廖心筠跟我們分享曾經去一個女生家裡做收納整理的故事。那個女生的婆家經濟條件不錯,但可能因為跟公婆關係不好,所以她就買了很多高檔的香奈兒精品來填補自己的空虛。收納到一半的時候委託者突然接到一通電話,是安養院打來說她的阿嬤去世了。

廖心筠說那個女孩子從小就是阿公阿嬤帶大的,雖然經濟狀況沒有很好,但一家人感情深厚。後來阿公離開,阿嬤就跟她說要跟阿公一起走,那女生很生氣地跟阿嬤吵架,可是過沒多久就接到了阿嬤的噩耗。她非常懊悔竟然到最後一刻都還對阿嬤那麼兇 ,都還來不及和好阿嬤就這樣離開了。

後來廖心筠陪那女生去整理阿嬤的遺物,阿嬤的東西非常少,衣櫥裡只有四件外套和一個鐵盒子,那四件外套還是女孩買給阿嬤的;而鐵盒子裡不是什麼金銀財寶,是女生和阿嬤的照片。廖心筠看到後就和女生說:「我覺得你阿嬤她一生的東西這麼少,可是對她來說你們是她最珍貴的寶物。所以她把你放在一個這麼重要的位子,就是代表有妳真的很好!」

多年後廖心筠追蹤女生的狀況,發現女生把她的精品都賣掉了,她說阿嬤這輩子教她一個道理:「最重要的是回憶」。很多時候來不及做的事、來不及說的話,不能等人走了,或是認不出你是誰了,才悔恨沒有好好說愛他。

遺物是念想 空間和愛才是真實的擁有

遺物整理是「丟掉」和「留下」,「丟掉」是讓空間可以被活用、讓愛可以延續,丟掉大部分的東西;「留下」少部分對自己有意義的東西,讓愛與回憶繼續存在。

輔大生死學的李志成教授提到:「整理我遺物的人無法為我收拾人生,因為我的人生將隨我的逝去而終止。我們無法代替死者向生者做和解,死者已矣,死者也不一定要向誰和解,惟有生者可以以自己的形式和死者和解。」

遺物不過是死者生命裡的曾經,惟有活著的人才會找尋意義。擁有物品不是過是念想,擁有心才是真實的擁有。

一般人整理遺物時多半是傷心欲絕,而透過遺物整理師的協助,不僅可以加速遺物整理的速度,還有「旁觀者清」的角度,解釋物品放置的位子代表什麼意義,或是幫助生者解開心結等,讓整理遺物不再那麼令人心痛。讓最後的道別大家都是快快樂樂的,好好說再見也好好的繼續往前走。

照片

遺物整理是丟掉大部分的東西,只留下少部分對在世者有意義的物品。圖片提供/廖心筠

面對死亡 是我們最後的功課

廖心筠告訴我們,在死亡來臨前,先整理好自己的遺物也未嘗不可,因為只有我們自己能分辨到底什麼東西才是我的寶貝。把不要的東西早點斷捨離,省得你的愛人整理的時候,每個東西拿起來都想到你,留下的越多,反而讓他越痛苦。

生前遺物整理聽起來荒謬,但又何嘗不是一件有趣的事?李志成跟我們說,若是讓他選三樣東西作為他的遺物,他會選桌面前的一顆黑石頭、某一張海景的相片和抽屉裡一枚五十圓日幣。然而意義始終伴隨關聯者而有,隨關聯者而亡。「整理我的遺物者不會知道那塊小石頭是對我青春歲月的懷念,那張海景相片夾雜在其他相片之中顯得不起眼,而它的隱蔽角落的那個身影是我一輩子追逐的對象,而散落在抽屉一枚硬幣刻畫著因貧窮而未竟的一場旅行。」

自己做遺物整理和別人做遺物整理不太一樣。整理自己的遺物是讓我們回顧自己的人生有哪些精采、哪些悔恨、哪些來不及,讓我們重新審視自己的明天應該怎麼過得更美滿;而幫別人整理遺物則是尋找一些物品來緬懷那位你再也無法跟他說話的人,用物品證明他與你生命交疊過的軌跡。

死亡是一種失去,死亡代表你再也見不到她,死亡帶給我們的是痛徹心扉。李志成告訴我們生死其實是在意生,而不是在意死,因為「死了就是一片靜寂,什麼都沒有」。如果怕死,那就更要好好的活,希望每一個人離開或是面對愛人離開的時候都不要有悔恨。

照片

死亡措手不及,沒有人回家把日曆撕掉,整個家彷彿就定格在那天。圖片提供/廖心筠

採訪側記

遺物整理是永遠的道別、是人際關係的最後一項功課,藉由專業的遺物整理,幫在世者更快的道別悲傷。

廖心筠不斷地跟我們講:「好好說再見」提醒我們要趁還活著的時候跟愛人表達自己的愛意,不要到整理遺物的時候才後悔自己沒有好好說愛他。

延伸閱讀

簡鴻模 深入部落整理原住民祖譜

重修舊好 幫助無家者維修人生

鬆動死亡禁忌 郭惠芯開課談生死

更多報導請看生命力新聞

發言應遵守發言規則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

  • 文章屬於開放討論空間,回應文章的議題與內容不代表本站的立場
  • 於明知不實或過度謾罵之言論,本站及文章撰寫者保留刪除權
  • 請勿留下身份證字號、住址等個人隱私資料,以免遭人盜用,本站不負管理之責
  • 回應禁止使用HTML語法

公民記者留言請先登入

公民記者留言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