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原題:BAU的謬誤
個人七月初的一篇聯合報投稿,引發環保署趁機將我國溫室氣體基線排放量(BAU)的估算,對國民大加闡述。環保署並指出:只要國光石化的溫室氣體排放量,較國家GDP為高成長下的2020年基線排放量至少減量45% ,就可接受。
結果,當然國光石化提出了一套說法,表示會減少多於45%,而順理符合環保署要求。其中,國光石化說辭中的許多漏洞,已遭學者、環保團體及媒體,詳細分析批評,個人在此不贅重述。以下乃討論BAU的合理與不合理應用。
談判基礎 與現實脫勾
環保署估算BAU,乃是因應 2009年11月南韓宣布:2020年時將較基準情景(business-as-usual, BAU)減少30%之溫室氣體排放量,所以邀請許多學者專家,召集多次會議,採用MARKAL模型,假設我國未來低、中、高等三種可能的經濟成長率,模擬計算出我國燃料燃燒二氧化碳基線排放量,而得出:我國向國際社會正式承諾,2020年時的溫室氣體排放量將較預測的基線排放量減少「至少」30%;並在高經濟成長情境下,要從預測2020年的當年BAU減少45%;在低經濟成長情境下,則會從BAU減少39%。
個人對於環保署因應國際可能要求我國積極減少二氧化碳排放的談判準備,以及許多學者專家的努力協助,表示衷心佩服。即然南韓以對BAU的減量幅度,作為未來國際談判的基礎,我國確實沒有必要提出如相對於2000年或2005年排放量,作為減量的談判基礎。而且,估算結果比南韓的預估減少30%,還要驚人,當然要好好運用之。
不過,個人於1998年第一次全國能源會議中就指出:未來若果能源消費與二氧化碳排放持續成長,則可保證:我國經濟不會出現低成長或高成長,應該只有經濟衰退的命運。這在個人的「全球變遷導論」課程中,乃以經濟成長的規律來說明之。
仰賴耗能生產 違背發展規律
基本原理是很簡單的:當國民人均收入未達1萬美元前,確實是經濟成長會配合能源消費與二氧化碳排放的持續成長,但是當超越此1萬美元的臨界線後,就會自然邁向有效率的成長模式,即每賺一塊錢所排放的二氧化碳會愈來愈少。由於世界許多先進國家都已長期呈現此發展特徵,所以可以找到其中的規律,據以估算出:若果我國人均收入要達到三萬美元時,全國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必須要顯著的減少,而非是要成長。這點在環保署過去的報告中,都提出過,並以經濟成長與能源排放成長必須脫鉤,來強調之。
全世界最佳的範例是英國,1990年以來經濟持續成長,但二氧化碳排放卻是持續減少,若按BAU的模擬,則根本是不可能發生,但事實就是如此。顯然,經濟模式依據過去台灣經濟成長情景,來估算台灣的未來,是有盲點的。其關鍵是:長期以來,文化創意產業對台灣的總體經濟貢獻不到0.5%,而若未來10年,能夠成長到貢獻20%,則能源消費與二氧化碳會需要大幅成長嗎?這樣的可能性,因為過去在台灣沒有發生過,就沒有一個經濟模式能夠預期其會發生。結果成為:台灣的未來經濟成長,不需要靠文化創意,而是要靠大量的耗能生產,這是違背先進國的發展規律,根本就是不正確的。
英國如羅琳的哈利波特系列,或是許多知名歌手、演員的全球稱霸,豈需靠生產工商物品,大量耗能源,以創造財富?又如美國蘋果公司的IPAD、IPHONE等,沒有一台是在美國國內生產的,但卻能有效促進經濟成長。我國的經濟模式,假設台灣經濟結構不會改變,強調經濟成長必須是靠耗能與高排放二氧化碳,才會達到。所得出的BAU基線,其實只能用在國際談判上,在現實中卻是不合理的。
嚴苛環品標準 產業才能升級
只要去想像:過去三年內所有通過環評的工廠,全部正式營運,台灣的經濟有可能成長嗎?很困難的。這些工廠所需要的能源與資源成本,非常的高,恰像是愈來愈胖的中老年人,每天必須擔心高血壓與心臟病,還會有餘力去創造經濟奇蹟嗎?靠生產以創造財富的經濟模型,僅適用於過去的台灣,而非是未來的台灣。
生命會自然找到出路,嚴苛的環境品質標準,會讓國內企業自然尋求銳變。這在許多先進國家中,早已是如此。我國若期望邁入人均收入超過二萬元的先進國,就不能讓企業界牽著鼻子走,更不能以為只要有投資案,就是對我國有利的。反而應該是改變獎勵投資的方向,不再強調生產,而是要強調創意。
「 Business As Usual」,這個名詞是英國在二次大戰時,遭受德國空襲,政治人物為鼓舞民心,所叫出的口號。事實上,人人擔心被炸死,如何可能像平日一樣生活。如今這個名詞,被用在國際談判時,強調該國的努力會超越過去,這是對該國有利的談判技巧,但其實是根本不可能存在的假象。依此假象來協助企業合理化不適當的投資案,或許是因為不瞭解經濟成長的規律,但其結果卻將是逆著自然規律而行。如此未來將看到二氧化碳持續成長,但經濟卻無法有效成長,這豈是對得起後代子孫的政策。
-------
本文寫於美國加州,特別紀念氣候變遷研究的先驅,與長期主張人類應該積極減少溫室氣體排放的美國史丹佛大學史蒂芬.史耐德教授。其長期指出:人類愈早積極減量,就愈早能夠穩定氣候變遷。可惜各國政策無法積極配合,如此相對於1992年的第一次地球高峰會議,人類已浪費了近二十年!
關於作者
柳中明,美國猶他大學氣象學博士、現任台灣大學大氣科學系教授、專長於全球變遷、大氣化學、大氣輻射等領域。
【延伸閱讀】
《回應「石化王國的「碳」息,國光石化現形記」投書》環保署溫減管理室 16-Jul-10 環保署網站
《石化王國的「碳」息──國光石化現形記》馬康多 12-Jul-10 立報
《吹冷氣、石化廠 哪個令人「碳」氣》柳中明 7-Jul-10 聯合報民意論壇
《回應媒體報導「減碳BAU真的減碳了嗎?」》環保署溫減管理室 21-Jun-10 環保署網站
《減碳BAU真的減碳了嗎?》蔡嘉陽 16-Jun-10 苦勞網
PeoPo 討論區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