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露德協會朝露農場治療性社區成果發表(下)
《朝露治療性社區新模式-台灣首座藥愛治療性社區建構》
分享者:露德協會秘書長徐森杰
紀錄:紀佩君社工師
1.朝露治療性社區以實際行動證據為基礎,落實減害專業處遇理念。
2.露德在社區有一套完整的個案管理制度,在一般社區則有DA團體。民國102年時便開展朝露農場,導入治療性社區後,就是一個完整藥癮的治療性社區。我們有外展與轉介來的個案,進而分流到治療性社區或露德協會一般個館,或轉銜到其他TC。
3.典範上我們採中間的立場,有動機就可以來,可到一般社區的DA或是朝露治療性社區或是其他TC。如果有共病的話,可以先調藥後,再回到治療性社區或是一般社區中的個管系統。
4.團隊模式中我們會找到共識,包含個管員、講師群、社工師、恩人等等。台灣是零容忍的社會,治療性社區是一個選擇規範的地方,可以重建生活、安全感、同儕激勵、職涯發展等。
5.物質使用管理的量與地點很重要,這是一個減害的角度;另外,家人很重要,因為家人是很多復發的來源,有些成員也會看到山上的瀑布而想要復發等等,所以我們會去各種誘因中去找到平衡。
6.朝露治療性社區會辦理家屬培力─邀請家屬理解減害,成員在家屬面前說出真話,讓彼此在培力中調整期待,接觸自己的渴望。
7.專家顧問諮詢暨指導方面,國際減害專家會指導在減害環境練習物質使用管理。台灣治療性社區專家建議我們,成為以藥愛為特色的治療性社區。各家治療性社區交流意見後,朝露治療性社區便定錨,以藥愛的整合性服務,讓團隊來幫忙個案。我們凡事會從欣賞感謝開始,且從情境/他人/自我開始,在對話的時候會注意其他人的想法是什麼,在其中找到平衡,我們會在冒險中說真話,但也要服從情境的規則,例如,學員上山後會喝酒,他說要改變治療性社區的規則,但因為我們情境是要共好的環境,所以會希望學員改變,而不是我們順從學員的所有想法。很多東西不是只有一方講是對的,而需要重視情境。
8.本質上治療性社區就是在用疏導的方式,引導學員凡是從欣賞感謝開始,當你價值建立的時候改變才會開始。愛、理解、尊重、相信、支持、鼓勵、肯定、包容、原諒,無條件愛的包容就是奠基於靈性觀。
9.永續:朝露2012年開始迄今,現在我們開始思考使用者付費,每人入村成本會視成員的狀況去計算餐食與上課的費用。
10.朝露治療性社區在零容忍的政策下,撐出台灣”減害”政策推展與專業發展。同時透過學習參訪、減害心理治療深化及推廣來持續凝聚團隊共識。未來也會樹立要害減害治療性社區新模式,期待與各家治療性社區多元合作。最後,我們要照顧團隊成員的身心靈,這樣一群人才會走得遠。
回應人:松德院區成癮防治科主治醫生兼主任 束連文
我們對我們所做的事情的定義要更清楚一點,但各個專業的語言仍視分得很開,減害這兩個字的意思在醫師、心理師、法務單位的意思不一樣。何謂戒癮?我們在醫療系統不太同意「戒」這個意思,因為有強迫的意思,變得有點管理。
治療性社區此一名詞可以被大家接受,首先是治療性社區的時間較長,而內容如何可以調整,總之共通性是一個住的地方,有課程。未來治療性社區後面如果可以加上服務更好─「治療性社區的服務」,這樣就需要有運作成本、資金來源,可以找政府補助,或是附屬在醫院體系之下。
醫療體系視專業醫療行為而忽略其他的東西,在五年前可以用醫療來看待毒品,覺得醫療醫院就可以做治療的事情,但現在其他地方也可以做治療的事情,可是很多醫院還沒有這樣的觀念。而心理師有理論可以執行,但只是在過程中幫助的一個項目,認為找到一個理論就可以幫助個案,就比較擴大自己的角色。社工不考慮成本,比較不太願意看執行出來的品質,這是社工訓練較為缺乏的,實證的基礎應要呈現。司法體系也是一樣,仍把毒品當作犯罪,但現在法令的修改也已經沒有將個案送入監獄了。
治療性社區的模式在晨曦會、主愛之家等早就在提供服務,但少用其他資源進來做,現在可以用某一種方式進行。如居住型的,可以第一期的居住在哪一個機構、第二期住另一個機構…這種整合的機會如果有,未來就可以蒐集證據去呈現成效,那這樣的服務就可以跟政府要預算,進而擴大服務的品質,就不只是在做戒癮而已。
現在社會大眾可以了解到毒品是會和我們共存,現在也有更多的人參與戒癮服務,並開始累積經驗,因此保留可行的經驗,而非卡在過去無法執行的部分,現在是一個很好的機會,能把成效發揮出來。
利伯他茲的治療性社區是一個較方便進來的場所,我們最主要的工作是維持環境的穩定,我們的環境是不可以使用藥物,而不是使用藥物被趕走,所以工作團隊是維持環境穩定;我們雖容易收到個案,但是較不容易維持環境。現在已在蒐集資料,未來將會把成效呈現出來。
回應人:屏東科技大學副教授 張麗玉
快樂聯盟從2007年創辦開始,民國2009年創立社區家園,也是一個社區模式,有10床安置床位,都是藥愛個案,以減害做服務,比較以復歸社會家庭為脈絡。
朝露是以人為本的角度去做服務,從分享內可以看見質的成效,其服務模式算是一個示範,我們回歸以人的本質去過生活,得以達到生命的價值和快樂,將專業放下,和成員一起去過生活、去玩、吃飯等等,所有目的的整合,讓我們更以個案為中心的方式去服務。
復發是一個過程,我們需要復元的是身、心、靈、家庭,讓社會共好。
《朝露的未來-減害治療性社區的永續》
回應人:草屯療養院茄荖山莊黃耀興主任
朝露一直在進步,用續這個主題,家荖山莊因為在醫院下運作,所以也是和朝露一樣有成本問題,每人一個月大概是一萬五左右的費用,永續經營可能是大家要集思廣義的問題。另外司法的轉介人數越來越少,政府挹注資金有指標,能否達到也是個問題,我們雖然也有外展,但是真正住下來的人比例相當低,而司法轉介的人住下來的比例較高。政府雖挹注六家治療性社區,但挹注在其他單位有更多資源,所以資源的使用率效益會讓我們思考是否要跟司法合作,而治療性社區成為多元處遇的一環可以成為未來朝向的目標,例如彰化有一個案例判緩起訴治療是在晨曦會。最後,我們要跟國際化接軌,台灣在國際上的能見度需要再努力。
回應人:基督教沐恩之家李國揚執行長
監獄或治療性社區除了減害,也可以讓家屬喘息,因為家屬覺得可以在家中好好的睡、好好的吃,父母覺得個案在監所、治療性社區裡面最放心,進入裡面會覺得可以點燃一點微光,雖然父母仍有擔心,但在其背後仍有盼望。另一個人陪伴另一個人,兩個人活得比較像人。
回應人:基督教主愛之家鮑永勝執行長
我們主愛的工作本來就有在做減害。我們有一個自立宿舍,有時候陪伴成員1-2年,成員仍會有問題,例如上午我們成員就有一個被警察抓走並且表示要到宿舍去搜檢,機構要顧慮的是警察進去宿舍的觀感,且成員目前的狀況進去監所中,並不是最好的結果。
陪伴是因為看中人的價值,台灣是多元化的環境,我們用各種不同的方式在做減害戒癮,學員在不同的機構有不同的認同及吸收程度,我們的學員也在其他機構待過,多方位的環境可以讓他們選擇更多並且獲得更多幫助。
回應人:基督教晨曦會代表蔡明蒼主任
教會團體要接得住離開治療性社區的朋友。
工作人員流動率滿大的,教會裡有一個牧養的概念,就是要給他吃,所以輔導員也要照顧,才能夠持續的成長,對治療性社區輔導員應有情緒支持、鼓勵、有教練等等,有好的教練才有好的選手,成員就是我們的選手。要發展出培育系統,不只培育住民,更要培育工作人員,輔導員有好的生命,成員才會有更好的生命。
回應人:利伯他茲教育基金會鄒佩璇副執行長
利伯他茲治療性社區兩年多來,是很有趣也很有挑戰性的工作。個別化和團體生活管理是很難的,尤其工作人員少,成員多,在陪伴的過程中如人飲水。有時候我們也會有接到各式各樣的狀況,雖然會煩,但是很有趣。回到陪伴時,界線這件事情就需要拿捏,工作人員可以給私人的line嗎?半夜的時候需要接電話嗎?這些都還是需要再摸索,可以參考黃莊主所說的,管理51%、照顧陪伴49%。其次,同儕輔導員需要被接住,不會倒下來,規範也很重要,因為一群人要走得很遠,可以互相提醒,要不要再想想是否離開等等事情。
除了陪伴外,戒癮工作也是很沉重的,過去在安置體系的過程感受到陪伴怎麼陪,過去曾有委員問,懂不懂藥癮的理論?今天會被提醒到人的本質這件重要的事情。在經費的部分,會希望建立更好的制度,規劃更好的方案,這是未來努力的方向。
回應人:屏東科技大學副教授 張麗玉
治療性社區的資金挹注只有六家,但是像趕路的雁等等其他機構也在做治療性社區,現在資源越來越豐富,而工作夥伴也有做很久的,就可以做傳承,在不同型態的機構可以有培力的課程、共識及交流,可以讓台灣本土的模式更完整。
回應人:台中監獄林昇華心理師
監獄這三年有很大的轉變,現在越來越開放,提供的服務也變多,戒癮是從踏出監獄大門那天開始,但監獄的服務也是踏出監獄的那天終止。目前我們承認戒癮是一條長久的路,會再繼續努力。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