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販到藝術家 段安國的皮塑世界

嵌入:
文字-A A +A

【記者劉昭宜、陳泓伸 ∕ 新北市報導】肉販出身的皮塑藝術家段安國喜愛透過自身的回憶與觀察,用皮革刻畫早年市井小民的日常生活。無論是老鞋匠專注的神情、原住民射箭的肌肉線條,或是「總鋪師」和藹的形象,皆在段安國精湛的皮塑技法下呈現地栩栩如生,這些人物皮塑彷彿真實存在於每個台灣人的記憶,充滿懷舊情懷。

切肉刀到雕刻刀

「我覺得這就是一種緣分」談到最初接觸皮塑的契機,段安國說道。事實上,在踏入藝術創作領域前,段安國從未受過任何正規的美術教育,因缺乏一技之長,他選擇繼承父親的牛肉攤,到市場賣肉。直到某次和懷孕的妻子到台北世貿中心看花展時,段安國看見一件人物雕塑作品,起初以為是木雕,近距離一看,才發現是用皮革做出來的,頓時感到十分震撼:「我當下就好像全身起雞皮疙瘩一樣,很訝異皮革竟然能做成這樣真實的藝術品」。一面看著作品,段安國的內心一面升起了「我覺得我會做、我也能做」的想法。

這個想法默默擱置在段安國心底約莫一年的時間,正好在一次送貨途中經過一間皮革專賣店,他鼓起勇氣踏入店內,買了人生的第一張皮革,也正式開啟這段自學皮塑之旅。

事實上,自學這條路並不好走,段安國透過細緻的觀察力觀察其他皮塑作品的肌理、材質,並藉由一次又一次不斷地嘗試、犯錯、修改與重新挑戰的過程,找出自己對於皮革和皮塑藝術的理解,段安國說:「一開始真的是什麼都不會,每天就拿一小塊布練習,一步一步慢慢試驗,當中也經歷很多失敗才找到自己的方法」。

段安國享受觀察形形色色的人,他的創作多以人物為主,「人有七情六慾、古今中外、男女老幼,是很複雜而有趣的,可以一直有新的變化,不會一下就玩完」。受限於天然資源,相較於以竹、陶、木等作為創作媒材的藝術品,台灣的皮塑藝術相對較少,能參考的資料也十分有限,段安國卻對皮革材質情有獨鍾,他認為皮就如同人的皮膚,是有溫度的,能將人物的毛細孔、皺紋、線條細膩且溫潤地呈現出來,是再適合不過的媒材。

出自對藝術的喜愛,段安國自學皮塑,以近膚色的皮革展現人物形象。攝影/劉昭宜

繁複製程 段安國無師自通

自購入第一張皮革後,段安國持續摸索、學習約兩年的時間,對於皮塑的掌控逐漸由生疏至熟練,於一九九三年成立「段安國皮塑藝術工作室」。來到位於三芝的工作室,展示間內的皮塑作品一個個傳神且充滿溫度,連髮絲、臉上的紋路、衣服的皺摺至身上的小配件,也全由牛皮製作,在段安國的巧手下,一張張平面的皮革成了眼前立體的皮雕人物,每一個細節都是一門學問。

有別於大多數的雕塑家在創作前會先畫出草圖,一路自學的段安國,在每次開始創作前,會先把該做什麼、怎麼做、用什麼技法、上什麼顏色等全部在腦海中想好,接著才開始製作。皮塑的程序十分繁瑣,需先使用硬油土雕塑出一個模子作為基底,翻模後分模,接著把牛皮繃上去,段安國將之比喻成皮鞋的製作,亦需要先有鞋楦,再將皮料壓上,才會形成皮鞋的形狀。因牛皮具彈性會回彈,繃好牛皮後需先待噴上去的水分蒸發,乾燥的牛皮會變得十分堅硬,不易變形,將之從模子取下,局部噴濕軟化再進行微調與修改,如加深鼻翼、法令紋線條等,有時也可用同一個模子,調整出不同的面部表情與性別。

當完成繃皮後,會再進行組合、上色與配件的製作,每一步都需耗費許多時間與精力。對段安國而言,每一次創作都是全新的挑戰,因為前面並沒有先例可以參考。舉例來說,每個人物的肢體動作都不盡相同,如手擺放的位置、站立、彎腰等。因此在創作前,需精細計算、模擬過角度是否和諧與自然,只要有任何一點錯誤,整個作品都有可能要重新來過;而上色則更為複雜,光是顏料種類就可以分成油性染料、酒精性染料、壓克力顏料等,不同的顏料與染料所營造出的感受與氛圍皆不相同,「就像在畫畫,用版畫與油畫呈現出的會是兩種截然不同的效果」段安國笑著說,而要是沒有長年下來累積的經驗,一般人很難去拿捏、搭配這些色彩的使用。

皮塑臉部刻畫的每個細節,位置與角度都需要精密的計算。攝影/陳泓伸

找回市井小民的感動

「皮革很神奇,能像布一樣柔軟,又能像木頭一樣堅硬,還有金屬的延展性,同時能像塑膠一樣不易變形」段安國用雙手感受皮的每一種特性,希望透過創作,與他人分享自身的回憶與所見所聞。他的作品多刻畫早年台灣的小人物、市井小民,一些老行業、鄉土與眷村等,全汲取於自身的生活經驗與感動,「自己一定要先有感動,作品才能打動別人」段安國說道。

搬到三芝後,段安國感受三芝當地的風土民情,因而創作了三芝系列作品,可以看到雨天等待孫女下課的爺爺、推著推車採收筊白筍與抱著豐收筊白筍的農人等人物。段安國解釋道,因為冬天的三芝十分多雨,他想像自己在雨中等待孫女下課,一隻手撐著傘,一隻手夾著替孫女準備的傘,手上還掛著孫女的粉紅色包包,將老爺爺殷切的等待表現地十分真實;而三芝同時盛產筊白筍,段安國也將自己在三芝鄉間看見的農田風情以系列人物呈現,包括筊白筍、推車、斗笠、捲曲的褲管等配件全是由皮革製作,唯妙唯肖地揣摩出農民敦厚、純樸的神情。

以三芝小鎮的市井小民作為創作題材,不僅是回憶,也是最貼近生活的人物。GIF製作/陳泓伸

段安國的每件作品背後都是屬於台灣小人物的動人故事,如路邊賣豆花、糖葫蘆的叫賣小攤販、早年的三輪車等,是當年社會的縮影,紀錄著傳統行業的凋零與世代的更替,段安國的女兒Lisa說道:「大家用相片紀錄生活,父親則是用一件件皮塑作品記錄」。現今社會既匆忙又功利,段安國希望人們在看到自己的作品時,能停下腳步沉澱,感受過往社會的純樸風氣與正能量打拼精神,喚起一般人記憶深處的回憶與感動。

國際交流 向外推展

段安國的皮塑藝術在國際亦具代表性地位,曾獲美國國際皮革藝術展第一名、日本工藝美術首賞名譽會長賞等榮譽獎項,因此過去曾有不少至海外展演、觀摩的機會。憶起過去的經驗,段安國談到,曾帶著原住民系列到美國展覽,當時也看見美國在地的原住民題材,彼此進行交流、比較的過程十分有趣。此外,在一次至加拿大展演時,感動了許多當地華人,收到不少正面回饋,段安國為此感到十分欣慰,非常高興自己的作品能給人力量。

「我父親是為很藝術的藝術家,他有所感動,所以分享」Lisa這麼說道。過去,段安國一直沈浸在創作的世界中,少有舉辦展覽,讓民眾認識皮塑藝術。而近來,「段安國皮塑藝術工作室」有意開設工作坊課程,向外推廣皮塑藝術,也讓這些寶貴的作品能讓更多人看到。

段安國師傅的皮塑作品獲得政府肯定,為台灣的文化藝術增添一份色彩。攝影/劉昭宜

採訪側記

因為疫情,起初我們決定採取線上訪談的方式採訪,從螢幕的另一端便能感受到段安國對於皮塑藝術的堅持與熱愛,他靠著自己的力量摸索皮革的特性,宛如變魔術般,將平面的皮革變成立體的藝術品。疫情趨緩後,我們實際走訪位於三芝的工作室,近距離欣賞逼真的人物皮塑作品,段安國師傅亦親自示範繃皮與微調皮革的過程,讓我們更清楚認識這項珍貴的藝術。

延伸閱讀

謝炳金 謝洧銘珍藏館 留住台灣木雕人才

鹿港匠師徐智雄 傳承土黏香布袋戲偶

「以刀為筆」篆刻工匠吳契憲的刻印路

更多報導請看生命力新聞

FB留言板

PeoPo 討論區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

  • 文章屬於開放討論空間,回應文章的議題與內容不代表本站的立場
  • 於明知不實或過度謾罵之言論,本站及文章撰寫者保留刪除權
  • 請勿留下身份證字號、住址等個人隱私資料,以免遭人盜用,本站不負管理之責
  • 回應禁止使用HTML語法
0

加入時間: 2007.04.03

輔大生命力新聞

加入時間: 2007.04.03
4,166則報導
2,271則影音
707則OnTV

作者其他報導

2:08

劉啟葦返鄉 用水簾溫室 立體化種香菇

2024-04-17
瀏覽:
842
推:
0
回應:
0
2:48

辦詩報、做廣播 府城舊冊店守護台語文學

2024-04-15
瀏覽:
2,046
推:
2
回應:
0
1:49

女同志出國生子 盼台灣開放同婚人工生殖

2024-04-10
瀏覽:
4,098
推:
2
回應:
1
3:10

李子銘用三種好菌 養無毒魚蝦

2024-04-08
瀏覽:
4,965
推:
1
回應:
0
2:23

不老棒球 八十歲球員揮出新人生

2024-04-05
瀏覽:
11,912
推:
47
回應:
0
1:56

林口有機村 種給自己吃的有機蔬菜

2024-04-03
瀏覽:
6,026
推:
0
回應:
0
1:43

輝耀有機農園 打造社區菜市場

2024-04-01
瀏覽:
6,706
推:
2
回應:
0
2:54

茂林牧場的友善雞蛋 快樂的雞生快樂的蛋

2024-03-29
瀏覽:
5,130
推:
0
回應:
0
3:00

排灣族夫妻翻新琉璃珠 荷蘭人越洋來觀賞

2024-03-25
瀏覽:
5,888
推:
0
回應:
0
2:10

不被成衣打敗 日新西服堅持手作

2024-03-22
瀏覽:
4,638
推:
0
回應:
0

肉販到藝術家 段安國的皮塑世界

搜尋表單

目前累積了186,923篇報導,共12,789位公民記者

目前累積了186,923篇報導

12,789位公民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