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走過低潮戰勝惡地 龍崎竹子妙用大不同

2021/12/10 11:10
3,305次瀏覽 ・ 3次分享 ・ 0則留言
PeoPo推 2
檢舉

標一:社會變遷不可擋 人口外流難奈何 

OS

穿越棋盤般的稻田,沿著台182線來到有竹鄉稱號的龍崎,少數能在惡地存活的竹子孕育著世代龍崎居民,正當一天之中陽光最美好的時候,一路上只見居民稀稀落落,放眼望去老屋傾頹,看不見孩童玩耍的身影,只有長輩們坐在家門前,這是高齡化社會下的龍崎 。龍崎人口外流相當嚴重,總人口成長率在民國109年更是創下新低。

經營四十年雜貨店的佳玲阿姨,對龍崎的時移世易別有一番感觸。

BITE(龍崎雜貨店店主 林佳玲)

以前還有菜市場啊,現在都沒有了,國中三十幾個,是一年級到三年級,(一整個學校)對,三十幾個,以前一班就三十幾個人。

OS

人口越來越少,這是龍崎面臨的危機

由於塑膠製造業興起,加上東南亞的低價競爭,台灣竹業出口總值持續下滑,除了民國99年稍有起色,其他年分持續跌落低谷。竹業沒落,導致龍崎人只好前往鄰近的關廟尋求就業機會。

難道龍崎要就此沒落了嗎?

標二:龍崎惡地生黑鑽 竹子轉型是關鍵

OS

他是董啟聖,眼見家鄉陷入產業轉型的瓶頸,有感於竹之鄉的養育,決心幫龍崎找尋出路。曾經負笈國外20年的董啟聖,即使在外闖蕩,龍崎始終是他的心裡柔軟的一塊。

BITE(龍崎區農會推廣部主任 董啟聖)

爸媽他們都在農會服務了將近三四十年,他們也快退休了,他就想說看我們能不能回來幫忙,畢竟農會需要我回來嘛,那我就回來啊,也是為地方服務啊。

OS

竹子被送入窯洞,排排站好,用熊熊大火悶燒,別小看眼前的火焰,最高溫度竟然可以達到500度。濃煙竄出竹子開始碳化,耐心等待三到四周就大功告成。除了竹炭,後頭滴答落下的竹醋液,是天然的防蚊液,也有農地土壤消毒的功能。竹炭的用途十分廣泛,日常用品肥皂、衣物中都可以看到它的身影,賣出的所得會回饋給採竹農民,既環保又能增進地方經濟。

另一邊的竹炭故事館內,阿公阿嬤們眼神專注,緩慢慎重的把裝飾品黏在炭片上。農會邀請在地長輩製作手工紀念品販售,讓他們重新找回生活的重心 ,促進鄰里和諧。

台灣沿海漁業每年產生五千噸廢蚵架,造成環境公害。農會企業第二代把研發多年的技術投入處理廢蚵架,將它們燒製成海竹炭,成為貓砂除臭包,落實循環經濟。和農會合作多年的張博士,也十分看重竹炭未來的發展。

BITE(工研院研究員 張景煇)

血液的一個淨化方面,動物飼料方面也是一樣,給豬吃了之後,包含牠所排便的,也比較不會那麼臭,那整個肉質的方面也會有提升,再更高階的部分就是電子業方面,把它(竹炭)做成高效的電容體。

OS

竹子發展的趨勢不容小看,除了生物科技用途,也能透過竹編為龍崎人的生活增添不同的色彩。

標三:竹編技藝再傳承 竹文化遍地開花

STAND

竹子不僅可以製成生物炭,經過竹編師的巧手後,它也可以展現出新的風貌。

OS

這裡是張永旺創立的百竹園。遍佈竹枝的環境更添風情,張永旺年輕時曾離開龍崎打拚,但是對竹編的熱愛又把他帶回家鄉。受到母親盧靖枝啟蒙,張永旺從小耳濡目染,立志重現竹編工藝風華。

BITE(百竹園負責人 張永旺)

我媽這一代累積了非常多的作品,所以我一直有一個心願,能幫媽媽蓋一間竹簍博物館。

OS

細細解說每項作品,張永旺對竹編的熱愛表露無遺。

蔡惠婷是年輕一代的竹編師,因緣際會下加入團隊,做起竹編來一點也不馬虎,兩三句話的時間,一個籃子就初具雛形。

BITE(百竹園竹編師 蔡惠婷)

大家都會覺得它好像是很鄉下,然後很阿公阿嬤那一代的東西,應該是說去翻轉大家對竹編的印象,還有讓大家知道它是一個很環保的材質。

OS

為了保留竹編技藝,也讓龍崎孩子對自己的文化有所了解。百竹園在國小開設竹編課程,透過向下扎根,讓竹編文化在孩子心中萌芽。

張永旺也定期教導銀髮族群運用在地竹材編製簡易飾品,幫助他們思緒清晰,減少失智風險,這位熱愛自然的退休軍人王爺爺,在竹編過程中找到生活的趣味。

BITE(退休軍人 王澎生)

我覺得編這個東西是要花一點點腦筋的,所以我覺得老人家很適合來學習這個,不一定說一定要做出什麼樣作品,就是保持腦袋瓜有在活動,我覺得蠻好的。

標四:竹子循環護永續 生生不息竹之鄉 

OS

無論是竹編工藝或是竹炭手作,都幫助了逐漸凋零的龍崎長輩們,尋找生命的新可能,雖然人口老化無法改變,但是因為竹子,讓龍崎人離老年疾病越來越遠。

龍崎人運用巧思帶動產業轉型之餘,也不忘回頭養護竹子,讓竹枝得以循環使用,減少環境負擔。

如同清代詩人鄭板橋所言,雪壓不倒風吹不折,竹子滋養龍崎人的精神,在貧瘠的惡地屹立不搖,讓他們繼承不畏霜雪的風骨,坦然面對前方困境,儘管世事變遷,龍崎人不改照護土地的理念,讓竹子在當地生生不息,成為名符其實的竹之鄉。

台呼

採訪撰稿 陳美澐

攝影剪輯 王孜筠

發言應遵守發言規則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

  • 文章屬於開放討論空間,回應文章的議題與內容不代表本站的立場
  • 於明知不實或過度謾罵之言論,本站及文章撰寫者保留刪除權
  • 請勿留下身份證字號、住址等個人隱私資料,以免遭人盜用,本站不負管理之責
  • 回應禁止使用HTML語法

公民記者留言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