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拉克後的返家路
【莫拉克後的返家路】
採訪/撰稿 張岱屏
攝影 張光宗 陳添寶
剪輯 張光宗
2009年,八八風災重創高屏溪上游的荖濃溪與旗山溪流域,造成沿線兩萬公頃的崩塌地,超過兩億六千萬立方公尺的砂石沖刷進河床。不但徹底改變了高屏溪的樣貌,也改寫了災區居民的命運與生活。一年過去,災區居民返家的路仍然困難重重…
我們的島 節目
首播:2010-08-02(一) 22:00
重播:2010-08-07(六) 11:00
緣起
2009年,八八風災重創高屏溪上游的荖濃溪與旗山溪流域,造成沿線兩萬公頃的崩塌地,超過兩億六千萬立方公尺的砂石沖刷進河床。不但徹底改變了高屏溪的樣貌,也改寫了災區居民的命運與生活。
一年過去,災區居民返家的路仍然困難重重…
內文
八八風災過去一年,但是對於從小在荖濃溪河畔長大的吳崇富來說,八八風災帶來的衝擊,到現在仍然無法平復。吳崇富投資興建的11棟度假屋,去年開張不到三個月便遇上莫拉克颱風。2009年8月11日荖濃溪上游最大的堰塞湖潰決,原本距離河岸還有十多公尺的度假屋,一棟棟跌進荖濃溪底。
荖濃溪是八八風災崩塌最嚴重的區域,上游支流的土石堆積在主河道,在梅蘭、復興、勤和上方形成三處堰塞湖。直到現在,勤和居民想起堰塞湖崩潰當時,河水直沖部落的景象,驚恐的感受仍歷歷在目。
原本深邃的河床淤高三十公尺以上,相當於十層樓的高度。專家估計,荖濃溪上游還有八億立方公尺的土石沒有被沖刷下來。
南橫公路從桃源鄉勤和村到復興村這段路基,完全被沖毀,公路局在河床中央鋪設一條臨時便道,這條便道底下是鬆軟容易坍塌的的伏流,兩邊是滾滾洪水,其中有一段,還要穿過堰塞湖中央。只要一場大雨,整條路就會消失在洪流裡,而這卻是桃源鄉一千多村民回家的路。
我們沿著臨時便道往山上走,越過荖濃溪與支流布唐布納斯溪匯流口上方的堰塞湖,雖然目前蓄水量並不大,但龐大的砂石量對下游聚落仍是一大威脅。
沿著臨時便道往上,可以看到南橫公路殘存的路面和河床一樣高。繼續往上走還有復興、梅蘭、梅山等村落,因為村莊本身並沒有太大的危險,居民在八八風災後多半都回山上,但是柔腸寸斷的道路,讓山上的農產品根本無法運送下山。
紅肉李、梅子是高雄縣災區部落最重要的農產品,而荖濃溪流域是梅子最重要的產區,產量佔全台灣的一半以上,可說是梅子的故鄉。在寶來經營梅子加工廠的老闆吳崇富指出,八八風災對梅子產業造成雙重的打擊,一方面是交通中斷影響商人收購的意願,另一方面由於八八零工政策,災民許多都去做八八零工,山上的梅子園根本請不到工人,只好放棄採收。
八八風災讓山河變貌,也讓原本的部落分崩離析。勤和部落是原委會認定的危險聚落,部落居民因為對未來的看法不同,一部分已經搬到平地的大愛村,一部分計畫遷居到寶來附近,另一部分居民,則堅持留在原部落。勤和村堅持繼續留在原部落的族人有23戶,他們決定在比較安全的上台地,也就是舊部落的所在,由教會出錢、居民出地,靠自己的力量,興建臨時避難屋,但其它居民則堅持搬離部落。當地居民理斷牧師指出,八八風災對部落造成最大的傷害,是部落的離散與人際關係的破裂,而關係的重建,遠比任何重建更困難。
留在部落的族人還要面臨產業重建的問題。在梅子加工廠老闆吳崇富的協助下,勤和部落的村民開始學習製作各種梅子加工產品。跟生梅比起來,這些梅子加工品可以存放更久的時間,不受交通中斷的影響。今年勤和部落終於有了自己的梅子加工產品,這些標榜無毒無農藥的梅子正式上市,?勤和的在地重建開啟新的契機。
離開部落的村民則面臨了不同的處境。勤和部落的年輕人高運龍今年三月搬到慈地大愛村,目前在鴻海成立的永齡農場工作,他指出,還是有很多災民在平地找不到工作。
位於杉林的大愛村,住著來自高雄桃源鄉、那瑪夏鄉、甲仙等各個災區,各種不同族群的災民。住在這裡的居民絕大部分,都是接受原民會的短期就業或八八零工政策,賺取一天八百塊的薪資。但倚靠八八零工度日,畢竟不是長遠之計,許多搬下來居民還是想著,有天要回到山上的田地與家園。
跟往桃源鄉的臨時便道一樣,通往那瑪夏鄉的臨時道路,也是沿著河床修建,大水一來隨時會被沖毀。
民族村是那瑪夏在八八風災中受創最嚴重的部落,有一半的房舍被土石流掩埋。目前有二十多戶居民選擇放棄永久屋,回到山上生活。回到山上的婦女們每天會在部落的公共廚房煮飯,居民們聚在一起用餐,彷彿回到過去部落共有共享的年代。
為了在汛期來臨時有一個避難空間,民族村與勤和村一樣,也有興建避難屋的計畫。部落的居民集資買了部落上方的一塊平台,由世界展望會出資興建房屋。然而因為交通不便,建材遲遲無法運送上山,眼看颱風季節來臨,避難屋仍然只有地基而已。另外在那瑪夏的民權村,大部分居民都已經回鄉居住。部落居民希望回到比較安全的舊部落台地,建立新的行政中心與避難基地。
不論是勤和村、民族村或民權村,回到山上的居民都希望能夠在安全的平台上興建中繼屋,作為汛期來臨時的避難所。他們認為,這或許是對居民最適合,也最能適應災後環境的方式,卻得不到政府的積極奧援。
災後民間團體與居民在受創的土地上,慢慢尋找安身立命的方向。一年過去居民發現,真正的打擊並不是災難的傷害,而是看不見未來。
通往災區的道路隨時會被土石流與洪水取代,而在地重建的遠景也隨著雨水漸漸模糊。除了應急工程與短期補貼之外,政府對災區重建中長期的規劃何在?這或許是所有災民心中的疑問。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