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傳統文化中的師徒關係
唐代韓愈在師說中寫道『師者,乃傳道、授業、解惑』。生命受之於父母,做人及立身處世的學問乃依賴師父之教導。父字與師字組成了師父一詞,所以才會說『一日為師,終身為父』所以對待師父自然應像對待自己的父親一樣的恭敬謙卑。國語也有『天地君親師』一說,明朝後期更是崇奉『天地君親師』在民間廣為流行,並把它作為祭祀對象也已經普遍,由此可見師父的崇高地位。
以中華傳統武術為例,若欲習得真藝則必須經過拜師之禮,而入門這件事極為慎重,往往會舉行正式的拜師典禮,正式向老師叩首呈獻束脩(束脩沒有一定的限定可以是食物可以是布料,全憑弟子的心意),才算是正式入門的弟子,其意義有展現習藝者對師父的尊敬與習藝的誠心'決心,相對的對於傳授功夫的師父而言,亦透過弟子拜師儀式感受其習藝之誠心與願接受功夫教導的精神。所以並不是每一個師父都會隨便收徒的,所以亦有藝不輕傳之說:一、不忠不孝者不傳。二、無禮忘義者不傳。三、無毅力恆心不傳,所以其中的師徒關係極為慎重,但也非每個人都可以成為別人的師父,古言亦有云『師訪徒三年;徒訪師三年』,所以拜師可以說是文化傳承中重要儀禮之一透過此一儀禮,來確定師徒關係,入門後更講求其倫理論輩份,這也是武德基本修養就此開始,並開始一同生活,從生活中落實身教、言教,一點一滴的傳承技藝及真正的精神涵意,並開始展開一輩子的師徒關係。
反觀目前的師生之間,由於時空的轉換及變化,教育可以提昇國民的素養讓國家有更高的競爭力,所以國家強制人民均需受教,對於老師並沒有這樣的入門儀式,而老師也成了一個職業,無需學生特地來尋訪,不論受教者或教學都只限於特定的時間上,所以沒有束脩這一回事,而是以學費來取之,學生用金錢來換取知識,老師用經驗來賺取金錢,這是個對價的關係,現在大概沒幾個人願意行跪拜禮來求學問了,如果聽到一定斥之鼻或斥之為無稽之談,所以傳統文化拜師,在現今的社會裡並不常見,真正師徒關係真的是少之又少了。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