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華夏科技大學辦學認真 積極推動「跨領域學程」優質校園

2022/01/22 15:55
4,127次瀏覽 ・ 16次分享 ・ 0則留言
PeoPo推 1
檢舉

2020年至今新冠肺炎在全球肆虐,各產業受到衝擊,全球企業以遇缺不補、無薪假來解決人力配置的問題,讓就業市場面臨危機,為讓莘莘學子在職場中能以多元專業面臨各種大環境的變化,許多大學推出「跨領域課程」,希望將學生打造橫向發展專業能力! 「私校退場」成為近年高教熱門議題,技職更是退場重災區,許多學生和家長深怕選到「沉船大學」。私校轉型退場條例草案規定,全校學生數若低於3000人、連續兩年註冊率未達60%,就列為退場或轉型專案輔導學校,也讓「註冊率」和「學生數」,被視為一所大學是否存活的「淹水線」指標。

照片

華夏科技大學董事長孟繼洛指出,華夏科技大學入學服務中心因應108新課綱及111考招連動,去年設立「選才專案辦公室」,日前陸續執行各系招生專業化相關業務,訂定評分準則,並協助系科發展、優化及有效運用評分準則,導入評分輔助系統,結合校務研究(IR)資料庫系統與招生改進及學生輔導,招生單位發展與招生專業人才團隊養成。

華夏科技大學選才專案辦公室窗口,負責本校執行招生專業化相關業務,辦理相關會議與活動,撰寫計畫書及執行成果報告,選才專辦公文簽辦、經費控管與核銷,選才專辦網頁維護管理支援大學部、進修部招生業務。

照片

華夏科技大學陳錫圭校長指出,未來111年之大學入學變革將以申請入學為主要管道,重視高中職學生學習歷程檔案,教育部於109起推動「技專校院設立選才專案辦公室計畫」訂定校系評量尺規,建置招生審查評量的標準作業模式,以便對質性資料進行較客觀且有公信力的審查,精進各校招生作業及促進大學招生專業化發展,促進選才作業優化與簡化,本計畫辦公室辦理此說明會以利各系建置評量尺規。

華夏科技大學副校長蘇聖珠回應,近年少子化當然是一個因素,不過最主要還是上有高職的相關科系及學生數本來就少,再加上華夏科大以工科系所為主,其實學校近幾年朝產業及區域發展結合,並跟著趨勢設立智慧車輛系,今年九月也在淡水校區動工興建維修中心,可供教學及實作,而其中也跟國際車輛大廠簽約合作,是全台灣唯一大專院校獲得相關合作。

照片

蘇聖珠說明,學校不只在工科上有所發展,商管學院也有智慧財產、物業及都更等領域,創意設計學院並與地方創生結合,像校區附近最近就有基地成功開始都更,讓在地民眾可以想到有都更議題可以找到華夏來做。 蘇聖珠提到,其實新北市政府也都鼓勵學生就近就讀,再加上地方賢達也很支持學校,會給予在地學生及遠道而來的學生相關補助,另外學校也持續發展推廣教育、終生教育等,多元化招生。

另外,近來有學校傳出可能因為系所較少,可能會「走回頭路」成技術學院,蘇聖珠認為,現在跨領域學程是趨勢,學校也都將舊有科系導入新的跨領域、符合趨勢的課程,所以會維持住各不同領域學院及系所。 蘇聖珠坦言,招生狀況未來會如何變化還不確定,但學校近幾年也做很多改變及新發展,這些都是跟著產業趨勢、新技術及跨領域在走,有信心吸引更多不同領域的學生,改善招生問題。 華夏科技大學孟繼洛董事長表示,跨領域學程是將不同科系或是不同領域的知識加以組織整合,讓學生除本科系之專業知識外,更能夠融合學習其它相關知識,甚至具備第二專長。「跨領域學程」是在「學系化」課程之外,提供學生另一個選項,希望藉由現有的學系資源,進一步的整合跨學院甚至是跨校的學程化課程,以因應學生能力多元化發展的需求。

照片

素有「警界孔子」之稱的前警大教授、崇右影藝大學副校長、現任華夏科技大學副校長高哲翰表示,他擔任副校長以來最明顯的感觸,華夏科技大學辦學認真、用心經營,我們有明確的教育理念可以依循,但更重要的是,董事會對學校的信任與全力的支持,整體前進的方向和目標是一致的,所以步伐只有加快没有停歇,教育的投資是不能觀望和退縮的!今年是建校55周年,在每位老師都兢兢業業為教育付出與奉獻之下,每位老師都是可敬、值得佩服與學習的夥伴,但更需要努力招生,挑戰和超越的對象永遠是自己,我們期許每一年每位老師看到更成熟、更優質校園。

然而,大多數學生和家長在選填志願時,更期待「學校願意投資學習資源、老師願意提升教學品質」。學生入學時是某一個科系,但在就讀大學期間,可能因為課程、實習、自學,或是產業趨勢變化,發現自己並不滿足於原本的單一系所,還有機會跨到其他領域,轉換跑道。 現在,產業之間的界線愈來愈模糊,但大學科系的設計,還是以「培育專才」為架構,這也是教育部和各大學近年非常重視「跨領域學習」的主因。因為未來人才不能只是會單一專業,還必須知道怎麼與最新科技、其他領域結合。

教育部長潘文忠表示,很多人以為「跨領域人才」就必須學各種專業。但我和企業對談時發現,就算是跨領域人才,企業也不是「找一個什麼都會的人」,而是「找一群各有專長,又知道別人在做什麼的人」組成團隊,各司其職,但又能理解別人的專業,在共同知識基礎上有效共事。 例如,近年人工智慧(AI)當紅,很多人跨領域都是去學寫程式,但我某次與創新工場董事長兼執行長李開復談話,他告訴我,未來的科技人才,並不是人人都變成資訊工程師,人工智慧的關鍵,是「對人的理解」。AI人才固然包含工程師這類高級技術人才,但仍需要許多非資訊工程背景,但對人性了解的人文、社會、設計背景的專家,透過連結人性和科技,創造出符合人性的使用介面。

照片

同樣讓我印象很深的是,在大學端,看到很多學校在跨領域課程中推動專題製作,由不同領域的學生組隊解題,可能包含機械系、電機系、設計系,每個學生有所長,但也知道別人關心的事,組成一個有效的團隊。 這也是教育部推動大學跨領域課程的重要作法,透過各種「學程」設計,組合不同科系、學院的內容,讓不同背景的學生共聚一堂,不只是課程跨域,更實際接觸不同背景的人,去理解對方的思考模式。 這就是打破體制框架,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保有某種程度「到處嘗試」的空間;有一個主修,但也可以去別的科系逛逛,發現自己的專業,可以有哪些連結性的發揮。

發言應遵守發言規則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

  • 文章屬於開放討論空間,回應文章的議題與內容不代表本站的立場
  • 於明知不實或過度謾罵之言論,本站及文章撰寫者保留刪除權
  • 請勿留下身份證字號、住址等個人隱私資料,以免遭人盜用,本站不負管理之責
  • 回應禁止使用HTML語法

公民記者留言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