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循環差距報告》:初探三種類型國家與台灣循環路徑
比對《循環經濟差距報告》,台灣具有成長型與轉型期國家的特點,應針對製造業的減碳、永續農業的推動、以及住房材料的去碳化著手。最重要的是仍需要依照目前的體質,安排具體的減碳目標,才能有效推動國家自定貢獻(NDC)。
台灣應針對製造業的減碳、永續農業的推動、以及住房材料的去碳化著手(圖為新竹科學園區)。圖片來源:曾 成訓/flickr (CC BY 2.0)
所有國家都是循環經濟的「發展中國家」
《循環差距報告》(Circularity Gap Report 2021)指出,結合循環經濟和減緩氣候變遷這兩個議題,2032年之前有望將全球升溫控制在2°C以下。
上篇文章提到,該報告提出六大具體措施,並以六大具體措施為基礎,發展出21項「干預」(DISRUPT)策略,包括:實踐延長汽車壽命、減量超過消費、永續食物製程、減少樓地板面積、增加住宅壽命、資源有效運用等。
如果各國能夠實踐干預策略,全球將有望減少39%溫室氣體排放(以2019年為基準),其中三分之二可由供應鏈減碳,三分之一則來自減少移動需求、住房需求產生的碳排。
若細究減碳的可能性,移動性需求中有52%的碳排量,受到設計與製造、商業團隊運作和供應鏈的影響;住房需求則有82%的減碳量將發生在建築材料上,且立基於減少水泥及鋼鐵的使用;而在營養需求方面,減少畜牧養殖和破壞森林草原,並正確使用土地[1],將能夠影響70%的相關碳排放。
此外,干預策略也能夠減少全球28%的資源開採。其中以住房、營養兩大需求的影響最大;消耗品需求部分,則以污染性或毒性化學物質為主要的減量項目。
住房需求有82%的減碳量發生在建築材料上,圖為台灣森科公司營運總部,為一座樓高五層的木造建築。圖片來源:準建築人手札網站 Forgemind ArchiMedia/flickr (CC BY 2.0)
各國的同中求異:控制全球升溫2℃內
《循環差距報告》將全球176個《巴黎協定》締約國分為建設型(Build)、成長型(Grow)、與轉型(Shift)三種類型的國家。摘要說明如下:
一、建設型國家
建設型國家雖有全球48%的人口,卻只占19%的溫室氣體排放量,住房與營養需求為最受關注的碳排,印度、衣索比亞、奈及利亞等國都在此列。
二、成長型國家
成長型國家多為製造業樞紐,有成長中的中產階級與人口,也同時是原物料主要輸出國。中國、印尼、巴西、墨西哥、越南、埃及都屬於此分類。
此類型國家有四項重要轉型關鍵:
1. 出口作物優先轉為永續農業;2. 提升資源效率、使低碳建材成為主流;3. 以再生能源來滿足能源需求;4. 有效的物資回收機制,尤其是建材。
三、轉型期國家
轉型期國家人口占比少,但卻排放了全球43%的溫室氣體、耗用31%的資源開採量,無疑是全球最主要的消費者。此類型的國家需要關注住房、移動性、營養需求,並應在產品生命週期中建置完善的廢棄物管理系統。諸如美國、歐盟國、日本、阿根廷等國家都在此列。
《循環差距報告》將全球176個《巴黎協定》締約國分為建設型、成長型、轉型三種類型的國家。其中轉型期國家人口占比少,但卻排放了全球43%的溫室氣體,應在產品生命週期中建置完善的廢棄物管理系統。製表:吳宜靜(底圖擷取自The CIRCULARITY GAP Report 2021)、圖片來源:(下圖)Prylarer/pixabay (CC0 Public Domain)
初探台灣的循環路
比對《循環差距報告》,台灣具有成長型與轉型期國家的特點,應針對製造業的減碳、永續農業的推動、以及住房材料的去碳化著手。就製造業減碳來說,目前金融業、企業界積極推動的ESG,將是促進產業界減碳的驅動力;此外,金管會也將在今年三月預告,分階段要求達特定實收資本額的企業,須在年報上揭露碳盤查資訊[2]。只是台灣中小企業超過149萬家,占全體企業的97.65%,仍仰賴消費者的敦促,以及企業自身履行社會責任。
在農業方面,台灣可積極推動再生式農業(Regenerative Agriculture),以提升土壤健康,並促進土壤的碳封存能力。目前由農委會推動的永續型農業、農村再生計畫,都鮮少提及健康土壤能提供的碳封存潛力,產業具體減碳效益須再持續觀察。
而住房建築材料的去碳化,實際上是鋼筋水泥的再利用與汰換。雖然台灣對於水泥再生循環有相關的研究,但尚未到達具體落實的階段,也許在開發其他新材料上,像是竹子、木材、或是學習丹麥用海草製作建材等,可以先由小型建材或建設開始,透過法規、材料價格親民化等方式逐步達成,此外也仍需關注鋁金屬的使用。
總結而言,台灣仍需要依照目前的體質,規劃具體的減碳路徑,才能有效推動國家自定貢獻(NDC)目標。
2013年台灣建築材料碳排放量估算。資料來源:內政部建築研究所、製表:王迺卉
註釋
[1] Land use, land use change and forestry (LULUCF)是目前聯合國公布的土地使用參考依據,用以保護森林土地。
[2] 金管會預告,今(2023)年三月將發表「上市櫃公司永續發展路徑圖」,按照實收資本額分四階段規定上市櫃公司完成碳盤查,第一階段規範實收資本額100億元以上的上市櫃公司、以及鋼鐵、水泥業,2023年起須在年報上揭露碳盤查資訊;2027年的第四階段,則要求資本額50億元以下的上市櫃公司合併報表子公司進行碳盤查。2027年全體上市櫃公司完成碳盤查後,2029年全體上市櫃公司完成碳盤查查證。
參考資料
- The CIRCULARITY GAP Report 2021
- 2020-11-02,經濟部新聞稿〈2019年中小企業家數、就業人數及銷售額穩定成長〉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