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台鬧蛋荒 可利用其他蛋白質補充身體所需
雞蛋中含有優質的蛋白質,而體內所有的器官組織、肌肉、皮膚等,皆需使用蛋白質來建構。但由於疫情、物料上漲的原因,出現雞蛋荒,民眾爭先搶購雞蛋,營養師則表示有其他蛋白質來源可以攝取,不必過度驚慌。
蛋白質對於人體來說,是不可或缺的一種必須營養素,而雞蛋便是我們日常方便取得的蛋白質來源之一。在全台鬧蛋荒的時期,其實還是有不少優質的蛋白質可以做搭配,以取代雞蛋所提供的營養素,其中最為常見的不外乎就是大豆製品、雞豬牛肉、乳製品等等,營養師邱世昕表示:
「其實像我們剛才講的白肉或者是紅肉,甚至是植物性的大豆蛋白等等,都是不錯的來源。所以,如果你平常在吃一些肉製品可能吃膩了,你可以換一些豆腐、豆皮、豆干去做取代,不見得你每天都要吃到雞蛋,因為你在日常當中,這些東西都是唾手可得,可以讓你去做個代換。」
人體每日需攝取蛋白質的量,會依據體重或本身的目的性不同,而有所差異。依數字來計算,大約為每1公斤體重搭配1公克蛋白質,但若是使用低熱量模式來減肥的民眾,在蛋白質這方面的攝取量,則要做增加的調整。且需要特別注意的是,年長者在缺乏蛋白質的情況下,可能會導致肌少症、加速失能,而年輕人則常因攝取過多非優質蛋白,導致體脂過高,對此,邱世昕表示:
「如果說是要計算每一天所需要蛋白質,大家可以用簡單的數字來看,以一般人大概是70公斤的人,或者是常見的成人來說,大概需要一克每公斤的計算量,那如果說是有在健身,或者是想要讓自己肌肉線條更好,或者是肌肉更重的朋友,有些人他會吃到1.5,甚至是2克每公斤的劑量。以年輕人來講,這個健身的人,他們最常需要是蛋白質來這個做肌肉的修復,等等。那如果說以年長者,例如說這個高齡者的族群來說,他們需要蛋白質來去做維持肌肉的部分,因為長照或者是老年人,他們常常會有這個肌少症的狀況。」
而雞蛋中還有一個較為重要的營養素稱為卵磷脂,卵磷脂雖有卵一字,但他並不只存在雞蛋中,其他食物包括黃豆或豆製品、牛奶、肉類、花生等食物都有。雖然雞蛋一直存在於我們的日常飲食當中,不過仍有許多食品可以取代,所以民眾不必因為買不到雞蛋而過度驚慌。
以上新聞由華岡電台記者 江品嫻 採訪報導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