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從電影「葉問」看文化興國

2010/08/11 23:54
1,841次瀏覽 ・ 1次分享 ・ 1則留言
PeoPo推 1
檢舉

功夫影片在李安的「臥虎藏龍」大放異彩之後,又沉寂了一陣子,直至近期的「葉問」第一集及第二集上市,又讓觀眾重溫武術功夫的出神入化,並見識一代大師風範,這也是透過大眾傳媒推廣中華博大精深文化的有效渠道。除了精彩引人的劇情及讓觀眾屏息且目不暇給的功夫動作,這兩部影片還有一個共同處,也是貫穿整部電影的靈魂--承傳師門的武術武德。

「武術武德」是中華民族數千年來的優質文化,而師徒、門派可說是一個活的資產文化關係,如同「臥虎藏龍」及「葉問」片中所強調,透過各門各派的大師維繫其門風,並以其身教及言教磨鍊徒弟,讓弟子的心性修為到了一定程度,師父才會授以上乘的武功,弟子學成通過考驗之後,也才有機會去行俠仗義、或開枝散葉,這便是古老武術門派的傳統,也因師徒關係的作用,自古以來止戈揚善的大智慧便被原汁原味地保存下來,也才能夠藉以教化人心、匡正社會風氣,真正做到文化興國。

在現今道德觀念淪喪、是非模糊不清的台灣社會,若能以古文化新生命來傳遞中華文化智慧的博大精深,並藉以教育社會大眾,這實是文化局、文建會應著重及努力的方向。如同各新興城市莫不以激勵獎金吸引各國導演及藝術人才為其拍攝影片,以置入性行銷方式進行城市宣傳,例如馮小剛的「非誠勿擾」不僅帶給杭州上億的觀光財,並捧紅了原本名不見經傳的西溪濕地,同樣地,「葉問」的上映亦引起詠春拳的學習體驗熱潮,這不啻地是最好的文化行銷嗎?相較起每年編列的高額硬體預算、或於各城鎮廣設文化表演蚊子館,通常只肥了地方樁腳的綁標利益,對於所謂「文化興國」並無實際效益,何不如仔細研究台灣真正引人入勝的文化精隨為何,又如何以新生命去傳承,實際地經營「軟實力」,這才是王道!

發言應遵守發言規則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

  • 文章屬於開放討論空間,回應文章的議題與內容不代表本站的立場
  • 於明知不實或過度謾罵之言論,本站及文章撰寫者保留刪除權
  • 請勿留下身份證字號、住址等個人隱私資料,以免遭人盜用,本站不負管理之責
  • 回應禁止使用HTML語法

公民記者留言請先登入

啾啾 (未驗證) ・ 2010/08/12 14:40

公民記者留言請先登入

啾啾 (未驗證) ・ 2010/08/12 14: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