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區大學推動公民參與的想像與實踐
宜蘭社區大學有門叫『社區記者/影像志工社』的課,之前沒有對外公開招生,是提供給社大志工參加的免費課程,今年(111年上學期)首次列入招生簡章中開放報名,改為保證金班,學員只要達到規定的出席率,可退回保證金。
社區大學負有培育現代公民的使命,『關心並積極參與公共事務』被視為其中的要項之一,社大課程如何促進學員的社會參與?除了規定學員必須出席『公民素養週』、『專題講座』,把社會參與直接融入課程中,應該是最佳的實踐方式。
不少社區大學都致力於公民記者的培訓,為何這個班是用『社區記者』而不是『公民記者』?這個思考也可以用來問:為什麼叫『社區大學』而不是『公民大學』?新學員王虹文表示報名的動機是,看到『社區記者』覺得很有趣,倘若是『公民記者』,想必有趣會變成嚴肅。
對一般人從字面上的理解而言,『公民記者』強調的是公民自主報導的主體性,而『社區』讓人聯想到的是關注的領域,較『平易近人』,自然可以吸引較多不同動機的人,每個人有各自關心的議題,需求也不同,師生彼此互相學習,班級其實就是一個小社會。
這個班上課是採用社會參與式課程,除了影像拍攝、處理的專業技術外,課程內容大部分是由學員決定的,每個人都有機會提出自己想做的主題,然後用班級團隊去支持、去實踐,基本上,班級經營的策略就是讓每個人都找到最適位置(包括老師),成就感和歸屬感自然凝聚整個班級。
影像及媒體的技術運用是一種工具,可以是新聞報導、微電影或記錄片等,做為社區大學的課程,我們要用這些工具去做什麼,才是最有趣的地方吧!
班上學員筱薇表示對台語有興趣,剛好有擅長台語演說的學員清鐘,於是我們設計了每次上課讓清鐘教筱薇講台語俗諺的課程,同時供學員拍攝錄製剪輯影片
學員練習採訪林琨堯老師
影片為『社區記者/影像志工社』上課的採訪、拍攝、錄製旁白實做練習
參與學員
尤聰鵬、王虹文、沈芸民、林玉龍、林敏華、徐銘鴻、張貴娥
游筱薇、楊旺祥、楊清鐘、蔡龍秋、蕭夙真、陳永松
剪 輯 / 林琨堯(dov)老師
文字撰稿 / 黃淑瑩 老師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