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轉農村新意象 期盼轉型成永續
標一:田園背後的辛酸 60年代離農潮
ns:梯田遠景畫面
os:走進農村,陽光灑落在綠油油的茶園上,這樣的景色不僅是在都市中,看不見的農村風采,更是許多人最驕傲的家鄉。不過你可知道這片美景,曾是一片荒蕪的廢棄農地嗎?
荒廢農地+半透明cg
os:6、70年代台灣經濟起飛,從傳統農業社會轉型為工商業社會,台灣各地大量農村人口外移,造成一股離農潮,使得年輕人口大量流失,農村急速老化。
標二:農業永續隱憂 人力為最大課題
Bite:桃園市龍潭區三和里里長 謝金棋
年輕人這個十幾年的教育
已經完全
不想進來農村了
沒有人要進來
10個裡面9個走不進來
那剩下0.1進來
已經無法支撐台灣的農村了
標三:結合在地特色 締造農村新價值
農村、社區畫面
os:人力問題一直都是農村發展的隱憂,不過,有一群人因著對家鄉土地的情感與羈絆,不捨農地與家園就此荒廢,便決定號召居民,改善農村環境,更打破傳統耕作的舊印象,透過農村轉型,結合在地文化及故事創造嶄新價值。
以位在桃園龍潭的大北坑休閒農業區為例,因當地長期為客家人聚落,居民們便以傳統客家文化作為休閒農業特色,並記錄最道地的客家生活,傳承獨特在地文化。
bite:大北坑休閒農業區總幹事 江增平
好幾年前開始
我們就開始
就去問那些耆老和長輩
要如何把以前他們的生活人文
一些活動啦一些行為啦
我們把它記錄起來
ns:大北坑休閒農業區總幹事 江增平介紹文化牆
著紅杉,麼人拿到,全盡暢。就是什麼人拿到,四四方四角,穿紅色,紅色的包包,它答案就是紅包
os:大北坑社區除了推廣傳統客家文化體驗以外,更在社區內打造,一面長達500公尺的文化牆,期盼遊客前來體驗全方位的,客家文化之美。
bite:大北坑休閒農業區總幹事 江增平
戶外的展演出來的話
我會覺得啦
不管你是不是客家人
想不想了解客家的文化
在你們進來大北坑做休閒的時候
看一看這些客家的文化去了解
而同樣位在桃園龍潭的客家農莊三和社區,與大北坑社區都是最早種植魯冰花的地方,魯冰花又有客家人的母親花之稱,每當春季花開時,黃澄澄的花朵盛開於一攏攏的茶樹間,不僅吸引遊客前來觀賞,凋零後更成為滋養茶樹的養分,兩大社區便常年一同舉辦戀戀魯冰花祭以推廣客家文化,賦予農村更多元的面貌與商機。
bite:桃園市長 鄭文燦
那其實我們休區(休閒農業區)
是創造農業的新價值
那桃園是全台灣最大的
草花的生產地
bite:大北坑休閒農業區居民 呂小姐
藉由這個發展然後用
宣傳的方法傳出去
讓就是說新北縣
然後新竹縣桃園縣這些人
都有機會認識這邊
標四:青年返鄉助轉型 注入農村心血
os:透過一步步轉型農村不再只有老人,也吸引部分年輕人返鄉。三和社區內就有一群年輕人攜手成立三和青創基地,除了串聯起三和青年,也結合在地農產與山客文化,開設餐廳手做體驗課程等,帶動地方產業與觀光休閒,除了為當地居民創造工作機會外,更締造農村永續價值。
bite:三和青創基地隊長 廖緗翎
我們就結合我們國小的媽媽
她們小朋友去上課
她們在外求職的機會
比較沒有那麼高
我們彈性的工作的話
就剛好可以配合我們
做一個培育的部分
所以也造就這邊
有一些工作的機會
標五:與自然共生 守護環境核心精神
os:在積極推廣休閒觀光與文化教育的前提下,守護自然與環境共存,仍是居民長期堅持的核心精神,其中謝金棋更以自己一套「三減法生活」理念經營農村,減少水泥、減少開發以及減少需求,與環境共榮共存。
bite:桃園市龍潭區三和里里長 謝金棋
這個就是農村它充滿著歡笑
充滿著一種態度
覺得這種生命的歷程這種氛圍
有一種舒服
所以這種田園是未來
最有價值的環境
我們要善待它跟維護它
隨著時代變遷,在永續發展的願景下,將農村結合在地生活及文化特色,不但翻轉了傳統農業,也賦予農村不一樣的新面貌。
採訪撰稿 林佑威、黃于庭
攝影剪輯 林佑威、黃于庭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