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氣候正義謀出路 南北碳排不均與不能承受之氣候衝擊

2022/05/20 10:00
1,768次瀏覽 ・ 0次分享 ・ 0則留言
PeoPo推 0
檢舉

隨著氣候變遷影響擴大,受到衝擊最嚴重的族群,卻不是製造最多碳排放的那群人,這究竟該怎麼辦呢?

 

照片

氣候變遷劇烈,許多地方深受其害。圖片來源:LucyKaef/Pixabay

碳排、氣候韌性 全球南北差距大

從海平面上升到極端氣候的侵襲,氣候變遷的影響隨著人類活動加劇,然而,這些後果並不是等量分配給所有人來承擔。聯合國秘書長古特瑞斯(António Guterres)直言,當氣候變遷影響全球所有人的同時,那些較貧窮、較脆弱的族群通常會先受到傷害,且受衝擊的程度遠高於其他人。

事實上,深受其害的族群,多半不是問題的製造者。為了讓氣候變遷「肇事者」負起責任,並彌補、協助受到氣候變遷衝擊的族群,「氣候正義」(climate justice)的概念於是因應而生。

自全球化以來,因經濟發展不均產生了「全球北方」(Global North)與「全球南方」(Global South)的「南北差異」。雖然全球北方製造較多的碳排、全球南方較少,但前者卻因為發展程度較高,因而對氣候變遷有著更高的抗性(Resistance)與韌性(Resilience),後者則沒有這麼幸運。

照片

貧困、開發中的地區受氣候變遷衝擊最深。圖片來源:vleyva/Pixabay

根據肯亞智庫「非洲權力轉移」(Power Shift Africa)的研究,許多非洲國家每年需要花上GDP的4% 因應氣候變遷的負面影響,伊索比亞等國甚至高達6%,對這些國家的經濟影響甚大。以伊國的GDP來看,相當於國家每20美元的收入,就需要支出1美元,用於治理氣候變遷的衝擊。

區域內也有不平等 從卡崔娜颶風看氣候弱勢

另一方面,如果把氣候變遷影響範圍從國家縮小至地方,同一地區也會因為種族、性別、資本等因素,導致程度不一的衝擊。2005年發生在墨西哥灣的卡崔娜颶風提供了良好的研究基礎。

一份2006年發布在《社會科學》(Social Science)期刊的研究顯示,剔除掉那些原本不願提前撤離的族群(約五成),面對卡崔娜颶風的侵襲,仍有兩成的族群因為種種社會與經濟因素,而必須待在原地,這些原因包括缺乏離開住家的交通工具、無法提前預訂外地的住宿、需要留在城內等候領取政府的救濟金等。

就算將不願提前撤離的人納入考量,在風暴侵襲之後,有經濟能力者仍可自力離開災區,較貧窮者因為缺乏離開的手段,通常只能直接承受極端氣候帶來的傷害,待在原地等待政府的緊急救援;加上許多被迫滯留災區的是黑人,更進一步加劇在氣候變遷之下,因種族、經濟等因素而凸顯的弱勢形象。

照片

氣候正義已逐漸成為全球共識。圖片來源:niekverlaan/Pixabay

追求氣候正義 司法機構認定國家有義務

近十年來,為弭平氣候變遷對弱勢者帶來的傷害,凡是認為在發展過程中,碳排放導致自身生活受侵害者,皆可透過自行發起或由非營利組織代為發聲的方式,採取法律行動,讓法官裁定個人的權利受損是否與氣候變遷有直接關聯。

舉例來說,2019年12月,荷蘭最高法院審理「迫切議程基金會訴荷蘭政府案」(Urgenda Foundation v The State of the Netherlands),明確表示人民有免於受到氣候變遷威脅的權利,因此政府有義務採取行動,大幅減少碳排放,以達成維護人權的責任。法院判決確定荷蘭政府須在2020年底前,達成減碳25%的目標(以1990年溫室氣體排放量為基準)。這也是全球首度有國家在司法上明確認定政府有義務,盡力讓人民免於受到氣候變遷的侵害。

此案開了先例,後續無論是南非、比利時與英國等國的法庭,皆在2021年對控訴政府在氣候變遷上無作為、或作為不足的相關案件,作出不利於政府的判決。這足以顯示,許多國家已開始重視氣候正義的概念,並要求政府推出減少碳排放、因應氣候變遷的相關政策。

比利時環境非政府組織Klimaatzaak大使David van Reybrouk接受《德國之聲》採訪時指出,比利時政府的氣候政策無疑正侵害著基本人權,且現在如果沒有改變,未來狀況將會依舊,因此在人民的壓力下,政府必須做出回應。

除了氣候訴訟的手段之外,隨著人民對氣候變遷關注度提升,在民主國家,還可以透過公民連署、投票等方式影響政府的決策。趁著還來得及,我們還可以做出改變。

【參考資料】

  1. What is ‘climate justice’?
  2. CASE STUDIES ON CLIMATE JUSTICE
  3. African countries spending billions to cope with climate crisis
  4. Race, class, and Hurricane Katrina: Social differences in human responses to disaster
  5. Unequal Impact: The Deep Links Between Racism and Climate Change
  6. Why climate change is inherently racist
  7. LANDMARK DECISION BY DUTCH SUPREME COURT
  8. Belgian citizens sue government over climate targets
  9. How climate change battles are increasingly being fought, and won, in court
  10. UK students sue government over human rights impact of climate crisis
發言應遵守發言規則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

  • 文章屬於開放討論空間,回應文章的議題與內容不代表本站的立場
  • 於明知不實或過度謾罵之言論,本站及文章撰寫者保留刪除權
  • 請勿留下身份證字號、住址等個人隱私資料,以免遭人盜用,本站不負管理之責
  • 回應禁止使用HTML語法

公民記者留言請先登入

公民記者留言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