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似花非花 蓪草展再現紙工藝風采

2022/05/27 18:30
6,211次瀏覽 ・ 35次分享 ・ 0則留言
PeoPo推 2
檢舉
Video Player is loading.
Current Time 0:00
Duration -:-
Loaded: 0%
Stream Type LIVE
Remaining Time -:-
 
1x
    • Chapters
    • descriptions off, selected
    • subtitles off, selected

      標一:似花非花 蓪草展再現紙工藝風采

       

      NS:蓪草手作活動現場

       

      OS1:學員們圍繞著老師,仔細聆聽著步驟講解,這是由台灣蓪草學會與宜蘭縣政府共同舉辦的蓪草展手作活動,帶領學員們將蓪草紙折成一朵朵逼真的梅花,期盼重現這項傳統紙工藝的美麗文化。

       

      Super1台灣蓪草學會理事長 陳建華

      最早在應用大概

      從中國那邊傳過來的

      山海經裡面就有記載

      在(古代)中國

      升山跟熊山裡面有蓪草

      那個時候叫做寇脫

       

      標二:材質如保麗龍 蓪草髓心用途多

       

      OS2:蓪草,俗名又稱為通脫木,將其中白色的髓心透過人力一刀一劃精細的磨成數張薄薄的蓪草紙,因為具有容易切割、著色以及吸水等特性進而發展出生活中的多元用途。

       

      Super2師大科教所教授 劉湘瑤 

      (蓪草髓心)如同

      保麗龍效果一樣

      摸起來也有點像保麗龍

      所以我們以前的美勞用品

      是可以用蓪草來做的

       

      標三:蓪草文化斷層 結合教育向下扎根

       

      OS3:然而隨著市場需求變遷,使得撩草師傅出現斷層導致無人傳承,張秀美選擇把蓪草文化結合國小教育,藉由分享蓪草知識,希望將這份文化故事扎根學童心中。

       

      Super3 蓪草藝術工作者 張秀美

      我會帶著老師傅到學校去表演

      怎麼把蓪草變成蓪草紙

      介紹讓小朋友知道

       

      標四:蓪草花藝世界 重現無形文資

       

      OS4: 儘管蓪草產業無法像往日繁榮,但藉由蓪草工作者的推廣與作品呈現,民眾仍有機會一窺這古老植物的故事。

       

      記者 余心彤 羅羽瑄 採訪報導


      你可能也會喜歡

      發言應遵守發言規則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

      • 文章屬於開放討論空間,回應文章的議題與內容不代表本站的立場
      • 於明知不實或過度謾罵之言論,本站及文章撰寫者保留刪除權
      • 請勿留下身份證字號、住址等個人隱私資料,以免遭人盜用,本站不負管理之責
      • 回應禁止使用HTML語法

      公民記者留言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