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門柑仔店 農村聚會好所在
【記者莊子昀、江愷方/新北市報導】紫色的布簾隨風飄動,長長的板凳擺放在大門旁,這裡是位於金山的「儒門柑仔店」。儒門柑仔店作為人們交流的聚會所,也是創立者楊儒門與當地農友溝通的地點,一旁的空間更會時常傳來人們聚集,共同學習植物染、製作米粿等食農教育的聲音,希望透過食農課程,讓人們更加認識環境、人與文化之間的關係,也更加了解金山這塊土地。
↑楊儒門介紹著準備要開始耕種的金山。 攝影/莊子昀
柑仔店作為溝通據點
白米炸彈客、248農學市集的創辦人楊儒門,五年前來到金山與農友契作水稻,藉由契作的方式在耕種前先與農友簽訂契約,讓農友在耕作前就能先穩定銷路。原先是以南勢湖的房子作為與農友溝通的地點,但位在南勢湖房子的狀態較差,還會漏水,因為覺得還是要有個可以好好溝通的地方,於是楊儒門買下了位在金山區三界壇錄的房子,才有了「儒門柑仔店」的出現。在儒門柑仔店中,這裡販賣醬油、戳戳樂等一般柑仔店會販售的民生用品,同時也販賣像金山在地的彩田米等各式特色農產品。
楊儒門平時做農夫市集跟開店,當初是來金山潛水,才看到在金山辛勤耕種的農民而想要幫助他們。為了能融入金山,不被當地人覺得一個外地人來金山很奇怪,所以才與農友們契作稻田。金山最重要的三樣作物為地瓜、芋頭與茭白筍,其中,芋頭因為多種在梯田,不容易機械化,只能靠人手工下去種植、管理,因此逐漸沒落。楊儒門來到金山後,除了與農友契作水稻,也復耕了芋頭,更在多雨的金山帶著雨季休耕的農友一起發展「下冬天經濟」,在雨季中香菇,增加收入來源。
↑走在金山的農村中,與遇到的農民聊天的楊儒門。 攝影/莊子昀
「像廟一樣」 意見交流、傳播訊息的地方
在地鄰居徐文讓說,楊儒門很落實的在照顧農民,過去因為入不敷出而廢耕的農地,都在楊儒門的鼓勵之下復耕。在楊儒門協助銷售之下,不但不用擔心銷路,也讓農友比較安心。因此覺得楊儒門的理念比較「正氣」而合得來,所以沒事就會去柑仔店找楊儒門聊聊天。
談到柑仔店的重要性,楊儒門表示,它就像廟一樣,是信仰與生活的中心。當家中的長輩都過世後,「回家」的理由也逐漸淡去,但若廟或柑仔店這些能與他人談天說地的地方還存在的話,年輕人就也有了回家的理由。「有點像是訊息的傳播站。」楊儒門說。透過柑仔店,加強它與在地人的關係。大家沒事時就會去柑仔店泡茶聊天,有時也會各自交流意見。當有藝術家想要來金山駐村時,楊儒門也透過柑仔店,協助詢問農友是否有房子可以借租。
↑正在用怪手挖生態池給牛泡澡的徐文讓。 攝影/莊子昀
食農教育 認識金山在地文化
儒門柑仔店常與學校合作,舉辦各式各樣的教導人們認識土地與食物的食農教育,像是讓學生體驗挖地瓜。有一次要製作米粿,原本打算使用磨豆機磨米,但農友聽到後說:「你用磨豆機,小孩是要怎麼知道要怎麼用?」擔心小孩不了解傳統的製作方式,因此將家中的石磨用堆高機送來,還將它整修完,讓學生隔天可以順利使用。除此之外,也有像染布等向一般大眾開課的課程 ,希望透過這些課程,可以拉近人與土地的關係。
「那麼多年輕人回來農村,難道每個都是種田。」楊儒門說。農村經濟不只是下田耕種、販賣農產品。楊儒門說,「其實金山很漂亮。」只是多數的觀光客多只是來老街走走看看,沒有機會實際農村走訪,無法真正走訪金山,了解金山的文化與故事。透過食農教育,消費者不但可以更加了解金山在地的文化,金山也能發展出觀光經濟,吸引年輕人回鄉發展。
缺乏人力 找尋未來可能性
然而,在這麼多食農教育的背後,最欠缺的其實就是人力,一堂課需要課前準備、中午休息的午餐、課程中的紀錄,課程結束後還要善後,並非單單幾個人就可以完成的事。「現在都要找人來上課。」楊儒門說。目前的食農課程中大多會找當地人來上課,午餐也外包給隔壁鄰居,更訓練當地人來導覽,除了減輕自己的負擔外,也能讓在地人有更多發展的可能性。
「這邊事情很多,讓你做不完。」楊儒門說。一間小小的雜貨店,背後乘載的卻是多年來的傳統文化、鄉里間的訊息交流站、與推廣食農教育的教室。當初只是想在金山找一些農友來契作水稻,殊不知卻越做越廣,楊儒門也購入了不少攝影設備,幫附近的廟拍攝紀錄片,利用空拍機拍攝來臺休息的候鳥等,希望能將金山在地的特色文化,讓更多人認識。
採訪側記
在採訪的過程中楊儒門總是直言不諱的告訴我們他的想法,從芋頭的復耕到廟宇紀錄片得拍攝,從中可以很清楚地看到楊儒門對於延續在地文化的所付出的心力。走在金山的產業道路上,自然的與遇到的農友聊天,讓我們感受到金山滿滿的人情味。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