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自然生長的樹木和更少的集群可以使城市森林受益

文字-A A +A

一項研究表明,美國的城市森林傾向於將相似的樹種歸為一類,並且嚴重依賴引進的樹種,這可能會降低復原力並減少它們對人類和動物的益處

調查結果確定了美國各城市當前植樹戰略的關鍵弱點,並提出了建立更具彈性和多樣化生態系統的方法。 

城市樹木為人類、動物和其他植物提供許多健康益處。它們也是應對氣候變化和污染的重要工具,因為它們捕獲和儲存碳,以及從空氣中清除有害的微觀污染物。 

“許多研究表明,城市森林可以幫助人類——它們可以節省資金、清潔空氣等等——但很少有人評估城市樹木的生物多樣性,保護森林免受疾病或氣候變化的破壞。更多樣化的森林還為人類帶來更大的心理健康益處,並支持更多的野生動物,”美國加利福尼亞州斯坦福大學斯坦福大學科學研究員 Dakota McCoy 說。McCoy 是該研究的共同主要作者,與位於美國馬薩諸塞州彼​​得舍姆的哈佛大學生態野外站哈佛森林高等教育和實驗室協調員 Benjamin Goulet-Scott 一起。

為了彌合這一關鍵信息差距,該團隊收集了美國 63 個城市的 560 萬棵樹的數據,這些城市擁有樹木庫存。數據包括樹木的位置、物種和個體健康狀況。然後,他們使用來自北美生物群計劃的信息來確定該物種是自然存在還是引入該地區,該計劃記錄了該大陸上植物的分佈。

在 48 個有足夠數據的城市中,研究小組發現,在 47 個城市中,即使在擁有多樣化城市森林的城市中,樹木也經常聚集成單一物種群。這種聚集可能使疾病和害蟲更容易傳播,例如臭名昭​​著的荷蘭榆樹病。城市公園有更多樣化的樹木群落。 

平均而言,大多數城市樹木是引進物種:只有 46% 的城市樹木自然生長在其所在地區。更潮濕、更涼爽的城市有更多自然生長的樹木,而更乾燥、更熱的社區有更多的引進物種。研究小組發現,在更西部的城市中,引入的物種變得更加占主導地位。較新的城市有更多自然生長的樹木,這表明城市樹藝師不斷變化的做法可能已經影響到城市森林。所有樹木,無論是引進的還是自然產生的,都在我們的城市中發揮著重要的生態系統服務。但自然產生的樹種是創造多樣化、有彈性的生態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

“天然存在的樹種支持更豐富的當地生態系統,並為鳥類和蝴蝶提供必要的食物和棲息地,”Goulet-Scott 說。“但城市對樹木來說是惡劣的環境,我們經常從一小部分耐寒樹種中選擇行道樹,這些樹種可能是引進的或自然存在的。我們可以看到,引進樹木較多的城市具有相似的樹種組合,因此城市間的生態系統多樣性較少。” 

放大華盛頓特區,該團隊發現樹木的位置和多樣性存在定性的社會經濟差異。較富裕的社區比不那麼富裕的社區擁有更多的樹木和更多的品種。作者說,未來對城市森林的分析應考慮鄰里社會經濟學。此外,他們建議公民科學倡議可用於記錄鳥類、昆蟲和植物的多樣性,並評估城市森林對這些生態系統的支持程度。 

資深作者 John Kartesz 總結說:“我們希望我們的工作能夠使當地決策者能夠選擇和種植能夠抵御氣候變化和可能爆發的害蟲和病毒的城市樹木,並最大限度地提高樹木為所有城市居民提供的健康益處。” , 美國北卡羅來納州北美生物群計劃 (BONAP) 主任。 

共同主要作者 Dakota McCoy 和 Benjamin Goulet-Scott 作為哈佛大學有機與進化生物學系的研究生開始共同開展這項研究。當時的本科生 Hana Kiros 和 Bulent Furkan Atahan,以及來自 BONAP 的獨立數據科學家 Weilin Meng 和 Misako Nishino 和 John Kartesz 也加入了他們的行列。

eLife 改變研究交流,創造一個多元化的全球科學家和研究人員社區產生開放和值得信賴的結果以造福所有人的未來。獨立、非營利並得到資助者的支持,我們改進了科學實踐和分享的方式。從我們發表的研究,到我們構建的工具,再到與我們一起工作的人,我們在質量、誠信和帶來真正變革的靈活性方面贏得了聲譽。eLife 獲得了 霍華德休斯醫學研究所、 克努特和愛麗絲瓦倫堡基金會、 馬克斯普朗克學會 和 惠康的財務支持和戰略指導。在https://elifesciences.org/about了解更多信息 。

台灣民眾黨許家源主任(低碳社區規畫師) : 可持續城市依賴於城市森林(在屋頂上進行綠化達到建築隔熱降溫)。改善我們的健康、淨化空氣、儲存 CO 2,並降低當地溫度。對作為生態系統的城市樹木群落,特別是在空間組成、物種多樣性、引入物種的豐富度。

非文章圖片(示意圖)明興里改造南方桃花源社區廢棄游泳池為「雨水花園」 圖片來源:臺北市政府環境保護局

FB留言板

PeoPo 討論區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

  • 文章屬於開放討論空間,回應文章的議題與內容不代表本站的立場
  • 於明知不實或過度謾罵之言論,本站及文章撰寫者保留刪除權
  • 請勿留下身份證字號、住址等個人隱私資料,以免遭人盜用,本站不負管理之責
  • 回應禁止使用HTML語法
0

加入時間: 2016.07.13

許家源

加入時間: 2016.07.13
140則報導
31則影音
0則OnTV

作者其他報導

0:40

中山醫大與世界共學:COIL模式下的永續發展實踐

2024-03-26
瀏覽:
17,721
推:
29
回應:
0
0:30

台灣特展以數位科技 帶您展翅高飛邁向淨零未來

2024-03-24
瀏覽:
19,002
推:
45
回應:
0
0:33

都市共生:台北市野鳥學會與大學合作關注野鳥保護

2024-03-22
瀏覽:
32,132
推:
63
回應:
0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與地方合作 探索地方水資源奧秘

2023-12-08
瀏覽:
26,752
推:
35
回應:
0

為愛而生讓愛延續 關懷早產兒

2023-12-04
瀏覽:
20,940
推:
62
回應:
0

高齡友善環境的創新與發展 推動「質地調整飲食」

2023-11-22
瀏覽:
22,407
推:
17
回應:
0

保育類野生動物新增5種 鼓勵農友友善管理農地

2023-11-15
瀏覽:
21,622
推:
7
回應:
0

塑膠容器綠色費率優惠政策助推國內環保產業轉型

2023-11-10
瀏覽:
14,961
推:
20
回應:
0

從海岸到餐桌 探訪新北貢寮的九孔鮑養殖奇蹟!

2023-10-28
瀏覽:
15,831
推:
49
回應:
0

更多自然生長的樹木和更少的集群可以使城市森林受益

搜尋表單

目前累積了186,509篇報導,共12,754位公民記者

目前累積了186,509篇報導

12,754位公民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