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我的畫就是礦工日記

2022/09/30 12:15
3,913次瀏覽 ・ 24次分享 ・ 0則留言
PeoPo推 0
檢舉

煤礦業是世界致死率最高的工種。煤礦產業通常是在地底下的,台灣主要在地下挖礦,那裡沒有光環境潮濕。溫度高溫礦工幾乎光著上身在工作。因為煤層很薄,沒辦法挺直身體。容易得矽肺症,要鑿岩挖孔炸藥爆破,粉塵飛揚肺部受損。礦坑裡面的相思木,非常重要韌性很強,用來支撐有聲音時,礦工必須離開,等再固定後,才用鋼鐵作為支撐。礦坑內的動物是最佳夥伴。觀察牠們的反應,會透露即將發生的事。1990年時因礦場災變、煤價下跌停止生產,居民遷出使繁榮的猴硐沉寂下來。
猴硐聚落留下豐富的礦業資產與記憶。「猴硐位於新北市瑞芳區,原名猴洞,因早年一處山洞聚居一群猿猴而得名;到了日治時期當地居民以採礦維生,不喜歡礦坑洞出現水,為求吉利,將猴洞改為猴硐。民國51年政府以「猴」字不雅為由,改名為侯硐,直到民國90年,文史學家與在地人士開始提倡恢復舊名,民國94年經當時的臺北縣政府及縣議會審議通過改回原先的猴硐,目前僅剩隸屬交通部管轄的臺鐵火車站尚未更名。猴硐地區四面環山,位居基隆河上游與下游之間,曾經充斥混濁的煤塵。猴硐早在清乾隆55年就有先民到此開墾,之後隨著淡蘭古道開通,清光緒19年採金者溯溪到猴硐,在大粗坑、小粗坑溪間發現金沙源頭,開始有淘金人湧入當地定居,形成猴硐最初的礦業聚落。

照片

文化部次長李連權(右)與國美館館長廖仁義參觀「做工的人:洪瑞麟作品與礦工身影」展覽 圖片來源:國立臺灣美術館

為紀念前輩藝術家洪瑞麟110歲冥誕,以及彰顯其於臺灣美術史的貢獻與重要性,於(28)日舉行展覽開幕式,文化部常務次長李連權,國立臺灣美術館長廖仁義、策展人林曉瑜、洪瑞麟在臺家族代表洪柏信與張芳錱、猴硐礦工文史館退休礦工周朝南與柯茂琳、臺北大龍峒保安宮董事長廖武治、呂雲麟紀念美術館長呂學偉、北美館「掘光而行」展覽策展人白雪蘭等出席與會。

照片

文化部次長李連權(右5)、國美館館長廖仁義(左6)、猴銅礦工文史館退休礦工周朝南(左4)、洪瑞麟在臺家屬洪柏信伉儷(右3、右2)合影 圖片來源:國立臺灣美術館

洪瑞麟的長子洪鈞雄人在美國,以預錄影片分享父親洪瑞麟創作的想法,「我爸爸一輩子非常尊敬礦工,對他們的社會貢獻感激不已。」洪鈞雄說,洪瑞麟對泰戈爾詩集中描述勞動者的文字特別感動,如果人們想接近或讚美上帝,脫下華麗的外衣和工人一起勞動流汗,則可以接近上帝,因為這些人就是上帝、天使。

照片

「做工的人:洪瑞麟作品與礦工身影」展覽於文化部藝廊展出 圖片來源:國立臺灣美術館

猴硐礦工文史館退休礦工代表周朝南表示,他今年80歲,就是洪瑞麟筆下的礦工,此次展出的礦工工作照片共26張,皆是他於1980年代拍攝的礦工寫真,希望透過展覽帶領大家了解臺灣礦工與礦業的歷史,也歡迎大家到猴硐礦工文史館參觀。

照片

國美館和猴硐礦工文史館合作並商借珍貴的礦工工作照片,於現場與洪瑞麟的畫作共同展出,猴銅礦工文史館退休礦工周朝南(左)駐足欣賞 圖片來源:國立臺灣美術館

台灣民眾黨許家源主任(社區文史調查與地方文化產業導覽解說員)說明:臺灣最危險的一群勞動者的聲音,思索臺灣經濟發展下的勞動者命運!平溪面臨人口老化的問題,在地方特色的方面,希望把過去的煤礦業重現,讓平溪不是只有放天燈。把每一個鄉鎮特色找出來、創造青年回流,希望過去付出的礦工,能把故事和經驗傳承下來。

照片

「做工的人:洪瑞麟作品與礦工身影」展覽即日起於文化部藝廊展出 圖片來源:國立臺灣美術館

「做工的人:洪瑞麟作品與礦工身影」即日起於文化部藝廊正式開展,展期至明(2023)年2月19日(週六、日不開放)。歡迎民眾蒞臨欣賞洪瑞麟作品,感受藝術家筆下所呈現勞動者們的高貴與生命的律動。相關活動訊息請留意國美館官網:http://www.ntmofa.gov.tw

新北市新莊區中平路439號南棟1樓

發言應遵守發言規則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

  • 文章屬於開放討論空間,回應文章的議題與內容不代表本站的立場
  • 於明知不實或過度謾罵之言論,本站及文章撰寫者保留刪除權
  • 請勿留下身份證字號、住址等個人隱私資料,以免遭人盜用,本站不負管理之責
  • 回應禁止使用HTML語法

公民記者留言請先登入

公民記者留言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