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關渡平原開發爭論不斷 發展促進會與生態人士各持己見

2022/10/06 23:25
7,097次瀏覽 ・ 2次分享 ・ 0則留言
PeoPo推 0
檢舉

葉子渝、林容卉|報導

  近年來土地開發議題爭論不斷,與陽明山景前後輝映的關渡平原位於基隆河與淡水河交界,也是臺北市北部的咽喉 ,自然資源豐富,總面積約707公頃,扣除限制開發區尚有高達403公頃的適宜開發區。其農業區面積占台北市農業區土地的九成,毫無疑問是台北市唯一的大面積農業區與最完整的平原腹地,儼然成為開發建設與生態爭地的首要目標。

土地稀缺 開發困難

  在繁忙的臺北都會裡僅存最後一塊淨土,被人們稱為「臺北之肺」的關渡平原,其開發案一直是新聞輿論的焦點,從民國70年時任市長李登輝首次提出到今日從未停止,譬如鄰近北投士林科學園區已成為建商推案最熱鬧的地區。那到底何種開發方式才是對這塊處女地最好的決定呢?

  關渡平原至今仍有近九成面積維持農業使用,但由於二十年前臺北市就把毒煙囪置於此地,此地也早已不適合耕種,若傳統農業已無發展空間,為何不規劃為城鄉發展區?原因可能在於開發這片肥沃的平原困難重重。土地上違章建築、違規使用土地超過五十件,且九成土地為私人土地,徵收不易。

  洲美關渡平原發展促進會理事長蘇府庭指出,民國98年,臺北市政府在前市長郝龍斌時期提出關渡平原發展計畫規劃案後,經歷四任市長16年的任期都毫無建樹。不過,在蘇府庭團隊與居民多次向北市府積極爭取下,終於由黃珊珊副市長負責統籌這次國土重新規劃案,蘇也表示希望這次政府重新思考居民困境,而非紙上談兵。

  關渡平原一德里長黃玉樹也表示因為開發區與不可開發區明令得非常清楚,所以關渡平原的開發不會對當地的生態及候鳥的棲息有太大的影響,對於當地的居民開發案更能有土地增值及帶來經濟的優勢,是一項利多。但相對的有些居民認為會犧牲掉原有空曠舒適的自然環境。兩邊都持有不同的立場與見解,所以里長也並未覺得開發案是否會帶來正反影響。

候鳥棲息 生態豐富

  位於關渡平原上的關渡自然公園,亦為臺北市碩果僅存的濕地環境及候鳥棲息地。候鳥入境是臺灣地理位置優越所帶來的特殊景象,在夏冬季的關渡平原內也能看到豐富的候鳥生態。

  台北市野鳥學會總幹事陳仕泓表示,黑面琵鷺、高蹺鴴及小水鴨都屬於關渡平原特殊鳥類,長耳鴞、東方澤鵟及黑翅鳶屬於珍稀性高鳥類。若大自然持續被開發,鳥類棲息地被破壞,物種多樣性將會持續下滑。

  民國81年,關渡平原曾高達六萬隻候鳥棲息,是自有紀錄以來最多的一年,而歷經多年來的零星開發案、停車場擴建,至今鳥類總數下滑約70%至80%,物種多樣性也減少20%至30%。

  總幹事陳仕泓說:「長期觀察下來,現況是如此,開發議題的結果是大家共同選擇。就看民眾想要的是,生物豐富、多樣性高,還是高樓林立的臺北地區。」關渡平原鳥類多達三百種,囊括全臺超過一半的候鳥物種,如此珍貴的土地若是被破壞開發,生物多樣性將直線下降,沒有回頭的餘地。

  擁有豐富的環境生態,關渡自然公園也時常與推出季節限定活動,讓民眾沈浸在大自然之中,藉由參與活動推廣環境保育、生態規劃的重要性。例如臺北市政府觀光傳播局於今年暑假推出打卡活動,參與「來稻關渡」打卡拍照就可獲得限量好禮。

  以活動串連周邊景點,推廣環境生態,期盼讓民眾更了解這片僅存的土地資源,也希望環境保護的議題不只專業人士參與,所有居民都能為自己生長的土地發聲。

照片

■紅色框為關渡平原,藍色框為洲美濕地範圍,佔地面積大,開發成難題 。(圖片來源:Google Map)

照片

■關渡平原周邊,關渡自然公園成為民眾親近大自然的好去處。(攝|葉子渝)

發言應遵守發言規則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

  • 文章屬於開放討論空間,回應文章的議題與內容不代表本站的立場
  • 於明知不實或過度謾罵之言論,本站及文章撰寫者保留刪除權
  • 請勿留下身份證字號、住址等個人隱私資料,以免遭人盜用,本站不負管理之責
  • 回應禁止使用HTML語法

公民記者留言請先登入

公民記者留言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