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P27系列十一】戰爭與和平、還有碳排,被忽略的軍事部門碳足跡
本屆COP27口號是「一起實踐」(together for implementation)。而所有的戰爭的起因,總脫離不了對「資源」及「能源」的爭奪。
俄國入侵烏克蘭造成的溫室氣體排放量。 (來源: Ministry of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nd Natural Resources of Ukraine, MEPNR )
這次的 COP27 ,諸多討論聚焦於富國如何在金融上協助開發中國家,也有場聚焦戰爭下的氣候正義的周邊會議,主題為: UNFCCC下的戰爭與衝突碳排放 (Dealing with military and conflict related emissions under the UNFCCC)。
大家有沒有想過,戰爭,究竟會產生多少碳排呢?
戰爭的碳排,來自難民、火藥、更有重建
2022年2月24日,俄羅斯入侵烏克蘭的畫面,震驚了世界。據烏克蘭政府統計,僅僅難民的移動,就產生140萬噸CO2e。而俄羅斯投下可導致嚴重燒燙傷的磷彈及各種砲火,更使烏克蘭境內火災數比去年同期暴增122倍,也產生了約2380萬噸排放量。最高的是建物毀損及重建工程,預計將排放約4870萬噸CO2e。
戰爭排放量該怎麼算? 目前還沒辦法精準回答,不論是《巴黎協定》的框架、或是近三千頁的IPCC AR6報告內容,都忽略了戰爭的衝擊。也因此才有了這場敦促UNFCCC發展戰爭排放量計算法的周邊會議。
戰爭讓烏克蘭境內火災數量暴增上百倍。 (來源: Ministry of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nd Natural Resources of Ukraine, MEPNR )
雖然缺乏統計方法,Univ. of Zurich and Perspectives Climate Research的講者,仍嘗試從歷史零星資料推算,以1943年二戰時美軍轟炸德國漢堡(漢堡大轟炸[1])為例,半個漢堡市焚毀的碳排為1000萬噸CO2e;1991年波灣戰爭的科威特油田大火,更造成高達4億噸的排放量。
然而,這些歷史數據,僅能呈現冰山一角;或說,只呈現出戰爭一部分的「直接」 排放量;至於「間接」 排放,如碳匯的流失、建物損害及重建等,幾乎付之闕如。如烏克蘭代表指出,境內20%的自然保護區因戰事受到損害,卻也無法進一步量化為相對應的碳匯損失。
除此,戰爭長遠的影響,更難以估計。如災後資源集中於城市重建,以致延遲了綠能發展。還有,戰爭碳排的責任歸屬,也亟需被規範。
除了砲火衝擊硬體建設,戰爭更會衝擊到自然生態。 (來源:UNFCCC)
資源錯置?軍事預算竟多過氣候援助
Tipping Point North South的講者分析,世界前十大軍事預算最多的國家,一年在軍事上的花費,幾乎相當於15年的國際氣候援助,富國(附件二國家)在軍事上的預算,更是其氣候金融預算的30倍!
保守估計,戰爭至少貢獻全球5%排放。給大家參照一下,國際船運業的比重也不過2.9%。假使UNFCCC日後提供更明確的算法,戰爭製造的碳足跡可能更為驚人。
和平年代的英、美等富強國家,軍事部門約佔全國排放量1%左右;遇到戰爭時,其排放量根本是直破天際。
戰爭碳排放,遠高於瑞士的排放量。(資料:Univ. of Zurich and Perspectives Climate Research)
據研究,F-35戰機燒掉一個油箱燃料,就會產生28噸碳排,比德國人的年均碳足跡(11.2公噸)還高。意味著,假使日後國際軍備競賽愈演愈烈,全球氣候風險也會更加嚴峻。
本屆COP27口號是「一起實踐」(together for implementation)。而所有的戰爭的起因,總脫離不了對「資源」及「能源」的爭奪。因此,近來便有歐洲民眾呼籲:反制普丁的最佳解方,就是減少對化石燃料的依賴。
開車,就是載到普丁,快改騎腳踏車!
事實上,極端氣候的危害,並不亞於戰爭,要是升溫突破3度,屆時地球可能不再有任何所謂「安全」的國家了。減少對化石能源的依賴和浪費,就是尋常百姓可以一起抗暖化、同時抗普丁的好方法。
戰爭的殘酷,遠超帳面數字所能呈現的,希望「世界和平」不再只是選美口號,而是即將來臨的耶誕禮物。
*想從冰箱到餐桌無痛節能嗎?請參考主婦聯盟的「無痛生活節電小手冊」
【參考資料】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ynQbzwxTnBw
https://www.ips-journal.eu/topics/economy-and-ecology/war-is-a-climate-killer-6094/
[1] 又稱蛾摩拉行動,美軍動用3000架飛機,投彈約9000噸,燃燒造成800℃高溫,轟炸造成至少5萬人死亡,摧毀房屋25萬棟,一半以上城市被摧毀,使百萬平民無家可歸。(資料來源: 維基百科)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