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P27系列十六】別再以為人定勝天!2022年十大氣候科學新見解
自二十世紀中葉以來,至少有40%的國內衝突,與自然資源的開採有關。一場俄烏戰爭,更也凸顯了依賴全球糧食和化石能源供應鏈的脆弱性。
氣候變遷對人類健康的影響愈來愈顯著。 (來源:Future Earth)
許多氣候相關的重大報告,經常安排在每年COP氣候大會召開時出爐,試圖影響各國談判代表的態度與政策擬定。
由Future Earth連續第三年發表的《十大氣候科學新見解》(10 New Insights in Climate Science 2022),便彙整了國際科學社群對氣候動態演變的十項最新觀察:
1. 人不一定勝天,打破「無限調適」迷思
首先,人類適應氣候變遷的潛力並非無限制的。
倘若地球升溫超過 1.5°C、甚至達到2°C,我們將會看到許多「調適極限」(Limits to adaptation),如人類所無法忍受的極端高溫,海平面上升也會淹沒小島國家,無力回天。因此,未來不能再以人類一定有辦法調適、適應為藉口,作為不減碳的藉口。
2. 脆弱性熱點,聚集特定「風險區域」
目前全球約有16億人生活在「脆弱性熱點地區」(vulnerability hotspots),到了2050年,這一數字可能會再翻倍。
從氣候災害死亡率來看,熱點國家是最不脆弱國家的15倍之多。這些熱點地區多集中在主要「風險區域」,如中美洲、亞洲、中東部分地區、以及非洲等地。
脆弱性熱點國家的氣候災害死亡率,是最不脆弱國家的15倍。(來源:Future Earth)
3. 氣候與「健康」相互作用的新威脅
全球有37%熱相關死亡,是由氣候變遷所引起。這幾年,愈來愈多的「熱夜晚」,使人們連晚上也無法逃避熱浪,而長期的睡眠不足將引發連串健康問題。
另外,暖化造成的野火,也會導致空汙影響健康。氣候變遷也易使傳染病增加,特別是透過水傳播的疾病。
4. 氣候移民—從證據到預先行動
由於極端天氣事件的頻率和強度不斷增加,非自願性的移民和流離失所現象,日後將愈來愈常發生,也可能導致許多人因搬家而失去調適能力。
《十大氣候科學新見解》對此建議,應優先提供人道行動來「現地調適」,除非失敗了,不得已才採取計畫性的大規模遷移。
5. 人類要安全,少不了氣候安全
由於氣候變遷會導致自然資源稀缺和農田生產力下降、乾旱事件等,大幅提高社會衝突的可能性。
聯合國環境規劃署(UNEP)最近報告即表示,自二十世紀中葉以來,至少有40%的國內衝突,與自然資源的開採有關。一場俄烏戰爭,更凸顯了依賴全球糧食和化石能源供應鏈的脆弱性。
氣候災難將導致更多非自願性的移民數量。 (來源:Future Earth)
6. 土地利用,攸關氣候目標能否落實
農業擴張,經常是熱帶森林喪失的主要因素。而長期永續的農業集約化,則可降低農田擴張到自然區域。
目前有助於永續土地利用的減緩策略,包括:實踐再生農業、免耕系統、使用覆土作物和在田間留下覆蓋物、「千分之四」倡議 (每年提高4‰的土壤碳含量) 等。
7. 私人永續金融,尚未帶動深度轉型
當今市面上多數的永續金融機制,大多只是為了適應金融部門現有的商業模式,並非以應對氣候變遷相關影響的方式來分配資本。
《十大氣候科學新見解》認為,相關單位應加強氣候政策措施,如碳定價和排放稅、最低法定標準等,才能激勵低碳解決方案更為普及。
8. 「損失與損害」—捍衛地球的急迫任務
氣候變遷導致的損失與損害(Loss and Damage)已經發生,並有顯著增加的跡象。
除了可用貨幣計算的經濟和產業損失,也有一些非經濟的損失與損害,需要我們重新理解和計算。
氣候政策亟需更多包容性,傾聽女性、原住民、青年等多元角色的聲音。(攝影: 高宜凡)
9. 氣候韌性發展的包容性決策
歷來的氣候決策過程中,普遍存在著不公正現象情況,如原住民和傳統知識被排斥在外,缺乏世代正義觀念等。
對此,提升包容性和賦權的治理,對於未來提高氣候韌性相當重要。
10. 打破結構性障礙,和不永續的鎖定
今年是聯合國氣候公約誕生第30年,但截至目前,只有18個國家的溫室氣體排放持續減少超過10年。REN21最新報告更顯示,2020年化石燃料仍占全球最終能源消費的78.5%。
今後,我們還須努力改善已遭「鎖定」的資源密集型基礎設施,從大型工業項目、到個人消費行為,皆是如此。否則,即便有更環保的產品和更低碳的服務問世,其削減量依舊可能會被排放的增加抵消掉。
【參考資料】
Future Earth團隊, 10 New Insights in Climate Science 2022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