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德宮強制拆除 北投平埔族信仰遺跡滅
2008年5月台北市政府將保德宮、番仔厝、番仔溝及長老教會北投教堂4處登錄為凱達格蘭北投社的文化景觀。而其中,保德宮所在的位置為十信高中體育場預定地,當年十信高中負責人蔡氏家族僅以口頭答應,並沒有文件簽署,經過多年法律訴訟敗訴,被迫拆除,將地予歸還。
保德宮是凱達格蘭人受漢人影響之信仰體系。宮內供奉之池府王爺千歲之沈香雕像原為大陸神祇。原尊150年前漂流至貴子坑上游平埔族北投社頂社境內,經平埔 族民護駕供祀,成為庇祐原住民之神佛,俗稱番仔王爺。早年據稱池府王爺千歲只有番仔厝的平埔族人可以祭拜,後因番仔厝內無其他祠廟且池府王爺相當靈驗,因 此協議建廟供全庄人祭拜。(以上資料部分引用自台北市文化局網站)
當日上午九點半開始,廟方和居民與負責執行拆除單位進行溝通,警力進駐過程中,與其中幾位強烈表示反對拆除的廟方人士發生拉扯。廟方與執行單位協調 的過程中,居民不滿意工人要利用紙箱將神像搬離裝走,也對於執行單位要進行拆除卻沒有準備牲禮,表示這是對神明的不敬;負責的工頭帶領工人在一旁的道路等 候,近中午時,經由廟公向神明祭拜稟報的儀式之後,在居民協助之下,將廟內神像與器皿搬至一旁廣場,對於支撐整座廟的兩根龍柱,因位也具有古蹟價值,先利 用紙箱將其包覆,以防受到損毀,之後,工頭帶領工人開始進行門板的拆除工作,土地劃定的丈量也再一次比對確認,遠方綠地上的挖土機,緩緩駛向保德宮,下午 一點,執行拆除。
雖然工頭與執行單位三番兩次的討論,如何處置才不會使該被保存的建築遺跡受到損壞,但毫無專業技術可言的古蹟拆除工作,使得保德宮的招牌也在拆除過程中,高高摔個粉碎。在討論文化古蹟原地保留之餘,或許如何「拆」?也是一門重要的課題。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