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報導】再續老花布舊夢 美雲阿姨裁剪台灣紅
【記者胡惠玲、蕭孜玹、黃君瀚的專題報導】
美雲布藝工作室裡,林高美雲正辛勤的縫著東西,每一針、每一線,密密縫,
「(邊車東西邊講話)這每個細節都要注意的,像這個都要回針,車起來才會耐用」
,在工作室工作外,顧客口中的「美雲阿姨」都耐著性子,重複著五十年沒變的台
詞,為客人介紹布料「(台語)進來看阿,要看衣服的型還要看我們做的工,不褪色
又不會起毛球」
位於平溪的美雲布藝工作室,前身為有五十年歷史的《鴻昌布莊》,隨著平溪礦
業的沒落,鴻昌布莊的生意愈來愈冷淡。無心插柳柳成蔭。沒想到為了照顧孫子,
美雲阿姨用台灣紅花布做的一條嬰兒揹巾,卻意外開?了新的商機「帶我孫子有做一
條揹巾,就是用這個紅花布做的,就有客人說妳這個揹巾很好用,為什麼不吊起來賣
,我就想這條揹巾可以做喔,就是這個台灣紅花布」於是,美雲阿姨試著用台灣紅花
布作各種變化,包括抱枕、杯墊、手機套等商品,琳瑯滿目。在一次心血來潮下,美
雲阿姨將對平溪的感情融入花布中,製作成近來熱門的祈福拼布天燈「我先生說來做
天燈,做幾個放在電視上面,就有人要耶,我都沒有做流蘇,後來我就想也來買幾個
流蘇來做,那時候就是我最先開發布的天燈。」
五六零年代平溪礦業興盛,當時十多歲的美雲阿姨回憶過往,包括嫁妝枕頭、爸爸
上工包便當的布料,通通都是台灣紅,平溪文史工作者高文祿表示,爬滿牡丹的紅花
布代表著台灣工業時代,在地人民奮鬥的精神「台灣紅給我們的感覺其實是我們過去
的回憶。給人家的感覺是我們回到了從前。我們嘴巴講文化文化,真的不是很重要,
重要的是那份感情。對這塊土地,原來產生的要素現在又回來了。那是我們的過去。」
數十年過去,儘管台灣走入高科技產業,平溪沒落,台灣牡丹卻仍舊開得艷,美雲阿姨
的兒孫輩也都使用台灣紅製品,美雲阿姨的兒子林湘傑表示,紅花布充斥在他兒時記憶
裡「台灣紅那個年代是台灣人普遍使用的東西,對我來講,我們家一直沒有離開那個地
方,只要我在家裡頭使用的都是這些產品,那個就是我生活的一部分。」
成衣市場獨占鰲頭,手工裁縫已成黃昏,但美雲阿姨一針一線親力親為,更符合台灣
紅所代表的踏實精神「很少有工這麼細的,一般在做都沒有這麼細的工,算一算做一個
起來,一個鐘頭做不好,但我們都覺得不管賺多少錢,客人很開心我們也很開心。」為
了保留傳統台灣紅不被淘汰,美雲阿姨透過不斷的學習和創新,才得以讓年輕人接受老
花樣「每天都要學,我就自己設計,我們這樣一直跟這樣子,很幸運就是,我沒有被社
會淘汰了,跟社會走還可以有一個創新的東西出來」
阿嬤的老紅花布,代表著舊時代的文化,而美雲阿姨將一捆捆牡丹紅花布裁縫在天燈
上,為子孫,也為台灣,一同祈福。「(心有台灣紅,有夢才會紅,身穿台灣紅,有夢就
會紅)」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