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蹟轉型博物館 宜蘭穀倉新生命onTV

嵌入:
文字-A A +A

標一:宜蘭穀倉新風貌 寓教於樂集一身

OS

這棟座落在鄉間小巷中的日式風格建築,是位於宜蘭縣五結鄉的二結穀倉稻農文化館。曾經是歷史古蹟的穀倉搖身一變,結合互動式展覽,體現宜蘭稻米特色與米食文化知識,成功轉型成寓教於樂的宜蘭新景點。

二結穀倉稻農文化館執行長 吳鴻銘bite

硬體的部分,大部分都保存下來了。有時候小朋友來,我們會帶他們做碾米的體驗,他們也可以更知道說,原來從那個稻穀到米,是經過碾米的過程。

 

標二:延續歷史意義 轉型稻農文化館

OS

二結穀倉過去背負著管理與分配地方稻米的重責,後因天災毀損一度面臨廢棄,幸好地方居民堅持應該保留,二結穀倉才得以在1998年被判定為縣定古蹟。

 

民眾 林小姐bite

孩子們對他們印象最深刻就是要爬到頂樓,看那個機器(碾米機)的操作。

 

標三:一年僅收一期 造就飽滿米粒

OS

稻農文化館內部展覽一大亮點,指出了宜蘭稻米最具特色的地方。

 

記者STAND

宜蘭在地稻米,因為土壤以及氣候的因素,造就了全國唯一,一年只耕種一期的地方特色。

 

國立宜蘭大學農業推廣委員會教授 鄔家琪bite

因為宜蘭在台灣的東北角,東北季風會來,常常就夾帶著非常豐沛的雨水,天氣是陰暗的,水稻的產量都是比較低的。

 

OS

土壤獲得充分休息,供給水稻最好的養分,使得蘭陽平原稻米長得頭好壯壯。

 

採訪撰稿:陳意潔 昝泓屹

攝影剪輯:陳意潔 昝泓屹

FB留言板

PeoPo 討論區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

  • 文章屬於開放討論空間,回應文章的議題與內容不代表本站的立場
  • 於明知不實或過度謾罵之言論,本站及文章撰寫者保留刪除權
  • 請勿留下身份證字號、住址等個人隱私資料,以免遭人盜用,本站不負管理之責
  • 回應禁止使用HTML語法
4

加入時間: 2011.10.11

世新Online

加入時間: 2011.10.11
3,333則報導
2,985則影音
572則OnTV

誰推薦本新聞

作者其他報導

2:58

力抗罕見白血病 用「美人腿」走出奇蹟

2024-06-05
瀏覽:
5,221
推:
1
回應:
0
5:52

海廢處理妙方 廢漁網滑麗變身

2024-06-02
瀏覽:
4,865
推:
1
回應:
0
3:06

百年工藝迎新生 漆藝走入你我生活

2024-06-02
瀏覽:
4,930
推:
0
回應:
0
1:40

鎔金薪傳 溫清隆金工之路

2024-06-02
瀏覽:
3,408
推:
0
回應:
0
5:20

化災為福 以原生種重新站起

2024-06-02
瀏覽:
9,414
推:
3
回應:
0
1:40

泥作工藝—傳統技藝的亙古之美

2024-06-02
瀏覽:
6,317
推:
0
回應:
0
1:37

越式洗髮盛行 一條龍服務超吸客

2024-06-02
瀏覽:
3,026
推:
1
回應:
0
1:39

精雕細「啄」排灣族圖騰 塗南峰藉木雕重獲新生

2024-06-02
瀏覽:
9,507
推:
0
回應:
0
1:34

高齡劇團偕青年 懸絲技藝盼流傳

2024-06-02
瀏覽:
4,332
推:
0
回應:
0

古蹟轉型博物館 宜蘭穀倉新生命

搜尋表單

目前累積了189,057篇報導,共12,911位公民記者

目前累積了189,057篇報導

12,911位公民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