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商業結合和轉型 將布袋戲推廣國外
布袋戲是一種起源於閩南泉州,在台灣的發展最為蓬勃的劇,而布袋戲在臺灣所扮演的角色,與宗教信仰和文化價值的傳承有相當緊密的關係,然而這樣的文化卻因為3C產品的普及而逐漸沒落,需要轉型才能將布袋戲傳承下去。
布袋戲曾是民眾重要的娛樂之一,然而因為錄音器的出現,導致現場演出往往用錄音代替,使原本活潑的表演變得單一,再加上人們娛樂變多,且布袋戲無定期演出,導致布袋戲逐漸沒落,因此為了推廣布袋戲,敘舊布袋戲團長陳建華與旅行社合作,陳建華表示:
「觀眾群外國人大概占了差不多七八成,其實我剛開始不是說要國外的啦,因為我開始演的時候,那因為來了很多外國人,所以他們都是看不懂,例如說像語言改變,本來是用講台語的,我們就甚至用英文來表演,那另外呢我們在節目改變就是說,用一個互動式的表演、對話、互動,等等這些,讓這個觀眾能夠更容易接近我們的布袋戲。」
從傳統的布袋戲轉型為用英語對話,甚至與旅行社合作,讓他們帶國外的觀光客在吃飯的同時能一起欣賞布袋戲,而除了觀賞之外,更是能讓遊客親自操作布偶。而布袋戲的種類在時空的推進下分成了三個種類,關於布袋戲的簡述,陳建華表示:
「我們看到這邊的布袋戲有沒有,這從這邊開始這個是最傳統的,叫做掌中戲,它大概一個手掌大小,你不要看他小這個非常的靈活跟輕巧,齁來Go 跑起來了,那這個很特別唷,這個叫金光布袋戲,他是只有台灣有大陸就沒有了喔,因為他都是演一些自創的故事比較多,包括他的造型啦還有這個衣服啦,都已經改變了。大型的電視布袋戲,對霹靂布袋戲他們用的就是這種木偶喔,高差不多七八十公分喔,因為他在電視上要拍攝用的,必須做的比較細緻,在我們這個表演當中,大型的木偶他很適合跟觀眾做互動⋯你可以再靠近一點沒關係,再靠近一點,再靠近一點,啊太近了。」
台灣有一萬兩千多間有登記的廟宇,因此可以養一千多個布袋戲團,然而想在其中脫穎而出,就仍需有不一樣的創意,像是與商業結合就是個辦法,不過關於布袋戲的推廣,都仍需再進行,使得布袋戲能更加發揚光大。
以上新聞由華岡電台記者 林語柔 採訪報導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