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專題報導】教師評量重研究 未來發展待討論

2010/10/24 21:44
1,803次瀏覽 ・ 2次分享 ・ 0則留言
PeoPo推 2
檢舉

記者張瑋中、黃婕、江幸芸、鄭舲的專題報導


論文是世界大學排名的重要依據,各大學為了爭取優秀名次,修改教師聘任和教師評量等制度的規定來增加論文數量,台灣大學希望體育老師要會寫論文,導致體育老師人數不足,政治大學政治系副教授郭立民曾獲兩次以上特優教師,卻因為沒有論文著作而不被續聘,反映出校方、老師和學生對於研究和教學比重的不同看法。

    台大體育室在九月二十八公告新的專任體育教師徵聘辦法,內容顯示台大希望徵聘學、術兼優的體育老師,有在國際期刊發表著作的經歷更好,教師徵聘標準提高,加上先前體育老師退休潮的影響,導致台大體育老師人數不足。台大體育組組長陳志一表示現任教師要進修,論文產量要注重品質,所以新進的老師也應該提高標準,讓學術環境符合社會的需求。但台大學生會會長陳乙棋認為,學生上課需要的是術科強的體育老師,讓學生接觸多樣的體育活動和知識。

    台大是研究型大學,台大體育老師李坤培贊同聘任標準和學術環境一起提升的做法,但他建議,如果體育老師無法達到預期標準,可以退一步以技能表現百分之六十、研究發展百分之四十來審核,先緩和體育老師不足的現象。

    聘任之外,在教師評量部分政大特優教師郭立民不續聘的案例讓政大師生開始探討研究、教學應該如何平衡。政大教師評量辦法包含研究、教學、服務三個項目,其中研究比例佔百分之六十,在舊制中,只要獲得兩次特優教師,就可以免除整個教師評量,但新制卻改成只能免除教學的部分,導致郭立民評量不合格,政大將不續聘。

    曾經獲得特優教師的政大中國文學系教授陳芳汶表示,教學所佔的比例應該高於研究,我覺得教學的比例應該,絕對要大於所謂的研究,他必須是最巨大的,佔最大比例的,因為只有受教者能夠最深切的體會到這個教學者給了我們什麼,我覺得最後的成效、的評量必須把這個權力交給學生。」

    特優研究獎得主政大心理系副教授楊建銘卻有不同看法,他認為教學和研究可以相輔相成,研究、教學和服務是對老師的基本要求,「教學、研究跟服務,那這三個應該都要有最小值的要求,那基本的要求以上要再做多少,那每個老師他可以去調配哪裡要放比較重,哪裡要放比較輕。」學校希望教師可以在國際期刊發表作品,對此楊建銘認為,透過國際期刊和國際專家對話,隨時和學生更新知識,可以幫助教學。

    學生是老師教學最直接的接收者,對於著重研究的教師評量制度,政大學生會長林家興認為有修改的空間:「如果政大要走這種制度的話,那我們到最後就只會留下研究、教學、服務都七八十分的老師,可是我們不會再有教學跟研究一百分的老師,我們不會有專才,每個老師都是差不多,對政大的多元性來說是很可惜的一件事。」

    學生和校方在教師聘任、教師評量上立場不同,學校希望提高論文數量,向教育部爭取補助經費,學生則認為,學校不是論文產出的工廠,挑選老師、評鑑老師應該重視教學成果。學校如何在研究和教學之間取得平衡,並納入學生和教授意見,是校方需要仔細思考的問題。


《更多的新聞,都在政大之聲FM88。7》

發言應遵守發言規則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

  • 文章屬於開放討論空間,回應文章的議題與內容不代表本站的立場
  • 於明知不實或過度謾罵之言論,本站及文章撰寫者保留刪除權
  • 請勿留下身份證字號、住址等個人隱私資料,以免遭人盜用,本站不負管理之責
  • 回應禁止使用HTML語法

公民記者留言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