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不戴各有堅持 口罩令解除百業漸復甦
標一:口罩已經解封 卻還是心驚驚
STAND
記者 陳姵穎
疫情三年口罩也陪伴了我們三年,雖然已經解除口罩令,但在路上還是可以看到民眾多半會配戴口罩出門,大眾對於戴不戴口罩也有不同的想法。
BITE
民眾 李小姐
其實我上班還是會帶著,就是保護自己也保護小朋友。
BITE
民眾 張小姐
還是都會帶著,我是習慣了,就有時候沒帶還是會下意識拉起來。
BITE
民眾 吳先生
其實我平常只要司法令規定不用戴的地方我都不會戴,因為我比較不喜歡悶悶的感覺。
BITE
民眾 葉小姐
因為已經習慣了,經過兩三年已經都戴著習慣了,忽然間拿下來覺得比較沒有安全感。
OS
口罩令陸續鬆綁至今,截至目前為止,台灣第一劑疫苗接種人口涵蓋率高達94%,第二劑則達89%,而後續追加劑也有24.2%的涵蓋率,但還是有民眾害怕疫情復發不敢拿下口罩。對此,學者認為可能是因為台灣人比較容易緊張。
BITE
國立高雄大學資管系主任 楊書成
中國的當然大家都會覺得好像疫情很嚴重,但是我發現,他們一旦解封幾乎都不戴口罩了,而且也不太緊張。但是我發現台灣人還是很緊張,這種的人際之間的衝突,我覺得可能還會存在一段時間。
BITE
民眾 羅小姐
不像台灣, 地馬拉的人半年前就開始不戴口罩了,他們不在乎,他們照樣去派對去吃晚餐,他們不太在乎新冠肺炎。
標二:疫情影響生活 脫口罩成壓力
OS
而疫情持續三年,就有學者分析出疫情後,改變民眾生活習慣的幾大現象。
包含餐飲外送平台普及,眼神成為判斷帥哥美女的標準,視訊會議讓參與度變得不是那麼重要等等的改變,最重要的是大家養成了更好的衛生習慣,勤噴酒精戴好口罩。
OS
據心理學研究,人們會自動腦補出最完美被遮住的半張臉,也因此「口罩帥哥」、「口罩美女」這類的新名詞逐漸出現。但戴口罩已經成為日常,在口罩令鬆綁之後,些許民眾反而感到不習慣,無所遁形的外貌壓力也隨之而來。
BITE
民眾 林先生
自己戴口罩比較好看。
BITE
民眾 陳先生
就覺得戴著口罩比較有安全感,而且覺得自己這樣比較好看一點。
BITE
心理諮商師 郭禺廷
容貌焦慮是指說一個人對他外在,可能感到並不是那麼滿意,而且對於一些不太滿意的地方,他會不斷不斷地再放大去看,甚至會不斷的檢視,那其實那個就會直接造成心理上的一個焦慮狀況。
OS
而醫師也表示,容貌焦慮多發生在16-25歲間的青少年,尤其是女性的比例更高,因為女性比男性更容易受到外貌的壓力和社會期望。
並提出5點改善容貌焦慮的方法,包含提升自我、培養興趣、尋求諮商、不盲目跟風,但其中以自我肯定最為重要,可以先學會如何喜歡自己。
標三:疫情逐漸趨緩 商機持續回升
OS
疫情不僅改變民眾的生活及心理,也對許多職業造成影響,老師、工人被口罩悶得喘不過氣,彩妝美容產品銷售更是走下坡。
BITE
美容業者 何淑慧
疫情期間大家真的少了很多客人,口罩戴著的話又沒有人看到,所以就不化妝,甚至連保養也都省起來了,對整個影響算蠻大,不是只有彩妝。
BITE
健身業者 張先生
因為疫情也剛開放而已,所以其實那時候來館運動的民眾是偏少,一天都可能大概一百出頭位而已,影響是蠻大的,政策在放鬆之後,可以不用戴口罩的話,那大概有回流到大概一天可以到三百人次。
OS
然而現今疫情趨緩口罩令鬆綁,健身人士終於可以擺脫口罩裡的汗珠,在KTV也可以拿下口罩盡情高歌,顧客們開始回流,讓不少業者們揮別疫情時的陰霾。
BITE
民眾 吳先生
要戴口罩的時候,那個跑步啊什麼的,整個流汗整個口罩都是濕的,很不舒服,所以就是口罩解禁之後會比較有意願來健身房。
OS
疫情逐漸散去,生活慢慢回歸正軌,現在終於可以大方脫下口罩,呼吸新鮮空氣了。
採訪撰稿 楊心瑀
影片剪輯 陳姵穎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