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合教育與地方發展 全台第一所社區大學
文山社區大學位於台北市文山區在1998年創立,為台灣的第一所社區大學,除了有多樣的課程外,辦學至今也催生了文山公民會館、文山藝術節、木柵公園萃湖螢火蟲復育等多項社區活動及藝術展覽,提供民眾安全、安心的終身學習場所。
在1980年代的台灣,由於大學入學方式單一,加上考生眾多等因素,造成高等教育普及率較低,為提升國民教育水平並落實公民社會,社區大學開始出現。一般大學的課程多以科系專業科目為主,學生在選修課程時有較多限制;社區大學的課程更具公共性、生活性,內容也與社區結合,學員能自由的選擇想修習的課程。文山社區大學主任秘書方玉如表示:
「當初在民國80幾年都還是大學窄門的時代,所有的知識都被關在大學的殿堂裡面,那時候的教改團體提倡應該要解放知識創造公民社會,社區大學是在那樣的背景下創立的。如果一般大學我們叫做正規教育的話,社區大學叫做非正規教育單位,即便我們的課程是用學分來做計算,有些學校它沒辦法認可社區大學的學分,在辦學上有很不同的地方是,大學是四年制的教育單位,它以一個一到四年的學程或學群的方式,社區大學是全開放性的,只要是您覺得有需要都可以選讀,不會說一定要某個系的課程我才可以選,另外我們很多的課程與議題會放在社區本位上面去做規劃。」
隨著時代的變遷大學錄取率提升,社區大學的課程也和過去有所不同,結合社區的需求及特色,透過更多元的課程,打造適合各年齡層的學習環境,方玉如表示:
「剛剛有提到社區大學之前因應的是大學窄門的議題下所產生的,那因為現在從之前的7%到現在97%的錄取率我們的課程也從那時候到現在有大大的不同,我們開校第一個學期它可能會有經濟學、勞工議題等等的大家在大學系所裡會看到的課程,但現在我們社區大學不斷地在回應社區的需求,我都會戲稱說社區大學只要是地球人都可以來上,那主要是因為我們每個學期有一百多門課,不管是歷史、天文、心理學、社會科學都有。」
社區大學的設立提供社會大眾更平等的教育機會,在提升民眾知識水平的同時也強化地方創生、發展地方文化,以文山社區大學為例,透過文山森林公園手作步道,以及投入木柵公園的螢火蟲復育等特色活動,讓學校與社區共同永續發展。
以上新聞由華岡電台記者 王廷宇 採訪報導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