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一:與農民契作 翻轉地瓜價值
NS:地瓜撥開聲
OS:黃澄澄的地瓜,果肉鬆軟綿密,且有著豐富的營養,讓人忍不住購買。您知道嗎?這些地瓜都來自雲林縣水林鄉。
NS:雲林縣水林鄉甘藷田
OS:放眼望去,是一片片的地瓜田。根據農糧署統計,全台灣地瓜種植面積約為9716公頃,雲林縣佔有43.2%。其中,水林鄉為最大的地瓜生產區,每5顆,就有1顆來自水林。
NS:地瓜畫面
OS:水林鄉因為氣候溫熱,且有著半砂土的土壤特性,使水林鄉能夠孕育出特別香甜的地瓜。
水林番薯產銷班第12班班長 黃建彰bite:白色的部分,就是屬於它的蜜汁。它這個甜度非常高,它可以達到20幾那個20幾度的甜度。
OS:根據農糧署品質基準表,20度相當於甘蔗糖度,水林地瓜可說是極品中的極品。不過,早期地瓜價格每公斤只有3到5元,農民幾乎是血本無歸。
水林番薯產銷班第12班班長 黃建彰bite:蕃薯番仔他們在壓榨農民。
OS:這5年,地瓜價格卻能維持在每公斤15元,是2000年的4到5倍。然而,幕後推手正是契約耕作。透過農民與業者簽訂契約,明定生產數量與採收價格,再由業者統一收購,以此降低農民的風險,穩定地瓜的價格。
標二:引入健康種苗技術 穩定生產品質
OS:不僅與農民契作,水林鄉也導入智慧農業4.0。由於先前的耕種方式,會使地瓜在生長的時候,出現種苗交叉感染。為了避免地瓜田發生複合性感染,嘉義農試所建立甘藷種苗三級繁殖制度,培養健康無毒的地瓜種苗。
農業試驗所嘉義分所助理研究員 陸柏憲bite:主要是利用莖頂組織去病毒的原理,確保說它裡面整個種苗,都是沒有病毒的。
OS:繁殖地瓜種苗的第一步,是從地瓜塊根長出的芽體挑選出莖頂組織的生長點,再放入錐形瓶中,利用組織培養的方式進行繁殖。出瓶後則會進行檢查,合格的種苗會移至穴盤中,進行基本種苗的栽種。接著,基本種苗會成為原種苗,種植於網室中。繁殖後的原種苗則會成為採種苗,種植於採種圃,也就是田間,提供農民進行採種。透過甘藷種苗三級繁殖制度,不僅能降低30%的染病風險,也能提高農民的地瓜產量。
農業試驗所嘉義分所助理研究員 陸柏憲bite:栽種的過程中,如果農民也能持續做好病蟲害管理。那我們就可以確保說,他收穫後的產量和品質都會來得比較好。
標三:青年不願返鄉 農村老化仍無解
OS:水林鄉透過科技改變自己的命運,卻仍不敵農村老化的現象。
雲林縣水林鄉公所農經課課員 邱奕融bite:越來越少年輕人會想要回來種植,因為從事農業的工作比較辛苦啦。所以他們的那些工,也都是70、80歲的人在做。
OS:為了解決老化情況,政府提升農業機械化,讓機械取代勞動力,且引進外籍移工協助甘藷產業,同時成立青年代耕隊。
雲林縣水林鄉公所農經課課員 邱奕融bite :是有幾團是青農組成,但現在目前大部分看起來都是快65歲以上。
OS:即便政府期盼年輕人加入農業行列,卻仍無法吸引他們回鄉,成為翻轉農業的新力量。
採訪撰稿 陳人瑜
攝影剪輯 胡冠廷
PeoPo 討論區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