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毒的苦茶樹 萬柏枝的苦茶樹農園

嵌入:
文字-A A +A

【記者張珈瑄、曾韻儒/新北市報導】位在土城德霖技術學院附近山腳下的萬枝伯有機農園,至今已傳承到第三代,農園由主人廖博賢與兒子廖子儼共同耕作。萬枝伯有機農園除了蔬果外,苦茶樹的種植已達四十年歷史,在不噴灑農藥、不使用化肥的初心下,讓消費者吃到乾淨的苦茶油,也將食農教育與休閒農場規劃並進未來方向,開創萬枝伯農園的有機新未來。

↑青年農夫廖子儼正在檢查有機蔬菜的根部與昆蟲。攝影/曾韻儒

苦茶的救命之恩

大約在四十年前,萬枝伯有機農園的的第一代負責人廖萬枝在板橋海山當礦工,因抽菸、喝酒習慣導致身體出現問題。早期醫學不發達,西醫認為已無藥救,但卻在服用中醫指示的台灣原生種苦茶樹製成的藥方後,病情改善。這讓廖萬枝決定要將好東西與大家分享,便開始在自家土地嘗試種植苦茶樹,而這一種就種到了四十年,傳承到了第三代。

第二代農園主人廖博賢過往在清境農場種植高冷蔬菜,加上自己讀化工系的背景,深知使用農藥和化肥對人體的危害有多大,同時也會對環境造成傷害。2000年廖博賢回來接手農園,幾年後(2011年),正好碰上新北市政府在推動的有機農業,因此踏上有機轉型之路。

到了第三代青年農夫廖子儼,過往一邊務農一邊從事餐廳服務業,在近兩個月才成為全職農夫,他表示一方面擔心父親年邁,另一方面則是決定將心力都投注在有機上,並傳承這片土地。萬枝伯有機農園有兩個部分,一個是位於德霖技術學院後山的苦茶園,另外一個是位於山腳下的土地,以種植有機蔬果為主。

↑苦茶樹的生長時節。製圖/曾韻儒

苦茶的成長之旅

苦茶樹與茶樹不同,不採摘嫩葉、也不拿來製茶,而是專門採收茶籽,製成油。苦茶樹又名油茶樹、山茶樹,苦茶樹相當高大,通常能到兩層樓高,從幼苗長到成樹,並結果實能夠使用,約需要五到六年的時間。成熟後的苦茶樹一年一收,二至三月是新芽萌芽期,四至五月是樹枝生長期,六至九月則陸續結果,待到十月初開始進行採摘,一路至十二月,並且在採收期間又會長出新的果實。苦茶樹的開花授粉靠的是野生蜂和螞蟻,是自然界中果實成長期較久的物種。苦茶品種有分大果和小果,小果分布在大溪、龍潭以北,以南則是大果,栽種小果苦茶的人數少,而在萬枝伯農園的就是台灣原生小果野生種-珍珠果,結的果較一般品種來得小,味道偏澀。

↑新鮮的苦茶籽。照片提供/萬枝伯有機農園

青年農夫廖子儼說,因為野生種的特性,所以苦茶籽無法準確控制產量,且每十斤的苦茶籽才能產出一斤的苦茶油,每年產量可從兩、三千斤至五、六千斤不等。苦茶樹的抓地力強、樹枝有韌性,無需特別照顧,就連採收茶果時都能徒手或者使用鉤子將枝條直接往下拉,將韌性展現得一覽無疑。

苦茶籽精煉的一生

台灣苦茶油只佔市場的百分之五,其餘都是進口種子。苦茶籽採收後要經過繁複過程才能成為能食用的苦茶油,需經過曝曬、脫殼、揀選、再曝曬、再脫殼,因為曬過的果實爆開後,才能進到下一步的剝殼,脫殼完的苦茶籽需煮熟後才能拿去榨油,工序繁瑣。萬枝柏的苦茶樹都不噴灑農藥,廖子儼説,苦茶樹的生命力堅強,不需要農藥也可以長得很好。

↑苦茶籽榨油後形成的琥珀色。照片提供/萬枝伯有機農園

而苦茶製成油後會有特別的味道,部分的人可能會覺得過於刺鼻而不喜歡,尤其是加熱後會更明顯,但只要煮完放涼後,就會留下淡淡的香味。苦茶籽除了能榨油,榨完油後的苦茶粉也會被再次利用,因為去油效果佳,所以被拿來洗碗、或當作環保的洗潔劑使用,也可以用來洗蔬果。

走上有機之路

↑農園種植的有機蔬菜。攝影/曾韻儒


↑農園種植的有機蔬菜。攝影/曾韻儒

山腳下這片有機菜園在十年前,因應政府的有機響應,轉型成有機農園。在萬枝伯農園種植的作物,廖家人也會食用,而自己吃的米不灑農藥,消費者吃得當然也不能有農藥,這是廖家一路秉持的原則,自己敢吃的才敢讓別人吃。目前農園由廖博賢與廖子儼父子共同打理,因人力較少,所以盡量精簡工作。例如:為避免雜草叢生,會將雜草抑制蓆鋪蓋在作物上,雜草抑制蓆編織縝密可阻擋陽光,抑制雜草生長,但仍有空隙能讓土壤透氣透水,同時也能使環境整齊美觀。而農園走道上鋪的是苦茶籽殼,同樣有防止雜草叢生的功用,在作物收成後,將其翻進土裡又成為了天然肥料。

萬枝伯農園在食農教育上也行之有年,除了附近幼稚園孩童們的戶外教學,伊甸園視障團體也安排體驗活動,讓前來的農園的人可以認識蔬菜種植,也能親自種菜、拔菜,做中學裡寓教於樂。廖子儼提到目前最想做的就是將田園的路整修好,也隨著與疫情共存的腳步將開放外界體驗田園風情,讓民眾了解自己吃到的菜是如何種植出來,也期待讓更多人認識有機的重要性,讓阿公一直以來的堅持得以繼續傳承下去。

採訪側記:

萬枝伯農園雖然在不會讓人特別留意的山腳下,可是右轉進小徑中卻是別有洞天的世界,在每樣作物中,感受到了何謂乾淨的蔬菜,廖家對於蔬菜的堅持讓人為之感動,也更想向親朋好友推廣有機蔬菜的重要性,臨走前,廖子儼還熱情的邀請我們之後可以帶朋友來體驗種菜,我想那會是不錯的假日休閒好去處。

 

FB留言板

PeoPo 討論區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

  • 文章屬於開放討論空間,回應文章的議題與內容不代表本站的立場
  • 於明知不實或過度謾罵之言論,本站及文章撰寫者保留刪除權
  • 請勿留下身份證字號、住址等個人隱私資料,以免遭人盜用,本站不負管理之責
  • 回應禁止使用HTML語法
1

加入時間: 2007.04.03

輔大生命力新聞

加入時間: 2007.04.03
4,073則報導
2,178則影音
679則OnTV

誰推薦本新聞

作者其他報導

1:31

主婦聯盟 推廣惜食計畫讓廚餘變佳餚

2023-09-21
瀏覽:
2,029
推:
2
回應:
0
2:48

孫敬閔 為救傷穿山甲展開十五年野外研究

2023-08-31
瀏覽:
20,985
推:
64
回應:
0
3:10

呂光洋 開啟台灣山椒魚研究史

2023-08-29
瀏覽:
11,643
推:
1
回應:
0
3:06

在城市種植雜草 重拾生態多樣性

2023-08-22
瀏覽:
20,795
推:
1
回應:
0
2:02

一葉草的白袍手札 用懶人包推廣醫療知識

2023-08-18
瀏覽:
16,670
推:
4
回應:
0
2:41

宜蘭默默書店 用教育打造動保觀念

2023-08-17
瀏覽:
74,973
推:
3
回應:
0
2:06

瑞芳高工 用排球帶領球員走向正軌

2023-08-16
瀏覽:
17,687
推:
2
回應:
0
3:01

源德茶園 傳承逾百年的冠軍包種茶

2023-08-10
瀏覽:
10,457
推:
3
回應:
0
3:03

曲全立 用3D電影給孩子一個夢

2023-08-08
瀏覽:
12,893
推:
90
回應:
0
1:14

老同學上課囉!多元課程延緩失能

2023-08-04
瀏覽:
6,413
推:
2
回應:
0

無毒的苦茶樹 萬柏枝的苦茶樹農園

搜尋表單

目前累積了181,841篇報導,共12,490位公民記者

目前累積了181,841篇報導

12,490位公民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