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自由時報記者周富美採訪被拒談起
【記者禁入:環署不能說的秘密】校園巡迴講座─從自由時報記者周富美採訪被拒談起
【記者劉芝宜/台北報導】
在自由時報記者周富美被環保署強制驅離環評大會會場事件之後,直到本月九日自由時報上層批示獲准離職,一連串環保署戕害記者採訪權的舉動,引起社會的高度關切。今日於台大新聞所103視聽室所舉辦的「記者禁入:環署不能說的秘密」校園巡迴講座,請到了周富美本人現身說明這個平凡的人事案,背後有著環保署不能說的秘密。
講座由台大新聞所碩士二年級的同學們所發起,從事件開始說起,敘述出新聞自由與政府資訊公開法的衝突。邀請到中時環境新聞記者呂理德先生、苦勞網記者孫窮理先生、台大新聞所教授張錦華老師、台大新聞所助理教授洪貞玲老師及自由時報記者周富美擔任講者。由中時環境新聞記者呂理德開場,說明環評的歷史背景,解釋台灣是由於1985年開始對環境觀念意識高漲,學習美國設立了「環境影響評估委員會」,卻在政策決定方面與美國大不相同。呂理德並提到,追求新聞環境的自由是制度上的自由,而不是人的自由,跑到了新聞並不代表所謂的「新聞自由」。
接著台大新聞所助理教授洪貞玲說明,何謂「資訊公開法」。原則上政府的決策資訊是對外開放的,但也有不公開的部份,範圍卻沒有確切說明,因此在八月十日環評大會強制驅離記者周富美,認為大會內容主在討論內規,沒必要讓記者禁入採訪;又在九月十七日第155次環評大會中,被記者周富美形容為「垂簾聽政」的作法,讓大眾擁有“知”的權利被剝奪,以及記者的採訪權是否該重新定義。
記者周富美重新說明事件的時間,並表示或許不是只有一個記者發生採訪被拒的情形,但這件普通的人事案已經讓政府決策對公眾的漠視徹底的被顯露出來,她選擇站出來不是替自己發聲,而是要替所有的記者發聲,以及讓大眾知道他們的權利被剝奪。而苦勞網記者孫窮理說,這則新聞事件讓記協顯得無能為力,而記者被賦予的採訪權也被戕害。
講座最後由在場參予的學生及媒體發言,熱烈的討論展現出大家對採訪權定義的關心,及政府決策必須公開(至少要全程錄影、錄音),也討論了對整個新聞的大環境中的理想與實務的掙扎,最後由周富美說道:「不在乎主流媒體,每次的行動都是為了當好一個記者,而不是當一個長官眼中的好記者」作為對在場學生的一個鼓勵。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