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照「零約束」──看見『自立支援』之必要性

文字-A A +A

我國現下人口結構老化狀況明顯,西元2018年經政府相關部門統計,年齡達65歲以上者已佔全國人口約15%,相當於世界衛生組織所評定之『高齡社會』;關於銀髮族負面身心狀況(諸如:譫妄、抑鬱等等)的眾多調整方案中,能夠首要改變既有現狀者,當屬針對其接觸對象、生處場域做出改善,其中對於身心狀態劣於「健康」及「亞健康」標準的『長期照顧服務』需求對象來說,好的「照養模式」可以為之、為社會帶來諸多正向效益。針對當代長者而言,普遍重視自主、獨立之生活能力,是故有於相關照看機構場域間,發展『自立支援』照顧模式之價值及需要,且站在永續發展的目標上,應盡可能結合各單位之地緣優勢,於此基礎上同所屬環境維持「在地化」的共生關係。

我國近幾十年間人口老化現象統計及估算圖表資料取自國發會網站

所謂『自立支援』一說之內涵,與當前府方『長照2.0』政策的期待緊密相連,恰是以恢復受助人士「自主生活」(仍提供必要協助,並非「要求獨居」)水平為主要目標,優先針對其在經歷身心狀態弱化後,相對匱乏的生理機能、日常自理能力進行正向促進,首要任務在於「確保安全」,其次方為「提升生活功能」,最終讓對象重拾尊嚴、得以「持續人生價值」;基於多數受照顧者的角度考慮,『自立生活』之成效好壞,不但反映了疾患受眾於復能工作上的實踐成果,更是基本生活品質之建立指標,除了確保其得以維持剩餘功能、減緩臥床時間外,亦盡可能同步延長健康餘命,這點無論從「醫事行為」還是「照服工作」來看,都相當於是最終目的,往後也能助個案有效重返原生社會、歸入常態生活。

一名受過高等教育的老榮民,於公職退休多年後,仍時常自發赴小學擔任教學義工李學一於民國97年攝自彰化縣三潭國小

正如多數發展趨勢一般,「先行者未必成功,踏深者才能走遠」的規律,在長照復能領域同樣適用,無論是各專業管理者之間的跨界合作模式,還是同受助者的照看相處上,都應該要以「持續對話溝通」作為互動原則,特別是有關後者的部分,務必從尊重當事人的『意願選擇權』開始,兼顧到喜好習慣、自身照顧條件及問題解決能力,在清楚其對於生活期待方向的前提下,協助他們判斷並化解各項日常生活中的挑戰;早年各大照養單位面對服務受眾時,基於人力考量及意外防治等理由,絕大多數慣用的管理方法乃是以「約束行動」為主,然而在西元2015年國內開始出現『排除約束帶』的聲浪思潮後,許多照護專業人員對於不同的照顧法已有所思考,從一開始單純的壓制問題,轉而嘗試判斷需求來「導入支援」,以此針對癥結做對應的化解。

對於遭受身心意外或痼疾纏身的相關需求者來講,『ADL-日常生活活動量表』(Activities of Daily Living)之功能評估是為協助關鍵,從深化自主性的考量切入,照顧者必須給予受助目標「社會參與」的動力,在生活上確保解決大多數實際問題,並輔導就實踐範圍內建構自我控制能力,如此才有辦法讓他們自然營造自信、重拾樂觀的生活心態;『ADL評估指標』之相關問題種類繁多,大體為生理退化造成的影響,另外更有許多困擾源自於個案的心理因素,大多並非短時間治療便能全盤化解之事,因此是否順利發掘「失能主因」並推導正確的影響脈絡,對於其生活品質能否真正提升關涉重大,需要被照顧的範圍不只限於「身體層面」,而會進一步涵蓋「環境及文化面向」(例如:肢體衰退降低社會參與、基本日常所需不達標……之類者),並且應該從當事人的「思考態度」來解決,建構『生活即復健』之調養模式,以圖逐步恢復常態起居能力。

『ADL-日常生活活動量表』(Activities of Daily Living)計算成果範例圖表資料取自醫聯網網站

目前國內可見的『社區照顧』問題,多為家庭照顧者(高接觸頻率的非專職人員)及照服員在實務場域上,時常需要獨自面對繁複之處境,特別是「家庭結構」與「勞動市場」的改變,更使女性負擔工作者比例大增(影響『兩性勞動參與率』的不均衡),因此在勞務高壓負荷下,不同「專業」與「非專業」照看人力間的服務整合易淪為形式、流程化,業務交接後便代表著任務結束,協力人員們彼此缺乏持續溝通管道,因而往往導致成果分散;另觀長照機構雖於西元2017年國內市場開放後大增,但較傾向集中給予生活照顧,對醫療及護理之服務介入仍未必完整。對於眾多磨合效果不佳的現狀,理想之解套策略為不同照顧者間,應建立對受助者的一致瞭解,進而樹立共同照顧方針、目標,同時各個待整合之跨域單位間,宜深化落實『以家庭為中心的跨專業團隊模式』(Transdisciplinary Model)之服務供給架構,以此來促進執行成效。

依據社會現實脈絡制定的方案,往往旨在改變現狀,並力圖創造機會、變局,無論是訂立規範並劃設財源的《長照服務法》規章,或是推動、延伸服務內容之〈長期照顧十年計畫2.0〉政策,其實踐宗旨所盼,皆屬將「健康」、「衰弱」或「失能」等不同階段的生理樣態(甚至是「臨終」),藉著各類照養環境(無論公、私)既有之條件、經驗,透過人本立場進行調整,在「天助自助者」的期望上落實復能成效推動、分擔照看者壓力,且節約運作資源;故所謂『自立支援』概念下的外在援助,僅限於提供適當引導、必要支持,其本身在使當事人降低依賴的同時,也能相對精準命中個別需求所在,為回歸正常生活儲備量能,同步替看顧者、管理體系之現存困局帶來解方,可謂一舉數得。

 

文/李學一(自由撰稿人)

責任編輯/李學一

* 本文首先發表於【方格子vocus】|原文出處/〈長照「零約束」──看見『自立支援』之必要性〉|請勿於未註明原刊處、作者的情形下轉載。

FB留言板

PeoPo 討論區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

  • 文章屬於開放討論空間,回應文章的議題與內容不代表本站的立場
  • 於明知不實或過度謾罵之言論,本站及文章撰寫者保留刪除權
  • 請勿留下身份證字號、住址等個人隱私資料,以免遭人盜用,本站不負管理之責
  • 回應禁止使用HTML語法
1

加入時間: 2023.05.12

李學一

加入時間: 2023.05.12
1則報導
0則影音
0則OnTV

誰推薦本新聞

作者其他報導

尚無內容。

長照「零約束」──看見『自立支援』之必要性

搜尋表單

目前累積了187,077篇報導,共12,815位公民記者

目前累積了187,077篇報導

12,815位公民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