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住自閉兒的未來 肯納莊園打造雙老家園
NS:詹大均開心唱歌的畫面 (哎咿啊咿啊咿啊,寂寞安親班)
標一: 一手拉拔長大 肯納兒需陪伴
Os 開朗大方地唱著歌,自信展現著好歌喉,你能想像畫面中的他,是一位自閉症患者嗎?
NS:(大均去找你媽咪)
Os他是詹大均,而他在幼兒園時,就被診斷出患有肯納症,也就是我們俗稱的自閉症,從這時候開始,大均的媽媽詹文玲,就開啟了一段艱難的路程。
Bite 肯納兒媽媽 詹文玲
我家的客廳就等於是教室,我就每天安排類似注音符號啦,或者是小肌肉練習啦。在之前那個單位, 就是他覺得不快樂,再來就是他的行為問題,他們不會處理。
標二:父母無法伴老 肯納兒老年成隱憂
NS:(我敢在沈老師面前叫妞妞罰站,你問品涵老師這樣好嗎?)
Os每一位肯納兒的家長,都需要時時刻刻,擔心著自己的小孩,但隨著年齡老化,大均媽媽顧慮的現實問題,還是得面對。
Bite 肯納兒媽媽 詹文玲
我會擔心我以後老了,或是我走了以後,沒有人可以照顧他,對把他託給哥哥也不公平, 哥哥有自己的人生。
Os也因為這樣的擔憂,大均媽媽決定來到,桃園龍潭的肯納莊園,而在這裡大均因為發現有許多,和自己相同狀況的人,覺得自己能被接納,也變得快樂許多。
NS:(一首SHE,哇加油,好厲害唷加油)
Os他也願意擔任導覽志工,替大家解說,發揮他善於口說的長處。
標三:受媽媽耳濡目染 育苗包菜難不倒
NS:(都是在這邊來的,哦,對)
Os在這裡也有另一位小孩襄襄,與莊園其他小孩不同的是,她是一位唐氏症患者,而她之所以會出現在這裡,是因為她的媽媽,是肯納農場的管理人。
Bite 肯納農場前管理人 沈麗盡
她在這一塊從採菜也會喔,她採菜也會種菜也會嘿呀,育苗包菜他都會,沒有人教她,她看媽媽在做的事她就要做,她可能也是體念媽媽這麼辛苦,我要幫點忙。
Os沈麗盡放棄原本,高薪的科技工程師,決定邊陪伴女兒成長,邊在特教領域發展,也耕耘了十年。後來,肯納基金會董事長彭玉燕找上她,請她幫這些肯納症孩子,打造一個專屬於他們的農場,但她猶豫了。
Bite 肯納農場前管理人 沈麗盡
因為那時候我一直在猜,一直在想說,這塊我又不懂,我遲疑了大概半年、一年,就覺得我應該我還有一點能力,所以我應該還是可以來幫,自閉症這一塊。
標四:看見孩子的轉變 一路艱辛皆值得
Os如今農場也因為,沈麗盡的細心呵護,從一片荒蕪的茶園,變成了翠綠的溫室。而最令他感動的,除了女兒襄襄願意,和自己一起吃苦耐勞,更重要的是,襄襄學會去照顧那些,比她更需要幫助的孩子。
Bite 肯納農場前管理人 沈麗盡
那我就問她說襄,為什麼凱峰自己不能去買便當,為什麼你們兩個要去幫他買,然後她就回我一句話說,因為我們要善良, 我非常的感動,我女兒在這邊,因為我這樣的一個舉動,因為我這樣投入這麼,大的一個這個有機農場,誒讓我阿襄能夠在這邊,有很長足的進步,我就覺得我夠了我可以了。
標五:打造快樂叢林 讓孩子融入大自然
Os莊園裡不只有農場,還有特別依照肯納兒習性,設計的快樂叢林,讓每個肯納兒都能在這裡玩耍,親近大自然。
NS:(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Bite 肯納快樂叢林負責人 屠崇軒
這裡的設計是用,五感的體驗來做設計,就是視、聽、嗅、味、觸,那為什麼要這樣做設計呢,其實是因為要讓自閉症的小朋友,能夠喜歡上這個地方,他們很需要有感官上的刺激。
Os除了竹林區的玩樂、流水聲的療癒,肯納兒在這裡,還能和其他小動物做互動。
Bite 肯納快樂叢林負責人 屠崇軒
就是讓小朋友跟雞,互動的一個設施,我會丟這些飼料下來,然後就會來了你看牠來了,牠發現這裡有東西吃。
標六:愛的雙老家園 實現心中願景
Os肯納莊園為這些孩子,創設專屬家園,強調父母和孩子間真正的雙老,在享受天倫之樂的同時,還能擁有專業照顧。
Bite 肯納莊園總經理 張維華
所以我們就希望說,這個地方變成一個,照顧的一個參考典範,那我不敢講是最好的典範,因為照顧跟愛一樣有很多種,嘿呀不是唯一的,那也許這種照顧、這種愛,是最適合這類的家庭, 那我們就把它做好就好。
Os根據自閉症基金會的統計,截至2022年,全台有1萬7987人,被診斷為自閉症患者,但能像這樣能接住肯納兒,讓他們適性發展的地方,卻少之又少。
標七:友善循環 社會需肯定及接納
Os社會上人們普遍不了解肯納兒,因此當他們出現異常舉動時,經常對他們投注異樣的眼光,無形中造成了傷害,讓他們更難以融入社會生活。
Bite 肯納社會企業同仁 蘇嵩凱
他們會害怕,害怕就反而會造成更多的問題,不能自理變成社會問題,甚至還出現攻擊傾向,因為別人這樣對他,他就這樣子對這個社會,但是在這裡大家都是,肯定和接納的眼光跟態度的時候,他們所講出來的話,他們的行為都是友善的,甚至是能跟這個社會有所接觸的。
Os肯納兒在這裡得到了肯定和接納,生活也出現了轉機,變得更加快樂,並且願意和社會有所接觸,家長也有了新的希望,期待未來能實現,理想中的共同照護,更期盼孩子在父母離開後,也能獨自走更長遠的路。
記者謝欣彤 江翊菱 採訪報導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