畫作的保護衣 面臨斷層的裱褙產業

嵌入:
文字-A A +A

NS:(美街老闆刷紙畫面)

標一:嘉義美街 孕育本土藝術的搖籃

 

OS:裱褙師傅拿著刷子在書法畫上來回刷動,這是裱褙的第一步驟,也是延長畫作壽命的重要環節。

 

OS:位於嘉義市東區的成仁街,在清朝時期為米糧集散地,也稱為「米街」。因商業帶動當地景氣,使許多中產階級家庭培養孩子學習藝術、音樂及醫學,讓成仁街孕育出許多藝術家,例如畫家陳澄波、雕塑家蒲添生及其父親蒲嬰,而裱褙店也因為藝術家們的需求而生,讓成仁街從「米街」轉為「美街」。

 

Bite:裱褙師傅 陳家鼎

日本人他們也喜歡那個藝術 他們都知道這一條街在裱褙 然後他們就把作品拿來這邊 來裱褙 做框 那時候就是全盛的時候 這條街裱褙店很多家

 

標二:百年裱畫廊 傳統技藝的延續

 

OS:過去曾有多家裱褙店的美街,如今只剩兩家持續經營。其中一家為雕塑家蒲添生的故居,已超過百年歷史。目前經營人陳家鼎的父親陳育鏘就是跟蒲嬰學習裱褙技術,才能夠傳承給兒子,讓超過百年的裱褙店延續至今。

 

BITE:裱褙師傅 陳家鼎

蒲嬰的爸爸也是做裱褙的,他是從蒲嬰老師一直延續下來,阿如果從老師傅(蒲嬰)的爸爸一直(延續)下來到我這裡,就第四代

 

標三:畫的保護衣 裱褙不只是框畫

 

OS:傳統裱褙考驗師傅的手工及細心,通常先經由漿糊抹上宣紙後,再放置於畫作上用刷子抹平,以進行初裱。

 

BITE:裱褙師傅 蔡慶謀

 

所以我們這個(裱褙)每一個細節都要很注意 就是比如說像這個(初裱)也都不能馬虎 就是紙一定要掃到很平 漿糊都 整張的均勻度都要掃到一樣 不然到時候 三四十年以後的重裱師傅會覺得這邊比較好拆 那邊怎麼那麼難拆 那是漿糊沒有均勻

 

OS:初裱完成後,師傅會將作品貼到木板上風乾,由於風乾速度取決於空氣濕度,若遇到冬天或下雨天就需要等待較長時間,這也是傳統裱褙比較耗時的原因。

 

BITE:裱褙師傅 蔡慶謀

那(濕度)45的話 大概 你如果以這種天氣 大概三個小時就可以拆了 如果是像那個梅雨季 從可能早上(濕度)90到中午可能也是(濕度)70 你可能要貼個兩天它都還不會乾

 

OS:作品晾乾後,師傅則開始針對畫作進行調整,也要選擇布邊配色或框及卷軸的材質,裱褙不只是門技術,也要求師傅對美學的涵養。

 

BITE:裱褙師傅 蔡慶謀 

像它比如說 百年嘉中 化雨春風 因為它這個是百年的嘛 所以我們配色的話可能會比較朝的(方向)話就是比較有年代的顏色下去搭配 你不可以配一個很活潑的顏色 因為它已經是百年了嘛

 

標四:科技崛起 傳統裱褙優勢何在

 

OS:隨著現代科技進步,機械裱褙因快速省時,成為許多趕時間客戶的首選。面對這個狀況,師傅們並不擔心。

 

BITE:台灣藝術大學書畫藝術學系書畫裱褙教師  徐建國

 

為什麼還是用傳統的漿糊 因為它(畫作)要拆的時候 它遇水就可以拆掉啊 你要看機器裱它以後能不能拆 這是一個關鍵 它那個膠是所謂的熱熔膠 那因為它沒有經過水分 所以它全部沒有收縮膨脹 所以它會是平的 可是這個將來在拆的時候有時候會有問題 你一拆的時候 它(畫作)一層皮就被你扒掉啦

 

標五:裱褙人員斷層 傳統技術的下一站

 

OS:傳統裱褙即便具有保存畫作的優勢,但因其考驗細心及美感,又需長期站立並耐得住高溫,從入門到出師無法一蹴可幾,導致年輕人接手意願低落。

 

BITE:台灣藝術大學書畫藝術學系書畫裱褙教師 徐建國

傳統師徒制 真正你要一個裱褙的師傅 你出來你要訓練到獨當一面要八到十年這個(裱褙)基本操作(訓練時間)是三到四年 然後你要去做美學的涵養 你要去看書 然後你還要拆舊畫 你還要再兩年到三年 你說這整個養成

 

標六:裱褙精緻化 高單價取代以量制勝

OS:面對青年傳承困難,裱褙產業如果轉為長時間專注於一幅畫作,以高品質取代大量接案,不僅能吸引藝術圈顧客花費的意願,也能避免讓裱褙師傅淪為一般勞動付出。

BITE:台藝大裱褙教師 徐建國

它之所以有斷層是 第一個它收費不高 台北也有一些是 我做的是高檔的 我就做得很好 我價錢也很高 我就不用拚命一直做一直做 你不是用時間來換金錢 不是 你是用你的頭腦來換金錢

OS:傳統裱褙成為被現代人忽略的工藝,除了青年人才斷層,夕陽產業要怎麼配合消費習慣轉型成日出產業,也是各家師傅需思考的課題。

FB留言板

PeoPo 討論區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

  • 文章屬於開放討論空間,回應文章的議題與內容不代表本站的立場
  • 於明知不實或過度謾罵之言論,本站及文章撰寫者保留刪除權
  • 請勿留下身份證字號、住址等個人隱私資料,以免遭人盜用,本站不負管理之責
  • 回應禁止使用HTML語法
0

加入時間: 2011.10.11

世新Online

加入時間: 2011.10.11
3,233則報導
2,887則影音
550則OnTV

作者其他報導

3:10

改裝行動醫療車 偏鄉行醫三十載

2024-04-19
瀏覽:
242
推:
0
回應:
0
1:42

瓜地馬拉學生留學來台 文化差異甚大

2024-04-03
瀏覽:
4,827
推:
0
回應:
0
1:49

促進世代交流 銀髮族素人脫口秀

2024-04-02
瀏覽:
4,874
推:
2
回應:
0
1:34

規避手段眾多 上路四年北宜區間仍有缺陷

2024-03-31
瀏覽:
4,291
推:
0
回應:
0
1:37

新北泰山森林書屋 傳遞原民文化

2024-03-31
瀏覽:
14,755
推:
47
回應:
0
1:43

大稻埕碼頭新舊共存 貨櫃市集湧人潮

2024-03-31
瀏覽:
3,212
推:
1
回應:
0
1:41

塑膠製品充斥 竹製品追求環保永續

2024-03-31
瀏覽:
3,229
推:
1
回應:
0
1:36

深耕偏鄉地區 翻轉教育劣勢

2024-03-31
瀏覽:
3,182
推:
0
回應:
0
1:37

​​餘音裊裊 傳唱消逝的魚寮文化數魚歌​

2024-03-30
瀏覽:
3,833
推:
0
回應:
0
1:38

​無漁以保未來有魚 護生放流與海共生

2024-03-30
瀏覽:
6,312
推:
0
回應:
0

畫作的保護衣 面臨斷層的裱褙產業

搜尋表單

目前累積了186,950篇報導,共12,790位公民記者

目前累積了186,950篇報導

12,790位公民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