鳳梨釋迦禁銷中國後 青農力拼轉型求市場出路
二零二一年九月二十日,身為台灣水果最大出口國的中國大陸,以鳳梨釋迦有介殼蟲為由禁止台灣出口鳳梨釋迦至大陸,頓時鳳梨釋迦的生意一落千丈,價格成雪崩式的下跌,從每台斤三十多元跌至每台斤只剩十多元的價格,也讓農民們憂心重重。長期以來,台灣國內的釋迦市場大多以大目釋迦為主,鳳梨釋迦多為外銷市場為主,而百分之九十五到百分之九十八的鳳梨釋迦產量又是銷往大陸,所以中國大陸禁銷釋迦的政策嚴重的衝擊到了台灣的釋迦產業。事件過後,中央及地方政府積極讓國人重新認識鳳梨釋迦,製作了大量的文宣品讓國人知道鳳梨釋迦的營養價值及吃法。除了製作文宣品宣傳外,台東縣長饒慶鈴及各局處首長也積極至外縣市與外縣市市長合作推銷鳳梨釋迦,也聘請了許多知名的體育選手及藝人拍攝鳳梨釋迦的宣傳片,就是為了挽救國內低靡的鳳梨釋迦市場。為了增加鳳梨釋迦的內銷量,政府輔導果農與量販通路合作,讓民眾在家樂福及全聯也買得到鳳梨釋迦。台東縣政府農業處副處長馬志安表示:
「大陸方面是以說我們有介殼蟲這件事情在禁止這件事情。那從事情的發生前,其實就有一些風聲,所以縣府在被禁止的前一年,其實我們已經透過一些補助的方式去補助我們這邊的一些產銷跟農民朋友做清除介殼蟲的器具這件事情是我們持續在做的。在做一些農藥殘留上的檢驗,這是我們地方政府如何在協助農民把鳳梨釋迦的品質顧好,其實都是我們一直在做的事情。中央政府它也有推出了一個轉作的政策,他希望在一年內把鳳梨釋迦的種植面積從兩千八降到一千八,就是減少一千公頃左右,那這個部分必須耗費了很多的行政成本正在做,這個可能要在三四年後才會有一些成果。」
雖然政府在外銷出口方面推出新南向政策挽救鳳梨釋迦的外銷市場,但短時間內很難彌補在中國大陸流失的市場份額,台東市太麻里釋迦青農李俊儀表示早在民國一百零三年時就認為只有外銷中國市場風險是非常大的,於是早早就開始了釋迦轉型的計畫。李俊儀從耕作方式著手,從減少農藥劑量到完全停藥,就是為了用無毒農業的特色做出市場的差異化,在面臨禁止外銷到中國這種風險時,能快速應變克服這個新的挑戰。另外,在中國政府禁止鳳梨釋迦出口到中國大陸後,因為新聞媒體的過度報導,導致民眾認為鳳梨釋迦的價格很低,進而壓迫到果農販ˋ賣釋迦的價格,導致果農只能將鳳梨釋迦廉價出售。李俊儀表示:
「那縣政府這邊在做的部分,我覺得比較棒的地方就是他們用各式各樣的,從平面到電子到網路到電視甚至到網紅等等各個面向去做鳳梨釋迦的宣傳。那消費者消費買到的鳳梨釋迦其實過程當中,它除了有大盤的收購價之外,還得加上運輸的成本或是他營業的成本,或是加上每個通路它的上架營業的費用或是利潤。觀念上沒有辦法釐清然後被這個價格影響,那當然就會有再採購上面的價格到敏感度就會很高,那就會變成是說,可能怎麼產地價這麼便宜,但對應到他的銷售買的通路上的價格怎這麼高。那其實這是我們記者媒體朋友這邊可以再幫忙的,那至少讓我們消費者知道說產地收購價之於到末端的銷售價格,可能還會有一倍甚至以上。」
由於鳳梨釋迦的外銷受阻,鳳梨釋迦的價格呈現垂直墜落,在地的釋迦果農也漸漸覺得地租不堪負荷。在地的釋迦田地主也體諒果農在銷售上的不易,在農地租金的部分也提供降低租金的幫助,希望多少能幫助果農度過這個艱苦的過程。台東釋迦農地地主資春嬌表示:
「差蠻多的,以前批發大概還有七、八十,現在批發大概剩下三、四十塊。那因為我們家呢也有農地在出租,那因為農民的收入比較少,而且外銷有受到阻擋,所以我們有幫那個農民來減租。我覺得大家可以多購買鳳梨釋迦送給親友,一方面可以支持我們台東的在地的水果,那也可以幫助到種植釋迦的農民。」
雖然鳳梨釋迦的外銷受阻,但政府利用各種媒體、媒介積極的行銷鳳梨釋迦,增加鳳梨釋迦的銷量。在地的果農也開始積極轉型,朝向無毒、有機農業邁進,增加自己在市場上的競爭力。鳳梨釋迦在外銷上受阻不只是農民朋友需要面對的問題,我們也應該多多支持在地的水果,幫助他們度過這次危機。
以上新聞由華岡電台記者 曾子宸 採訪報導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