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報導】大學生橫掃文學獎 創作能量不容小覷
【記者牛貞懿、呂沛軒、徐培倫、劉彥妤的專題報導】
第32屆聯合報文學獎上月中旬公布得獎名單,短篇小說、散文、新詩類大獎,皆由一群目前仍就讀大學,或剛從大學畢業的學生以亮眼的表現奪下,表現不輸專職作家。以學生的身分而言,這樣的表現令人訝異,也讓更多人對大學生文學創作的能力,以及他們能擊退各路好手的優勢備感好奇。
由於仍身處校園,讓學生擁有與其他職業不同的創作能量。甫從東華大學創作與英語文學所畢業的林達陽,以新詩〈穿過霧一樣的黃昏〉獲得今年聯合文學獎的新詩類大獎。相較在社會歷練過,因而在創作過程中有種種顧慮的成年人,他說:「學生時代你會比較勇敢,比較敢去挑戰你真的想挑戰的東西。」也因為如此,林達陽認為除了生活困境可能帶來的壓迫,學生創作不必在意別人眼光。
此外,比起以寫作為職志的作家,學生創作更能博得大家的好感與認同。林達陽感嘆:「同樣寫作,你在年輕的時候大家說,哇你寫作,然後你到中年的時候人家說,蛤你寫作,或是你還在寫作。」 而曾於大二時得到教育部文藝創作獎、並入選年度詩選的現代詩作家廖啟余,也認為學生是最能掌握寫作初衷的那一群人。他表示:「學生好像被賦予一種特權,好像還是可以去追夢,追求自己的理想與抱負。」目前為大學教師,同時也身為作家的楊佳嫻,對學生創作也抱持著相同看法,她說:「我覺得現在的創造力比我們強很多,因為沒有包袱, kuso的東西很多,那我常在看也覺得非常有趣。」
同樣身為作家,大學時即開始創作,目前也常以舉辦座談會的方式和學生分享寫作歷程的作家許榮哲,談到學生文學創作時說:「我覺得大學生創作的優勢,就是他不需要面對小說作為一個職業的問題。」許榮哲因此認為,當沒有人質問自己是否要將寫作當成未來的職業時,就可以認真地創作。而他也坦言,若是能在學生時期即嶄露頭角,在比賽中所獲得的獎項,將是立志成為專業作家的踏腳石。也正因為以學生身分進行創作的阻力較少,學生才能自由地發揮自己的創意,勇敢追夢。
其中,駱以軍即為學生自由創作中最好的例子。從學生時期就開始創作,並獲得聯合文學巡迴文藝營創作獎小說獎首獎、全國大專青年文學獎小說獎等大獎的他,認為學生應該好好珍惜現在的時間。他說:「學生時光這個階段,有一個非常非常純淨,而且純真、而且完整的自己的時間。」而以跨性別為創作題材的《女兒命》得到今年聯合文學獎短篇小說最大獎的作者,現在也是台灣大學財務金融系的學生林佑軒也對此回應:「學生的生活比較有空,比較彈性一點,不會像上班那樣子。」他也坦言,自己常因為忙碌所以常寫出斷頭作品。但相較於上班族硬性規定的工作時間,學生彈性的上課時間就能自由運用、較不受限。
儘管學生在文學創作上常有因經驗不足導致作品描繪不夠深刻、或閱讀背景不夠豐富等劣勢。但也因為少了作家的包袱,大學生這個身分的特殊性,使他們在創作時更不受拘束,而能隨心所欲地發揮。也正是因為這樣的優勢,使大學生能創造出屬於自己獨一無二的色彩,進而運用創作力量,在各大文學獎上擊敗各路好手,獨占鰲頭。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