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黃建亮 紀錄原住民與陣頭構出的台灣文化

2023/06/16 20:00
50,078次瀏覽 ・ 3次分享 ・ 0則留言
PeoPo推 3
檢舉

【記者劉偉宏、徐翊呈/台北市報導】黃建亮是一位攝影師,同時也是一名導演,他的紀錄片作品《探索新美台灣》耗時五年多的時間拍攝,從阿美族的手工琴師,結合文化與美學的獨創樂器、泰雅族融合傳統與現代的織品文化,到台灣陣頭、歌仔戲、藝陣的廟宇文化。

照片

↑黃建亮手持《探索新美台灣》的合照。 攝影/劉偉宏

黃建亮的背景

黃建亮生於1962年的台北,他在美國紐約視覺藝術學院攝影美術碩士畢業後,在1992年擔任電影的劇照以及平面攝影,在1993年返回輔仁、淡江、台藝大等大學任教,目前專職於影像創作。

他在1999年擔任《震起的台灣》導演,入圍2001年的金鐘獎文教資訊節目導播獎,而後於2005年創立「亮相館影像文化」,與Discovery頻道合作。在2011年黃建亮的作品《燃燒吧!歐吉桑》是台灣史上首度以生存遊戲結合眷村場景的動作長片,以詼諧荒謬的手法探討眷村老兵與年輕人的世代隔閡。

在2014年黃建亮拍攝了一部《探索新美台灣》的紀錄片,內容主要是探討台灣原生文化,找到「什麼是台灣人」的答案,整部紀錄片主要都圍繞著「找尋台灣文化」為主軸,過去因為日本殖民的歷史、國民政府撤退來台的過往、西方文化的傳入,在人們追求流行的同時,台灣本土的文化漸漸消失,因此黃建亮決定藉由紀錄片的方式,找尋屬於台灣本土的文化。

探索新美台灣的經歷與問題

1989年,黃建亮就讀美國芝加哥大學,因為想轉去紐約更好的學校,必須返回臺灣與父親討論。在返台前後,黃建亮看到中國發生的天安門事件,又在下機時見到了「回家的感覺真好」的海報,同時他也發現台灣的景象已經跟過去戒嚴時期的台灣完全不同了。

「我發現我的家跟我離開時不一樣」黃建亮說道,從一個什麼都不能講的社會,轉變成什麼都能講的環境;從一個充滿中國文化的台灣,轉變成一個中西文化融合的時代,這些都促使黃建亮想更進一步的去了解「什麼是台灣」、「台灣文化是什麼」,於是他開始到台灣各地拍攝,以攝影的方式將台灣文化保存起來的同時,也在累積自己的作品,為了讓台灣人了解「台灣文化」。

黃建亮也有提到在拍攝紀錄片過程中所遇到的種種問題,像是「哪些人能代表台灣文化?」、「台灣文化只有這些嗎?」、「要怎麼在六集內將自己想表達的事物拍攝出來?」等問題,但其中最大的問題是「如何把這麼抽象的事物變得淺顯易懂?」。

一開始黃建亮不知道從何起手,所以他首先是搜尋藝術家,因為很多藝術家的作品或是他們思考的東西便是台灣的問題,找尋的藝術家並非原封不動的抄襲外來文化,而是討論本土的東西。在找尋現有的藝術家後,慢慢的收攏,擷取幾個大方向進行規劃,如「原住民文化」、「陣頭文化」、「本土歌謠與畫作」等文化及作品進行整合與拍攝,最後才有了《探索新美台灣》紀錄片的產生。

探索新美台灣的創作內容

照片

↑《探索新美台灣》封面圖。照片提供/黃建亮

「當時2014年我們標到了公視紀錄台灣文化的這個案子,於是我們要去做六集各半個小時的節目,來思考什麼是台灣文化這個問題。」黃建亮提到紀錄片《探索新美台灣》出現在公視頻道的契機。

《探索新美台灣》的第一集便是探討原住民文化的〈南島原美麗〉,假如要肯定台灣文化的存在,第一個會提到的一定是關於原住民的文化。不管原住民的文化或各方面,其實都因為殖民或教育慢慢被遺忘,雖然原住民文化有很多東西,像是歌謠、舞蹈、服飾等,但跟漢人之間的隔閡卻是巨大的。黃建亮的團隊跟著阿美族雕刻家伊祐‧噶照,感受敬畏祖靈與自然環境的理念;到了阿美族手工琴師范志明的工作室,欣賞原住民文化與美學結合的樂器;到了苗栗的象鼻部落,看見了由泰雅族編織家尤瑪‧達陸創作融合傳統與現代的織品。「可是假如我們今天要重新思考台灣的文化,我們要回來重新肯定原住民的文化」黃建亮強調。

第二集則是叫做〈描繪台灣的模樣〉,內容主要是攝影,「我覺得攝影最有意思的就是透過影像可以思考很多問題」黃建亮提到,於是黃建亮從日據時代到現代影像張照堂的黑白攝影作品,再從席德進的鄉土繪畫與林柏梁於鄉野間的紀實攝影,以不同時代的台灣作品,呈現不同歷史階段的台灣風景,來探討台灣攝影師眼中的「台灣」到底是什麼。

第三集稱作〈跳出廟埕的藝陣〉,主要在敘述台灣有很多精彩的廟會活動,有歌仔戲、乩童、陣頭、八家將、三太子等廟宇元素,這些元素在過去被看做是不入流的文化,如同現在的「八加九」,就是在比喻黑道少年在搞事。「可是我覺得廟會跟文化是有很直接的關係」黃建亮說道,陣頭文化並非只存在廟宇,而是可以跳出廟宇,與街舞融合、進入國家劇院、到國外演出。於是黃建亮將不同藝術家與藝陣團體拍攝下來,讓人們重新認識台灣傳統的藝術價值。  

第四集為〈連結人與文化的空間〉,「文化必然存在於環境、地域、城市或鄉間」黃建亮認為,第四集的內容主要在討論台南與台北空間上的差異,高樓大廈對比磚頭屋、高架快速道路對比鄉間小路,隨著工商業的發展,城鄉間的面貌更加截然不同。

第五集叫作〈走出殖民肯定自我〉,內容稍微沉重了些,從「台灣為什麼沒有自己的文化?」這個問題作為出發點,看向過往的歷史就會發現,我們一路以來都是被殖民。於是黃建亮拍攝台灣的藝術家在這樣的環境下成長,透過他們的藝術手法,如泰雅紋面創作、仿冒歷代名畫取代它的正統性、用性別認同取代國家認同等方式,來展現台灣本土的文化。

最後第六集就是〈世界舞台上的新美台灣〉,內容主要呈現多位立足於國際的藝術家與創作者的視角,如林明弘將富有傳統文化的作品,駐進世界各個美術館;席時斌以日常的不銹鋼材料,與時尚品結合出令人驚嘆的裝置;三位堂從布袋戲迷,搖身變成布袋戲偶進入川本喜八郎的人形美術館展出。在他們的演出與作品裡,定義出台灣的美學與文化,詮釋屬於我們的新美台灣。

照片

↑《探索新美台灣》第一集〈南島原美麗〉。照片提供/黃建亮

照片

↑《探索新美台灣》第二集〈描繪台灣的模樣〉。照片提供/黃建亮

照片

↑《探索新美台灣》第三集〈跳出廟埕的藝陣〉。照片提供/黃建亮

照片

↑《探索新美台灣》第四集〈連結人與文化的空間〉。照片提供/黃建亮

照片

↑《探索新美台灣》第五集〈走出殖民肯定自我〉。照片提供/黃建亮

照片

↑《探索新美台灣》第六集〈世界舞台上的新美台灣〉。照片提供/黃建亮

探索新美台灣的未來發展

從第一集探討原住民文化的「南島原美麗」一直到從許多藝術家及創作家的視角來定義台灣美學與文化的第六集,不論是廟埕、陣頭文化、南北空間還是殖民文化,每一集都呈現台灣原生文化。

「當這個東西越來越明顯出現的時候,也代表這個題目怎麼被做出來」,一共六集的切割呈現了黃建亮思考的方式,從一開始抽象到後來越來越具體,在拍攝紀錄片的同時也能去思考「台灣文化」要如何呈現。黃建亮在最後也說道:「所以怎麼樣用短短有利的東西,透過有機的組合、透過不同的藝術家、透過不同的內涵,讓人們有啟發,且不會在意識形態上或政治上有任何糾紛的,這些東西都是必須要思考的。」

黃建亮認為光從六集的紀錄片無法完整闡述台灣文化的特色,這六集只是以一個大方向去作介紹。同時,黃建亮也對那些藝術家感到抱歉,因為藝術家與他分享視野、經歷、想法、觀點、作品的內容遠遠超出我們目前看到的畫面,但礙於紀錄片時間因素,黃建亮只能將重點的部分擷取下來,展現給螢幕前的觀眾。

在採訪其他藝術家的同時,也讓黃建亮去思考及整理紀錄片的呈現方式,「目前很多事都是點到為止」黃建亮說道,這部紀錄片對黃建亮來說是一個里程碑,它訴說了許多台灣藝術家眼中的台灣,同時也在找尋台灣文化的展現,但這並不是一個結束,而是新的開始,黃建亮將在未來拍出八集更完整的《探索新美台灣》,紀錄片將更詳細的描述台灣創作者在創作時的想法與經歷,不同於目前《探索新美台灣》這六集蜻蜓點水到的敘述台灣有什麼文化、有哪些創作者,有了更多的集數與時間,接下來的《新美台灣》將會更深入提及台灣本土文化的議題,他也希望有更多台灣人能看到自己本土的台灣文化。

採訪側記:

我們非常感謝感謝黃建亮老師願意抽空出來與我們討論《探索新美台灣》這部紀錄片,他與我們侃侃而談的同時也很訝異我們會看到他過去的作品。他也有打算在未來將拍出八集更長更完整的紀錄片來訴說台灣文化的紀錄片,他也希望未來能有更多人看到和理解自己正居住的台灣,所擁有的文化。

發言應遵守發言規則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

  • 文章屬於開放討論空間,回應文章的議題與內容不代表本站的立場
  • 於明知不實或過度謾罵之言論,本站及文章撰寫者保留刪除權
  • 請勿留下身份證字號、住址等個人隱私資料,以免遭人盜用,本站不負管理之責
  • 回應禁止使用HTML語法

公民記者留言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