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水危機!國際水協亞太會議登台各國專家齊聚港都
隨著氣候與環境變遷趨勢,全球水循環失衡的危機加劇,我國就在2021年歷經了近半世紀以來最嚴重的旱災,水管理也逐漸成為世界各國必須面對的挑戰。為此,全球最大的水領域專業組織「國際水協會」(International Water Association, IWA)每年舉辦40多個專業會議,邀集全球水科技與管理專家就水領域各面向進行研討與交流,而自2021年因新冠病毒(COVID-19)流行疫情而暫停舉辦的「第九屆國際水協會亞太地區會議及展覽會」(The 9th IWA-ASPIRE Conference & Exhibition),10月22日至26日於港都高雄盛大登場。
開幕典禮特邀致詞貴賓包括:國際水協會主席President Tom Mollenkopf、內政部 吳堂安常務次長、環境部 葉俊宏政務次長、經濟部 王美花部長、高雄市 陳其邁市長。
大會主席李嘉榮理事長與共同主席林財富教授以創新AI科技影像呈現共同致詞畫面
大會主席李嘉榮理事長表示:
我們在2023年相聚於此,不只是為了研討會,也為了驗證我們對於確保"One Water for Smart Cities"的共同承諾。在接下來的五天裡,我們將在Water for Life, Water for People, Water for Resources, 及 Water for Environment幾個面向,共同討論水及未來城市發展之間的連結。
在我們深入鑽研這個研討會將帶給我們的豐富想法、解決方案及創新之前,我要向來自世界各地慷慨的公部門與私人企業贊助商、參展者、及學者專家,表達我們衷心的感謝,因為有這樣的夥伴,讓我們能進化我們的科技,並利用創新的力量有效率地處理水相關的議題。
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6 (SDG6),期盼全世界在2030年前,全部的人都能有潔淨的水,因此水的議題日益重要。城市發展中,"One Water for Smart Cities"也是世界許多城市最迫切的挑戰之一,我們所追尋的解決方針將不只對我們現在所居住的城市產生影響,更為我們的下一代塑造城市藍圖;它提醒著我們水不只是一個工具,而是一個能創造具復原力及繁榮的城市環境的催化劑,將會推進我們前往具有永續、安全用水及水環境的未來。
共同主席林財富教授 致詞表示:
台灣在主辦這次會議,自2016年在布里斯本World Water Congress爭取開始,歷經2017年吉隆坡ASPIRE會議,終於在2018年東京World Water Congress確認主辦權。在此特別感謝IWA前任及現任會長Dianne及Tom,以及 CEO Kala及IWA同仁的支持,過程中也特別感謝CTWWA及兩位前任理事長胡南澤、郭俊銘,以及水利署賴建信署長大力協助。
前一次IWA ASPIRE會議是2019年在香港舉行,經過3年的疫情,終於在現在展開,感謝來自30幾個國家、超過1000位水專家的參加,我們有9場keynote speech、超過600篇oral及poster presentations、70多個展覽攤位,特別感謝各個主辦及協辦單位。
國際水協會主席President Tom Mollenkopf致詞表示,
全球水資源危機正在不斷升級,氣候變化、人口增長、城市化和環境破壞等因素正在給我們的水資源帶來巨大的挑戰。為了應對這些挑戰,我們需要聚集全球力量,採取行動,以確保水資源的可持續性。
首先,我們必須加強水資源管理。這包括改進用水效率,減少水污染,保護水源,以及建立適當的基礎設施,以確保每個人都能夠獲得安全的飲用水。我們需要在政府、業界和學術界之間建立更緊密的合作,以確保我們的水資源得到有效管理和保護。
其次,我們必須推動創新技術和解決方案的研發。我們生活在一個科技爆炸的時代,我們應該充分利用這些技術來改進水資源管理。從智能感知技術到水處理和循環再用技術,我們應該不斷尋找新的方法來更有效地處理和分配水資源。
最後,我們必須加強教育和意識提升。只有當我們的社會意識到水資源的重要性,才能推動政策和實踐的改變。我們應該向公眾傳達關於水資源的知識,並鼓勵大眾參與水資源管理的決策過程。
內政部吳堂安常務次長 致詞表示:
水資源管理 迎接氣候變遷衝擊
內政部為綜理國土計畫以及下水道建設之中央主管機關,從105年公布《國土計畫法》開始,明定「因應氣候變遷及追求永續發展」係國土規劃之重要目標,並且希望能夠連結與整合下水道計畫體系與各級國土計畫體系,導入與水共存的空間規劃途徑,以積極調適極端氣候達到國家永續發展之目標。
2050淨零碳排臺灣不缺席 氣候變遷危機成轉機
我國目前公共污水下水道普及率約42%,整體污水處理率已近70%,全國已完成81座污水處理廠,且推動16座公共污水處理廠再生水建設,現在每日已可供給12.35萬噸之再生水予工業及高科技產業使用,未來如16座再生水廠全部完成供應量每日可達62萬噸,約為桃園市每日平均生活用水量總和。
此外臺灣也於110年4月22日宣布加入2050淨零碳排的行列,下水道也已開啟邁向淨零之路的大門,目前已推動8座公共污水處理廠進行溫室氣體排放調查,建立碳足跡評估方法及溫室氣體申報與管理制度,逐步達到節能減碳目標,後續更規劃利用IoT等持續不斷發展的資通訊技術進行有效的設施管理、智慧防災,讓下水道朝循環經濟及智慧化之目標邁進。
前瞻創新思維 都市總合治水規劃
而在面對氣候變遷所引起都市防洪挑戰方面,積極推動都市雨水下水道系統之建構與改善,配合國土計畫法、都市計畫法、建築法及下水道法等法規,持續落實都市防洪減災,總合治水LID低衝擊開發等目標。
環境部葉俊宏政務次長 致詞表示:
臺灣的淨零排放
因應國際淨零排放趨勢及全球環境變遷各項衝擊,環保署已於今年(2023年)8月改制為環境部。包括新設「氣候變遷署」,來統籌因應氣候變遷及溫室氣體減量的工作;成立「資源循環署」統合事業廢棄物再利用管理事權、強化資源循環再利用;成立「化學物質管理署」擴大完整化學物質管理;成立「環境管理署」強化廢棄物處理設施調度與環境品質管理;成立「國家環境研究院」充實環境研究量能,提升淨零人力專業職能。
水質保護司業務亮點
本次會議聚集世界各國水領域產、官、學相關專家、企業及團體,探討、分享及交流在水環境、水質及水資源管理領域等全球水的相關議題。而我國這幾年來環境部在河川水質改善上作了很多的努力。
一、畜牧糞尿資源化:補助設置厭氧發酵設施,收集養豬及養牛廢水經過厭氧發酵後產生沼氣,經過脫硫處理後進行沼氣發電,剩餘的沼液及沼渣回到農田當作有機肥料,減少排入河川的污染,同時也減少原先廢水處理的用電,並可回收能源及氮肥的回收利用,創造畜牧產業與環境雙贏之機制。
二、加強放流水排放重金屬的管制,除加嚴放流水標準外,並搭配灌溉水質保護方案輔導事業廢水改排,改善灌溉渠道水質,保護農地避免遭受污染。
三、與學術界及產業界共同研發新興廢水處理技術,未來低耗能、低污染、低成本及可回收稀有金屬是發展的趨勢,我們已經成功開發廢水中氨氮回收、銅離子回收還原成為銅管、氫氟酸回收做成冰晶石等等技術,同時也開發出水質自動監測結合廢水處理廠各項操作參數,達到最佳操作,節省能源的浪費,達到節能減碳。
四、修正放流水標準及飲用水水質標準,未來將持續關注新興污染物在國際上的管制情況,調查國內的背景值及原物料使用狀況,評估其風險等級,增訂相關管制標準。
五、推動水環境保護,結合民眾、社區、學校及團體等組成水環境巡守隊,迄今已成立501隊(人員計1萬3,676人),以河川生態監測教育訓練,提升民眾水環境保護意識,促進全民參與並自發性關懷生活環境,協助檢舉事業違法排放廢水等。
另外還有徵收水污染防治費及維護民眾飲用水安全等,經過這些努力,以我國50條重要河川之水質為例,嚴重污染長度的比率從2011年13.2%至2021年大幅降至3.7%,也為確保公眾飲用水安全,每年抽驗自來水水質1萬件,合格率達99.62%。
經濟部王美花部長 致詞表示:
我們相聚在這個盛大的活動,不只是為了慶祝此次會議能夠順利展開,也為了我們能一同創造更好、更永續的未來的共同承諾而慶祝,我相信此次2023年國際水協會亞太地區會議匯聚了大家面對水管理及汙水處理領域最積極正面的心態、最創新的想法以及最新穎的科技技術。
水代表著生命,而要管理這項珍貴的資源不只是我們對環境的責任,也是道德義務,而且是超越國境邊界、政治分歧及文化差異的。在台灣,我們致力於促進合作關係,不只是國與國之間,甚至是全球性的合作,因為我們相信國際合作是處理現今世界所面對最複雜且迫在眉睫的議題的關鍵,透過共同的努力、分享彼此的專業及匯集資源,我們將可以為我們的下一世代打造地球永續邁出重要的一大步。
在這次的會議,我想要鼓勵各位踴躍進行縝密的討論,並且積極分享彼此的經驗,以期開創出更多處理世界水資源挑戰的解決方針。
高雄市陳其邁市長 致詞表示:
極端氣候帶來的挑戰,一年比一年嚴峻。今年三月,聯合國睽違近半世紀再次召開全球水會議(UN Water Conference),後續水資源的運用,還有賴各界攜手合作,持續檢討與推進。
在高雄,前年我們經歷百年大旱、去年降雨量創下30年來新低紀錄,但政府始終全力以赴,在經濟部水利署的支持下,高雄投入伏流水工程以及抗旱備援水井,透過水資源聯合調度及節水措施,高雄在抗旱期間仍然可維持穩定供水。
同時,市府也與水利署合作推動高屏溪流域河道疏濬補注地下水計畫,藉由在豐水期加強地下水補注、缺水期再視需求抽用。透過監測水位,高雄在汛期期間,地下水位回補超過10公尺以上,是歷年最大上升幅度。
不只是補注地下水,高雄市在2013年已超前部署,投入再生水廠的相關建設,如今已有鳳山、臨海2座再生水廠正式營運,提供再生水給工業區使用。未來還有橋頭及楠梓再生水廠陸續加入,提供再生水給台積電等高科技產業使用,讓自來水運用有更多的彈性。
再次感謝中央對高雄的支持,以及水利人員的貢獻,與高雄市府一起推動各項開源、節流、調度與備援工作,緩解旱象的衝擊,確保民生及工業用水供應無虞,讓水資源永續發展。
今年大會的主題是「One Water for Smart City」,高雄正在推動智慧城市治理,藉由整合氣象資料、路面淹水感知器、排水渠道與雨水下水道水位等即時資訊,導入電腦AI運算分析,執行水利設施更智慧化的預防操作,提供即時且更精確的水情資訊以及防汛預報,讓緊急應變指揮有更精準的決策參考,取代傳統多平台人工觀測,實現智慧化大數據管理,讓高雄往防災韌性城市邁進。
台灣樂意將我們的經驗與全世界分享,也期待高雄經驗能夠帶給各位更多的創意發想。會議之後也歡迎各位盡情暢遊在地,高雄是一個有山、有海、有河、有港口的美麗海洋城市,有美味食物還有與豐富的多元文化,當然還有最熱情的高雄市民!
今年初我國南部水庫屢傳水情告急,令人想起2021年記憶猶新的全台嚴重乾旱,根據我國氣象統計資料顯示,近10年颱風襲台次數明顯不如昔日,凸顯氣候變遷影響我國水資源欠缺的危機。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6(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 6,SDG 6)期盼在2030年前,全世界所有人都有潔淨用水可以使用,但依聯合國統計資料,全球目前仍約有20億人生活在缺水地區,22億人無安全管理的飲用水可以使用,且每年更有逾100萬人死於缺水及水污染相關疾病。世界衛生組織(WHO)更示警,2年後全球將有一半人口生活在缺水地區,顯見水資源及潔淨用水已逐漸成為國際社會共同的挑戰。
正是在這樣的全球環境危機下,原分別於1947年、1965年成立的國際供水協會(IWSA)及國際水質協會(IAWQ)正式在1999年合併為國際水協會(IWA),目前已成為全世界規模最大的水領域專業國際組織,其理事成員廣泛分布於約140個國家和地區,其宗旨在於鏈結全球水資源專家網絡,從科學、技術、創新,甚至文化、教育等多面向推動水資源永續管理的標準及方法。
而我國也以中華民國自來水協會為代表加入IWA,並成為正式會員,由理事長李嘉榮、國際事務委員會主任委員林財富教授及王根樹教授擔任會員代表。並在中華民國自來水協會積極爭取下,取得「第九屆國際水協會亞太地區會議及展覽會」在台主辦權。惟過去2年因為新冠病毒全球疫情影響,延宕至今年終於敲定於港都高雄的萬豪酒店正式實體登場。
本大會邀請世界級專家發表演講,重要演講包括:
10/23(一)
President Tom Mollenkopf國際水協會主席
主題:水行動十年-我們一定會失敗嗎?
Prof. Shane Allen Snyder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水技術首席講座教授兼執行董事
主題:在劇烈的氣候變遷中確保不同用水的安全
Prof. Chin Pao (C. P.) Huang美國德拉瓦州紐瓦克德拉瓦大學講座教授
主題:近期水淨化方面應用化學的例子
10/24(二)
Prof. Yoshihiko Matsui北海道大學教授
主題:飲用水品質監管中的農藥和揮發性化合物:化學混合物和間接暴露評估
Prof. Min Yang 楊敏 教授,中國科學院生態環境研究中心教授
主題:飲用水水質標準制定風險評估
Prof. Ching-Hua Huang 黃京華 教授,美國喬治亞州亞特蘭大喬治亞理工學院土木與環境工程學院特尼普西德家族講座教授
主題:用於消毒和去污的氧化水處理:尋找替代氧化劑並拓寬化學知識及應用
10/25(三)
Prof. Seungkwan (SK) Hong高麗大學土木、環境與建築工程學院教授
主題:推動海水淡化技術:從海水淡化到超純水生產
Prof. William Mitch史丹佛大學土木與環境工程系教授
主題:從線性到循環的城市水循環:從棄置到資源回收
Prof. Shang-Lien Lo 駱尚廉 教授,臺灣大學環境工程研究所特聘教授
主題:氣候適應性城市關係:食物-水-能源關係運行與台灣城市生活實驗室
IWA召開的亞太地區會議及展覽會自2005年起就固定隔年舉辦一次,並由亞太地區10餘個會員國輪流爭取主辦,期許能以亞洲為中心,聚集全球水領域學者專家或相關團體,針對水資源及水質處理等實際問題進行探討與經驗交流,也是亞太地區最重要的水資源國際盛會。本次「第九屆國際水協會亞太地區會議及展覽會」於2023年10月22日至26日隆重登場於高雄萬豪酒店,有來自世界30餘國、超過1000位水領域專家出席會議與展覽,並參與發表超過500篇論文與演講,探討主題聚焦在氣候變遷、綠色水科技、新興水汙染物、水處理與再生循環、水資源管理、數位水務、水與淨零最新熱門主題,主辦單位也誠摯邀請關注相關領域發展趨勢的相關人員、團體共襄盛舉。
最後,我要深深感謝大家的出席,我們共同的努力將有潛力重新定義水的管理與城市發展之間的未來,讓我們因我們所面臨的挑戰而持續創新,持續解決問題,讓我們團結起來為我們的城市、我們的地球,共同追尋永續發展。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