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台灣歷史最悠久的廟宇之一--唭哩岸慈生宮

文字-A A +A

北台灣歷史最悠久的廟宇之一—唭哩岸慈生宮

  慈生宮奉祀五穀先帝為主神,副祀玉皇大帝、文昌帝君、關聖帝君、開漳聖王、太上道祖、呂仙祖、土地公、土地婆、中壇元帥、太陽星君、虎爺公、虎爺婆,請帝公和諸菩薩神明的保祐,讓唭哩岸的住民可以安居樂業。

 

  蘊藏豐沛歷史文化資產之慈生宫—根據慈生宮的書面資料表示,大規模開闢始於明末清初,原是唭哩岸社平埔族人居住的唭哩岸地方,康熙末年,為福建省漳、泉二府移民在臺北平原農業的開發地。相傳 明永曆23年,由漳州、同安二縣居民一起建造(舊名:五谷先帝廟),是北台灣歷史最悠久的寺廟之一。

以慈生宮為發展中心的唭哩岸街在清乾隆年間已成淡北早期的街道,且位居淡北古道,清代船隻可由清水圳行駛至唭哩岸,淡水鐵路未在唭哩岸的海防厝,是當時重要貨物集地。日治時期, 設驛站、北淡公路改道、河川淤塞等交通不便因素,加上官署設在士林,且日本人重視溫泉休閒業,因此商業逐漸往新北投地區發展, 唭哩岸地方遂日漸式微。

水、陸交通是唭哩岸地方由興而衰的重要因素,沉寂落寞的唭哩岸一度成為歷史名詞。唭哩岸的信仰中心一慈生宮,今限於巷弄間,隨社會經濟變遷、生活型態改變等因素影響,廟宇的影響圈已縮小。期盼現在方便的捷運淡水線,加上唭哩岸地名的恢復,與地方熱心人士努力下,唭哩岸能再次繁榮,而蘊藏豐沛歷史文化資產之慈生宫也能風華再現。

 

北投唭哩岸慈生宮正面 圖:趙子瑩攝影

  請媽祖回娘家的故事—慈生宮的廟祝楊文榥說關渡宮的二媽,一開始是屬於慈生宮,因為1881年發生地震,所以先將媽祖請到關渡宮去,後來因為關渡比較靠海就讓原本的媽祖到關渡宮做二媽,所以慈生宮有媽祖回娘家的慶典,在每年的正月十六日,由擲筊來選出正副爐主,和多位頭家人等,以盛大的獅鎮、鑼鼓八音,前往關渡宮迎接關渡宮二媽金身回慈生宮娘家,再會同先帝公等眾神尊,出巡遶境唭哩岸地區,祈求所到之處合境平安,男女信眾喜樂吉祥。

關渡二媽的來歷,是自海上漂流而來的神像,士林北投一帶的說法,在一次的颱風天河水暴漲之後,唭哩岸的農夫於五分港邊的農田雜草堆裡發現的。該農夫起先以為是漂流木,後來走近將祂翻面一看,才赫然發現是一尊媽祖神像。於是召集附近的居民,趕緊將神像撈起。由於鄰近的廟宇都是規模不大的土地公廟,所以才安奉於唭哩岸街慈生宮五榖先帝廟中。之後慈生宮要整修廟宇,媽祖遂寄祀於關渡宮內。直到慈生宮重新落成之時,信徒欲將神像請回供奉,但是媽祖卻指示要留在媽祖廟顧海口,就成了關渡宮內的媽祖。 

慈生宮廟祝:楊文榥 圖:趙子瑩攝影

到北投唭哩岸慈生宮只要捷運就能到—搭乘捷運淡水線至唭哩岸站,沿西安街二段轉279巷後左轉即可到慈生宮,路程簡單不複雜,只要捷運就可以到北投唭哩岸慈生宮,不但不會塞車,也不會迷路,是一個好選擇,當然開車騎車都能到,循承德路七段近大同電子處即可見到廟宇牌坊,續行後即可到達慈生宮。慈生宮附近有摘星樓旋轉景觀餐廳,也就是台北的焚化爐頂樓,距離北投唭哩岸慈生宮只有15分鐘的路程,摘星樓旋轉景觀餐廳也是北投一個特別的景點,旁邊還有游泳池,只要是北投唭哩岸的居民持有效證件,就可以免費入場,是喜歡游泳的福音,游泳池內還有溫水池跟兒童池,浮板、漂浮墊,蛙鞋、大蛙鏡裡面都有供應,不用擔心小朋友無聊或是不會游泳,大人也可以待在溫水池裡面有按摩的水柱,待上半天是放鬆的好去處。

FB留言板

PeoPo 討論區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

  • 文章屬於開放討論空間,回應文章的議題與內容不代表本站的立場
  • 於明知不實或過度謾罵之言論,本站及文章撰寫者保留刪除權
  • 請勿留下身份證字號、住址等個人隱私資料,以免遭人盜用,本站不負管理之責
  • 回應禁止使用HTML語法
0

加入時間: 2023.10.04

趙妹

加入時間: 2023.10.04
3則報導
0則影音
0則OnTV

作者其他報導

台灣女子壘球之星--黑美人姜婷恩

2023-11-01
瀏覽:
7,384
推:
0
回應:
0

2023/10/11淡水捷運2號出口廣場168幸福市集-柴物語

2023-10-25
瀏覽:
2,405
推:
0
回應:
0

北台灣歷史最悠久的廟宇之一--唭哩岸慈生宮

搜尋表單

目前累積了189,087篇報導,共12,911位公民記者

目前累積了189,087篇報導

12,911位公民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