坎昆場外花絮:NGO空間 緊縮後放鬆
圖/坎昆談判的最後一天,青年團體在談判會場外以呼口號方式,呼籲各國代表重視下一代的生存權(張楊乾攝)
文/黃琳筠、洪小涵(低碳生活部落格寫手,政大外交所國關組碩士班學生)
(離表定談判結束時間,還有半個小時)
今年在墨西哥坎昆進行的氣候變遷締約國大會(COP16),非政府組織(NGO)因墨西哥政府刻意防止重演去年哥本哈根會議衝突的情況,在參與人數、活動空間與串連上,與往年相較都受到許多阻礙與限制。
氣候正義 靠NGO撐腰
NGO在環境氣候議題上的串連與活動,一直是全球市民社會最能發揮影響力的場域,從《京都議定書開始》,NGO在議題的設定與影響力上都有著不錯的表現,也發揮極大的力量支援小島國家與低碳發展國家與大國談判。然而,相較於去年的哥本哈根會議,幾乎讓所有註冊的NGO申請參加的名額全數通過,墨西哥政府今年大幅限縮NGO的參與會議人數。
而在本次坎昆會議開始之前不少人就已經預測,墨西哥政府有艦於去年人滿為患的教訓,勢將採取嚴格限縮的方式,讓衝突可能性降到最低。而果不其然,光在場地的安排與人數的限制上,墨西哥政府都達到了分散NGO力量的目的。
南北NGO 壁壘分明
再者,此次周邊NGO彼此的活動串連,也不如以往氣候會議成功,其原因則指向南北國家NGO的心結問題。從這次NGO周邊會議的議程遲遲不公佈,主要是因為墨西哥NGO想要脫離北方國家安排議程的掌控;許多北方國家NGO抱怨墨西哥NGO想要自立門戶,不想受到北方國家NGO的支配與使喚,因此決定在活動上將要分頭進行。然而,如此便分散了活動的能量匯集,使得本次坎昆的示威或遊行,其影響結果的顯得相當薄弱。此外,墨西哥當地的NGO有許多自己的活動,如Climate change Village裡面所有的資料與演講全是用西班牙文介紹,此外農民之路亦全場用西文演講、報導,對於與北方國家間NGO的合作與串連,實難看到有效的成果。
主辦國家墨西哥對於這種情境也直言不諱,墨西哥環境與自然資源政策部長里歐(Antonio Diaz-de-León)就說,墨西哥政府這次刻意的把NGO 場邊會議與活動會場安排在離主會場 Moon Palace有20分鐘之遙的路程Cancun Mess,為的是保障主會場內談判的順利。他指出,上一屆的哥本哈根會議確實受到場外NGO活動的干擾,有鑑於此,墨西哥政府希望這次坎昆會議可以代表們專心處理氣候變遷的問題,而不必擔心場外的抗議活動。
然而這樣的作法,卻也讓國家正式代表團的官員們產生諸多不便而有所怨言。印尼森林部代表瑞司塔諾(Ristianto)就說,代表們在Moon Palace開完會,若想要轉到Cancun Mess參加周邊會,得搭接駁車,然而又回到Moon Palace,來來回回一天之內光是搭車往返的路程,就要花掉一兩個小時。
人數不如預期 限制也放寬
但隨著最後實際與會的人數不如預期的多,今年原預期的許多限制也逐步放寬。總體而言,NGO這次的活動情況,一如預期地受到墨西哥政府的限制,也使得NGO無法團結其能力,甚至出現了個別舉行示威遊行等活動,此外,南北國家NGO在議題的重視上的不同,也使得此次利用議題串連NGO去影響談判的結果失敗,這也為NGO在下一屆在南非參與COP17的未來情況蒙上一層陰影。
以下是今年幾個氣候會談場外的會談:
Klima Forum 氣候論壇
是往年在場外的重要氣候論壇,雖然不屬於官方的周邊會議(side events),卻往往有重量級人物出現,展現出和主會場分庭抗禮的氣勢。但今年卻被刻意地安排在距離主要談判會場遙遠的露營區,離市區不但需要花上一小時以上的車程,途中還必須轉車,萬一參與者不黯西班牙語或不熟悉當地地形,大把時間就會被浪費在交通轉車上,而進入會場的聯外小徑被樹叢圍繞,完全沒有任何清楚的標示,一直要下車走到會場入口才知道,原來這裡有一場重要的論壇活動。論壇內容的安排也較為鬆散,因為交通不便的緣故,參與的人顯得相當少,主要還是由各個來發表的NGO一起參與,對當地大眾所發揮的影響力十分有限。
Climate Change Village(Villa de Cambio Climático) 氣候變遷村
為今年坎昆首創,由墨西哥政府所蓋的戶外大型博覽會,會場位在離市中心約7.5公里的大馬路旁,離官方會場亦相當遠,由數個白色大帳篷所搭成,會場主要分為五大塊,分別是地球的真相(La neta del planeta)、綠色論壇(Foro Verde)、感受墨西哥(Museo mexico en tus sentidos)、主舞台(Foro Magno)、展覽場館(Pabellón de exposiciones)。
地球的真相:就像是一個小型綠色博物館,主要為互動式展覽,介紹地球能源的來源、發電的種類、生物多樣性,有電腦遊戲計算你日常生活的碳足跡等等,絕大多數都是當地的家長帶著孩子來參觀,有如一場為孩子設計的戶外教學。
綠色論壇:每天每個時段皆安排不同的講者,主題多為能源和生態環境相關議題。
感受墨西哥:以照片、影片的方式讓參觀者了解墨西哥文化。
主舞台:每天皆有以抗氣候變遷為主題的音樂團體表演,以音樂表達對氣候的關懷。
展覽場館:展出環境相關的科技產業及新技術,由各家廠商設攤。
值得注意的是和其他論壇不同的是,這裡不論是展覽、節目介紹或是演講,完完全全都使用西班牙語,講者也是以當地為主,可以說氣候變遷村就是當地民眾參與的主要重點,儘管使用西班牙語使得墨西哥或拉美民眾可以更輕鬆地參與,但相反地也讓前來的外國人較難融入。
與去年相較,今年的坎昆會議顯得多了點混亂緩慢的步調,在會場外抗議的人雖然不多,但墨西哥當局在全城佈署拿著衝鋒槍的武裝警察,甚至還出動軍隊待命,我們看不到太多拉美民眾對此次會議的關心,只感受到各個街角都有警察嚴陣以待,隨時要防止任何可能的脫序發生,來參與談判的外國代表一走進會場,就彷彿被與NGO和當地民眾隔絕開來,但這樣隔絕的結果,是否就能產出讓全人類滿意的方案,讓我們拭目以待。
作者簡介
黃琳筠,政治大學外交學系研究所國際關係組碩士生。曾為財團法人國際合作發展基金會海外長期志工,於尼加拉瓜擔任華語教學工作,因中南美的生活經驗,在氣候變遷議題上,特別關注氣候正義及糧食安全問題。
洪小涵,國立政治大學外交所國關組研究生,因選讀國際環境政治課程進而參與2010年12月在墨西哥坎昆召開的氣候變遷締約國會議,親身參與觀察COP16周邊與當地各樣會議與活動,關注於NGO在環境議題上的參與、森林與海洋碳匯問題。
【延伸閱讀】
《坎昆氣候會議:透明化要求 考驗公約可信度》林子倫 10-Dec-10 低碳生活部落格
《坎昆氣候會議:冷得半死 還在談判抗暖化?》張楊乾 10-Dec-10 低碳生活部落格
《坎昆氣候會議:命定坎坷的氣候談判?》譚偉恩 10-Dec-10 低碳生活部落格
《坎昆場外花絮:民間團體 呼喚氣候正義》梁守道 9-Dec-10 低碳生活部落格
《坎昆場外花絮:海洋日 籲全球減碳救大海》洪小涵 9-Dec-10 低碳生活部落格
《坎昆氣候會議:史上首次 台官員進氣候公約會場辦邊會》張楊乾 8-Dec-10 低碳生活部落格
《坎昆氣候會議:部長級會議開幕 談判攻防升溫》楊曼瑜 8-Dec-10 低碳生活部落格
《坎昆氣候會議:緩不濟急的坎昆談判》譚偉恩 7-Dec-10 低碳生活部落格
《http://lowestc.blogspot.com/2010/12/blog-post_2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