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語走讀楊梅富岡 品味仙草瞭解客家文化onTV

嵌入:
文字-A A +A

【記者吳翊羚、林書羽/桃園市報導】富岡是一個深植客家文化的小鎮,隨著外來人口的遷入,客家文化漸漸沈寂。因此富富・小山岡團隊培育客家人成為走讀導覽員,用客家語帶領遊客認識在地特色店家、說故事、玩小遊戲。除此之外,客家文化的重要作物-仙草,也是富岡在地重要的休閒觀光產業作物,富富・小山岡盼透過在地食農教育體驗,栽培、製作仙草、仙草染⋯⋯等活動,讓大眾認識仙草並了解它的用途,使在地的特色,和客家文化永續下去。

↑富富・小山崗與客家委員會合作舉辦富岡客語導覽活動,參與活動成員與長輩們於富富・小山崗創生基地合影。照片來源/富富・小山崗臉書

桃園的楊梅富岡早期名為客家話的「伯公岡」,1929年設立了伯公岡驛,也是現今的富岡車站,當時的富岡就像台北的大稻埕一樣熱鬧,附近的觀音、湖口等地,都會把稻米送到富岡,再透過鐵路運輸到台灣各地,是個非常重要的集散中心,同時也是個傳統的客家庄。二十世紀末,十大建設實施後,鐵路的運輸漸漸被取代,富岡車站也因此沒落。

「富富・小山岡創生基地」於2020年由傅佩芸所建立,鄰近於富岡火車站,是個提供休憩、展覽,且開放式的空間,期許能夠運用這個老宅復甦富岡的地方特色以及客家文化。在傅佩芸的邀約下,也吸引了當地青年劉昌飛和張博舜加入團隊,為富岡的創生盡一份心。

老屋擦澡工 年輕力量啟動在地文化空間

2020年,畢業於中原大學建築系的富岡在地人傅佩芸回鄉後,看到這些陳年已久的老房子不禁感慨了起來,希望可以將它們和當地的人情味一同保留下來,因此激起了她想建立一間創生基地的念頭。傅佩芸認為若是找一般的房子作為基地有點可惜,覺得老房子比較有創生的意義,尋尋覓覓了一個多月後,剛好在與一位小吃店老闆娘聊天的過程中,找到了機會。有間半廢棄的中國時報派報社,大家都稱屋主為鄒媽媽,她長期住在兒子家不常回來,在此機緣下,傅佩芸詢問鄒媽媽是否能夠租下這個老房子,並以年輕的方式整理起來,變成在地的文化空間,鄒媽媽直接二話不說一口答應。

傅佩芸用「以修代租」的方式和鄒媽媽簽訂了五年的合約,並在網路中宣傳「老屋擦澡工」的活動,招募有興趣修繕老屋的民眾一同參與其中,在熱情招募之下,吸引了全台共兩、三百人前來幫忙清運、觀摩老屋的翻新過程。當中也有很多在地的師傅願意協助漆油漆、修屋瓦,和漏水問題,花費了將近一個月的時間,清運了三到四台大型的垃圾車,成立了「富富・小山岡創生基地」,曾擔任成功大學客語社社長的富岡在地人成員張博舜也是因參與了老屋擦澡工的活動,享受與地方青年一起努力的過程,隨後便加入了這個團隊。

張博舜表示當地很多社區發展協會,但年齡組成較高齡,較無法吸引年輕人參與這些地方事務,但富富・小山岡的成立,舉辦了很多體驗活動、導覽開啟了一個與地方對話的空間,成為文化與資訊的交流站,也讓年輕人能夠紮根在地。

客語走讀、仙草體驗 重現客家文化生命力

富岡早期是一個客家庄,每家每戶都是用客家語在交談,由於閩南人、外省人⋯⋯等等外來人口移入,漸漸地長輩就不常對年輕人講客家話,張博舜說:「語言是文化中很重要的一個元素,失去這個語言就像變成一個空殼。」因此他想到可以發展客語走讀,培育當地客家人作為走讀的導覽員,導覽過程中,會帶領民眾認識特色店家,以及安排活動的體驗,像是在中藥行包藥包,並搭配小遊戲講解歷史故事,進行跨世代的對話。

透過先前舉辦過的各式活動,邀請到許多參與者加入客語走讀導覽員的培訓,培育過程,富富・小山岡團隊會分走讀主題,例如:鐵路、埤塘、信仰⋯⋯等等,根據不同客群安排適合的行程,並邀請擁有走讀經驗的耆老和導覽員們討論要如何和民眾分享及產生互動。而每年的培訓結業典禮,富富・小山岡也舉辦了一個正式的儀式,請耆老頒發證書給導覽員們,給予他們信心,直至目前,已培育了二十幾位客語走讀導覽員。

仙草為客家人生活中的重要作物,也是用來與稻米輪作的作物,張博舜說:「政府不斷的在推廣仙草嘉年華,但仙草不只有觀光的用意,我希望可以起到一個教育或體驗的作用。」從一開始,他們先帶著青年夥伴做一些仙草體驗,例如:種仙草、做仙草茶包、做仙草蛋糕、湯圓等食物,隨後也實行了食農教育的課程,推動「食農教育推廣計畫-仙草計畫」,教導小學生如何用仙草製作成各式佳餚,張博舜表示當看到學生們吃到仙草湯圓或是看到仙草花的激動反應,感到很有意義。

富岡鐵路藝術節 竹藝傳承與新生

從13歲做到86歲的竹藝國寶級師傅戴阿爐主要是製作竹製家具,傅佩芸聘請了戴阿爐在富岡開設竹編課程,讓在地人認識傳統技藝。除此之外,也透過粉絲專頁幫他接洽展覽的邀約。2022年,桃園市政府與富富・小山岡合作,邀請他們參與桃園富岡鐵道藝術節的展覽,透過地方街區人文故事,以「地方職人、返鄉青年、在地老店」三大主題呈現,張博舜想到當地有位知名的竹藝師戴阿爐,可以製作具備當地特色的竹展架,由在地人物帶領大家認識富岡。不過對於一個快退休的竹藝師傅來說,沒有信心能夠做好,但透過張博舜不斷的鼓勵和溝通,最後戴阿爐師傅終於同意了他的請求。

同為富富・小山岡成員的劉昌飛,是「飛竹眼鏡」的創辦人,從小在富岡長大的他,家裡附近有片竹林,此外,他熱愛打籃球,但患有乾眼症戴不住隱形眼鏡,因此激發了他使用竹子輕盈、透氣的特性製作出竹製眼鏡。在戴阿爐籌備作品的過程中,劉昌飛擔任顧問,與戴阿爐師傅溝通竹子要喬成什麼角度、彎度,製作出成品,而這個作品也成了戴阿爐在退休前的最後之作。張博舜表示因為這個作品,讓更多人認識戴阿爐師傅。


↑地方青年協助楊梅富岡社區長照機構的長輩們在卡片寫上祝福語。攝影/林書羽


↑青年協助長輩以熱熔膠將花朵與植物黏上花圈裝飾。攝影/林書羽


↑長輩高興的和志工分享花圈完成品。攝影/林書羽


↑長輩與花圈完成品合影。攝影/林書羽

敘說在地故事 凝聚地方意識

張博舜點出每個地方都有口耳相傳,但未被記錄的故事,因此張博舜在加入富富・小山岡後,第一件事就是做田野調查,把先前被淡忘的事情記錄下來,成立了《富岡報》,而富岡是客家鐵道生活圈,所以他們會到客家市街、鐵道倉庫、碾米廠,與各生活機能店家進行田野調查,讓在地人有機會說說地方故事、認識家鄉。一開始,有些民眾會不曉得有什麼故事能分享,也不認為自己的故事有何特別,但透過團隊的行動,讓他們看到團隊正在做事、試圖振興富岡,慢慢地感動到了民眾,才收集到了更多的店家、特色故事。「我覺得這對他們會產生信心和光榮感,因為帶出了有趣的生活讓大家聽到。」張博舜說道。

此外,張博舜表示都市工作機會多,年輕人口外移的問題,所以舉辦了青年交流協會,希望年輕人能夠有更多討論的機會跟空間,張博舜表示一切還是要回到青年本身,因為還是許多青年很迷茫、不曉得自己適合什麼,所以其實舉辦活動都是種方式,不管是客家走讀,還是食農教育,都是讓年輕人體驗,希望他們能夠透過實際參與產生靈感、找到方向。

富富・小山岡積極地於旅展,以及網路平台推廣富岡的活動,張博舜說:「希望能打造出慢活的感覺,吸引更多民眾開在地小店、或是對外將富岡推廣出去、被更多人看見,提到富岡不是只有想到台東的富岡,還有桃園楊梅的富岡。」

採訪側記:

這次在採訪富富・小山岡的執行長張博舜前,我們參與了富富・小山岡舉辦於楊梅富岡長照機構的「青年服務在富岡_阿公阿婆動起來」活動,他們邀請了在地人擔任活動的老師,除了有社會人士,還有大學和高中生,帶著年長者們唱歌、做花圈、製作彩鹽瓶。在過程中,每位參與者都非常有耐心地幫助、鼓勵年長者,讓他們在享受活動的同時也為自己感到光榮。除此之外,也能聽到大家彼此之間都用當地的母語「客家話」聊天,可感受到每位青年和長輩們對客家文化尊重,對外地人的我們來說是非常難能可貴。

FB留言板

PeoPo 討論區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

  • 文章屬於開放討論空間,回應文章的議題與內容不代表本站的立場
  • 於明知不實或過度謾罵之言論,本站及文章撰寫者保留刪除權
  • 請勿留下身份證字號、住址等個人隱私資料,以免遭人盜用,本站不負管理之責
  • 回應禁止使用HTML語法
3

加入時間: 2007.04.03

輔大生命力新聞

加入時間: 2007.04.03
4,166則報導
2,271則影音
708則OnTV

誰推薦本新聞

作者其他報導

2:02

教人重做遺失婚戒 何宣螢用金工保存回憶

2024-04-19
瀏覽:
3,247
推:
1
回應:
0
2:08

劉啟葦返鄉 用水簾溫室 立體化種香菇

2024-04-17
瀏覽:
4,985
推:
2
回應:
0
2:48

辦詩報、做廣播 府城舊冊店守護台語文學

2024-04-15
瀏覽:
4,093
推:
2
回應:
0
1:49

女同志出國生子 盼台灣開放同婚人工生殖

2024-04-10
瀏覽:
5,176
推:
2
回應:
1
3:10

李子銘用三種好菌 養無毒魚蝦

2024-04-08
瀏覽:
5,935
推:
1
回應:
0
2:23

不老棒球 八十歲球員揮出新人生

2024-04-05
瀏覽:
17,438
推:
47
回應:
0
1:56

林口有機村 種給自己吃的有機蔬菜

2024-04-03
瀏覽:
8,389
推:
0
回應:
0
1:43

輝耀有機農園 打造社區菜市場

2024-04-01
瀏覽:
7,417
推:
2
回應:
0
2:54

茂林牧場的友善雞蛋 快樂的雞生快樂的蛋

2024-03-29
瀏覽:
5,731
推:
0
回應:
0
3:00

排灣族夫妻翻新琉璃珠 荷蘭人越洋來觀賞

2024-03-25
瀏覽:
6,508
推:
0
回應:
0

客語走讀楊梅富岡 品味仙草瞭解客家文化

搜尋表單

目前累積了187,194篇報導,共12,817位公民記者

目前累積了187,194篇報導

12,817位公民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