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TE1.
這一位是我媽媽
這是我一歲的時候那時候
那時候我們在小操場上
我媽媽就帶著我去那邊
我那時候剛開始學步所以就推著一個雞公車
OS1.
今年快七十歲的郭仲琦
小時候在眷村生活的回憶
成為她導覽的泉源
她是中心新村的導覽志工
小時候在這裡長大的原居民
BITE2.
這邊這個就是講到我小時候故事
這個展廣場就是就是仿當時的那個小操場
你看這邊就有畫了跳房子
那時候就在操場上跳房子啊跳橡皮筋啊
那有時候辦家家酒
反正小朋友就是發揮想像力
所以我們小時候雖然沒有很多錢去買玩具
但是很有想像力
OS2.
對外來觀光客而言
村子裡的每條路都稱之為參觀動線
但對郭仲琦而言
每一步都是生活
BITE3.
這個其實是我們童年生活的回憶
也是一個等於是臺灣的一個歷史
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因為如果沒有把村子保存起來的話
這些事情只能在我們的記憶裡面
就沒有實物可以呈現給年輕的一代
尤其是沒有沒有來參觀過眷村
或沒有住過眷村的人
他們不瞭解眷村是什麼樣子
那我們就是保留下來以後
他們就可以看到
而我事實上
我自己是在美國住了二十幾年以後回來
那我為什麼會來這裡當志工
就是當我看到他們做這些事情
然後我以前的家在這裡的時候
我覺得我有這個義務
來把我們這一部分的故事告訴大家
台北市文山社大公民新聞社
公民記者 陳宜玲/台北北投報導
PeoPo 討論區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