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凡音色、非常唱出」非非藝術團隊從歌樂藝術奠基,為新生代音樂教育萌芽!

嵌入:
文字-A A +A

【記者周厚賢/員林報導】

一場由庭芳慈善關懷協會主辦的「讓世界充滿愛」聯合音樂會,於溫馨五月的假日午後在彰化縣員林演藝廳集結彰化縣聯興國小、橋頭國小、內安國小及南投縣光榮國小四校的合唱音樂社團與非非藝術團隊的優美歌聲中畫下完美句點。滿場觀眾對非非團員將經典歌曲精采絕倫的唱作予以熱烈掌聲肯定之際,甚多觀賞者第一次聽到這群以絕美聲樂所唱出中西名曲的非非藝術團隊多感好奇,想了解為何能唱出專業聲樂的歌曲,且又能默契十足地隨著節拍展露曼妙的肢體語言,是如何組團並能深入人心的展露光芒?

▲非非藝術團隊演出的核心宗旨就是希望每首歌曲都能帶給觀眾有著感動的溫度,而能得到滿滿肯定的反饋。(圖/記者周厚賢攝)

「我們非非藝術團隊成員都是音樂系出身且多是國中小音樂老師或專業的音域藝術表演者」藝術總監詹怡嘉教授表示,任職台中教育大學的她為了讓所教過的學生都能有學以致用的舞台,所以組成非非藝術團隊將每一人所具備樂器及聲樂的才能轉換成表演藝術的能量,從音樂廳到學校到老人安養中心,帶給不同年紀、不同環境的民眾聽好歌與欣賞好音樂的機會。然而回到這個國內特別的藝術團隊本質,詹總監說,非非其實就是一個完全想要回復音樂原貌的一個團體,是以核心宗旨就是希望每首歌曲都能帶給觀眾有著感動的溫度,讓團員們的音樂與歌聲成為他們有著歡喜、有著希望的最好調適。

▲一場由庭芳慈善關懷協會推動的「庭芳美好年年音樂培育計畫」,由非非藝術團隊以半年的時間訓練予整合幫助了四所國校的小朋友首次站在大舞台發表音樂歌唱。(圖/記者周厚賢攝)

說起非非藝術隊的命名由來,詹總監詮釋「非非」源自「非非主義詩歌運動」,為中國新詩史上的傳奇流派,以其創造力和先鋒姿態聞名。非非藝術團隊期許能落實非非精神,以獨創的音樂活力,忠實還原歌曲當中的真實生命,實踐對歌樂藝術的熱情和愛。是以從創團以來在每一次受邀演出前,團隊以滿滿藝術活力與創意位想要唱出的歌曲賦予聲韻巧妙的變化及肢體柔美的舞動,讓觀賞者感動於國內竟有比擬歐洲傳統歌劇或美國百老匯現代劇的質感創作,而對台上音樂人的表演者予以高度的評價與掌聲。

▲團員來自全國各地科班出身的音樂老師及表演者,優美的演唱讓觀眾給予高度的激賞予評價。(圖/記者周厚賢攝)

 

FB留言板

PeoPo 討論區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

  • 文章屬於開放討論空間,回應文章的議題與內容不代表本站的立場
  • 於明知不實或過度謾罵之言論,本站及文章撰寫者保留刪除權
  • 請勿留下身份證字號、住址等個人隱私資料,以免遭人盜用,本站不負管理之責
  • 回應禁止使用HTML語法
0

加入時間: 2019.08.12

周厚賢

加入時間: 2019.08.12
1,404則報導
1,297則影音
2則OnTV

作者其他報導

「非凡音色、非常唱出」非非藝術團隊從歌樂藝術奠基,為新生代音樂教育萌芽!

搜尋表單

目前累積了188,717篇報導,共12,890位公民記者

目前累積了188,717篇報導

12,890位公民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