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子樂讀 同享天倫

嵌入:
文字-A A +A

旁白:位於台北市萬華區的「剝皮寮」老街,是現今台北市在歷史、文化上都相當珍貴一塊區域,因為它不只保留了清代時期的獨有樣貌,更留有日治時期的牌樓厝建築。然而許多人不知道的是,在九〇年代末期,剝皮寮竟差一點被拆除徵收。

 

導覽員劉嘉勇:剝皮寮,台語絕對就是說艋舺說放炮寮,啊如果新台北腔,像是大稻埕那邊的就叫放皮寮,阿宜蘭人那邊就叫剝皮寮

 

旁白:剝皮寮的歷史最早可追溯至1799年的清代地契,據說此地曾以「福皮寮」、「福地寮」作為地名,至日治時期改稱為「北皮寮街」,後因為諧音的緣故而成為今日的「剝皮寮」。有意思的是,剝皮寮的保存其實並非有意,在日治時期末期,日本政府原先計畫將剝皮寮劃入老松國小的預定地,然而最終並未改建成功,這才倖存至戰後。

 

導覽員劉嘉勇:因為福這個字,在臺灣 在閩南話本來就可以念成「剝」,本來就可以 在福建還有地名到現在什麼福啊?就是讀作「剝」,他在音韻上也可以解釋得通,她本來就會這樣念 所以什麼剝樹皮,剝動物的皮,剝牛皮,因為不止我這樣認為,還有建築系的教授從歷史的產業去看 這裡完全沒有剝樹皮的行業 也沒有剝牛皮的行業,統統沒有,所以我個人的看法 它本來就是福字 就念「剝」。

 

旁白:至九〇年代末期,剝皮寮再次面臨被拆除的命運,後經文化界人士的共同努力,讓剝皮寮不但獲得保存,更透過系列活動,試圖為老街注入新能量,經過長達6年的整修,2009年重新開放的剝皮寮,已成為萬華區富有歷史韻味的特色老街。

 

記者巫昌龍/台北報導

FB留言板

PeoPo 討論區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

  • 文章屬於開放討論空間,回應文章的議題與內容不代表本站的立場
  • 於明知不實或過度謾罵之言論,本站及文章撰寫者保留刪除權
  • 請勿留下身份證字號、住址等個人隱私資料,以免遭人盜用,本站不負管理之責
  • 回應禁止使用HTML語法
1

加入時間: 2014.10.09

政戰新聞

加入時間: 2014.10.09
450則報導
443則影音
115則OnTV

誰推薦本新聞

作者其他報導

1:48

大安杜鵑花季 迎接花海盛宴

2024-06-16
瀏覽:
2,878
推:
0
回應:
0
1:35

優席夫 土地的創作者

2024-06-16
瀏覽:
2,772
推:
1
回應:
0
2:11

剝皮寮歷史街區大揭秘

2024-06-16
瀏覽:
2,520
推:
1
回應:
0
2:25

職籃產業夯 球隊社群經營解密

2024-06-16
瀏覽:
4,149
推:
0
回應:
0
2:03

比賽激情幕後 轉播台工作解密

2024-06-16
瀏覽:
2,429
推:
0
回應:
0
1:35

廢玻璃容器 回收循環再利用

2024-06-16
瀏覽:
3,596
推:
0
回應:
0
1:35

漫畫家梁紹先 用漫畫推廣國防

2024-06-16
瀏覽:
4,291
推:
85
回應:
0
1:39

孫立人將軍官邸 轉型再現風華

2024-06-16
瀏覽:
3,389
推:
0
回應:
0
1:31

大甲媽祖遶境 信徒湧入朝聖

2024-06-16
瀏覽:
2,421
推:
0
回應:
0
1:56

響應知識環保 書店協力做愛心

2024-03-20
瀏覽:
21,172
推:
160
回應:
0

親子樂讀 同享天倫

搜尋表單

目前累積了188,954篇報導,共12,906位公民記者

目前累積了188,954篇報導

12,906位公民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