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廢處理妙方 廢漁網滑麗變身

嵌入:
文字-A A +A

標一:海廢問題難解 塑膠漁廢傷害甚鉅

NS 

廣闊的藍色海洋美的令人動心,但這風光的海面下,卻是另一番不同的風景,潛入水下盡收眼底的盡是各種海洋廢棄物,包括塑膠製品、漁網漁具等,然而部分海廢則漂浮於海面上,嚴重汙染海洋生態,也影響海洋容貌。我們來到基隆八斗子港口邊,垃圾數不勝數,寶特瓶、塑膠袋、保麗龍等等海漂垃圾,堆積在整個漁船旁,美麗大海遭遇的衝擊,是對海洋生物的危害,最終更對人類造成威脅。

 

BITE

目前已知海洋廢棄物最大宗,不管是重量、個數、體積來看的話,通常都是塑膠類的製品為最大宗,但是如果以體積來看的話,可能會是漁業廢棄物,因為漁業廢棄物,像浮球或是漁網,它本身的體積會比較大這樣子。

 

STAND

這裡是位於基隆市的八斗子漁港,在港口邊有許多海飄垃圾,根據統計全台一年的海廢量多達650噸,為了省去人力,有效攔截垃圾,現在有了全新發明。

 

標二:塑膠海廢的剋星 海洋吸塵器出動

OS

在港口邊有台正在行駛的小型船體,它是湛藍海洋聯盟所研發的秘密武器「湛鬥機」,經由輸送帶將塑膠垃圾,如同電扶梯般運送到後方的藍色收集籃,與新北環保局合作,運用這項全新技術,來有效終結海漂垃圾。

 

BITE

一代是我們在2019年的時候,放在基隆的八斗子漁港,它是一個固定式的湛鬥機,但是在夏天的時候,就收的狀況不錯,可是因為台灣受到季風的影響,到了吹東北季風的時候,我們收到的垃圾就很少。

 

OS
目前第三代的湛鬥機搭載5G通訊技術和衛星定位,最遠能到5公里清除垃圾,但也有侷限性。

 

BITE

後來因為實在是太想要測試很久的時間,但是就是沒有注意到潮汐,那時候就快速的退潮,我們的推進器就有點卡道到底,就有點斷掉,所以那次實驗呢,我們就知道潮汐非常重要。

 

OS

海洋吸塵器不斷推陳出新,讓性能得到升級,不再依靠天氣因素收集垃圾,反而能夠主動打擊海廢危機。

 

BITE

所以那時候我們就想說,我們是不是應該要,讓湛鬥機去主動的去追垃圾,而不是讓它被動的在等垃圾進來,所以那時候我們就決定,那如果我們下一台要精進的話,我們要讓湛鬥機跑起來。

 

標三:廢漁網難清理 回收與再生出路

OS

除了塑膠為主要海廢以外,廢棄漁具漁網的清理也是一大難題,不僅造成生態破壞,也掐住海洋的生機。

 

BITE

它除了對於海洋生物的影響之外,它還會附著在所謂這些魚礁上面,不管是人工魚礁,也就是我們投放的人工魚礁,或是自然的礁上面,它本來礁體就是它有很多孔隙,可以讓這些海洋生物去附著去生活,那當這些網具覆蓋的時候,它基本上這些棲地的功能,就是喪失掉,它基本上會影響到,整個生態的一個效果在。

 

OS

那這些廢棄漁網又該如何處理呢,同樣在漁港不遠處,有個特別劃設的區域擺放著成堆的漁網,這裡是廢棄漁網暫置區。廢棄漁網暫置區是2020年環境部「向海致敬」計畫之一,迄今為止已成功將全台海廢量減少六成。

 

BITE

那可是這幾年,蠻多的地方政府會開始在港口設暫置區,然後會連絡就是相關的業者去收,那這時候對漁民來說,他帶回來,他知道怎麼處理了,他才會願意帶回來。

 

標四:廢漁網變滑板車 實踐創新價值

OS

拉長廢漁網生命線,讓沉落在海底角落的幽靈魚網重新浮出檯面,還能有這一招。

 

BITE

我們知道說海廢有一大部分是漁網,但是漁網它拿起來之後,你發現漁網它有不同的材質,所以你還要把不同材質的漁網,去做分類,所以這個主要它會是一個利用潮汐以及洋流去做一些設定,然後他們就是在那個地方,會建置收集網,然後去把那些所謂海廢給收集起來。

 

OS

這是來自瑞士的滑板車製造商。經過了解滑板車的踏板是由回收漁網和塑膠,通過回收轉化變成綠色塑料,踩踏上去堅固耐用又輕盈。

 

BITE

那我們的成品滑板車,主要分成三大材料,第一個是塑膠踏板,金屬的車身的桿子,然後橡膠的手把,那我們在針對廢棄漁網收集回來的部分,廢棄漁網大部分是所謂的PE或HDPE這種材質,那在我們車體上面呢,我們主要會用在您現在看到的這個蓋板,那蓋板的部分,它佔掉很大的範圍,所以其實在以回收料使用的比例來說,它非常大。

 

OS

不僅是塑膠製品和廢棄漁網能夠再生,藉由政府和民間共同合作,也讓海廢得到妥善處理,為水下生態盡一份心力,還給屬於大海的一片湛藍,持續生生不息。

FB留言板

PeoPo 討論區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

  • 文章屬於開放討論空間,回應文章的議題與內容不代表本站的立場
  • 於明知不實或過度謾罵之言論,本站及文章撰寫者保留刪除權
  • 請勿留下身份證字號、住址等個人隱私資料,以免遭人盜用,本站不負管理之責
  • 回應禁止使用HTML語法
0

加入時間: 2011.10.11

世新Online

加入時間: 2011.10.11
3,333則報導
2,985則影音
572則OnTV

作者其他報導

2:58

力抗罕見白血病 用「美人腿」走出奇蹟

2024-06-05
瀏覽:
4,081
推:
1
回應:
0
3:06

百年工藝迎新生 漆藝走入你我生活

2024-06-02
瀏覽:
3,965
推:
0
回應:
0
1:40

鎔金薪傳 溫清隆金工之路

2024-06-02
瀏覽:
3,041
推:
0
回應:
0
5:20

化災為福 以原生種重新站起

2024-06-02
瀏覽:
6,347
推:
2
回應:
0
1:40

泥作工藝—傳統技藝的亙古之美

2024-06-02
瀏覽:
4,452
推:
0
回應:
0
1:37

越式洗髮盛行 一條龍服務超吸客

2024-06-02
瀏覽:
2,658
推:
1
回應:
0
1:39

精雕細「啄」排灣族圖騰 塗南峰藉木雕重獲新生

2024-06-02
瀏覽:
6,799
推:
0
回應:
0
1:34

高齡劇團偕青年 懸絲技藝盼流傳

2024-06-02
瀏覽:
3,298
推:
0
回應:
0
3:43

偏鄉教師造產業鍊 翻轉老農困境

2024-06-02
瀏覽:
2,061
推:
0
回應:
0

海廢處理妙方 廢漁網滑麗變身

搜尋表單

目前累積了188,801篇報導,共12,893位公民記者

目前累積了188,801篇報導

12,893位公民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