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親創立掌中劇團 兄弟創新光雕舞台

文字-A A +A

記者黃慧真 / 台中採訪報導

父親創立掌中劇團 兄弟創新光雕舞台

新勝景掌中劇團的創立可謂承襲了一段悠久的劇團歷史,始於 1996 年於臺中豐 原的誕生,前身為朱清貴掌中劇團,第一代團主朱清貴先生的奮鬥和汗水,為這塊舞台埋下了堅實的基礎。如今,隨著時間的推移,這塊舞台的主人已經由 第二代團主朱勝珏先生接任,朱勝珏先生是家族中的長子,而他的弟弟朱祥溥也是團中的一員。從小這兄弟倆就跟隨著父親的腳步,演繹著戲劇的精彩與感動。

這段劇團的歷史不僅是一段家族的傳承,更是一段戲劇藝術的傳承,他們將父親留下的遺志化作自己的信念,將傳統舞台創新為光雕舞台,將戲劇的美好傳 遞給更多的觀眾,他們的舞台,是一個凝聚了家族情感、汗水和努力的地方,也是一個展現藝術魅力、感動人心的場所。

朱清貴是南投名間人,年輕時和布袋戲結緣,曾在不同戲班擔任學徒。初出社 會時,跟著外公一起做鋁門窗生意,也開過計程車,後來選擇中年創業,和朋友一起創立朱清貴掌中劇團。朱勝珏,平時在外做廚師兼職補貼家計,假日有空仍會回家幫忙爸爸,協助戲班事務,朱勝珏無奈的說:「那時候小月時,甚至一整個月都沒有演出,只能死 撐,一度想要放棄算了。」為了不讓父親後半輩子的心血消失在自己手裡,努 力的跟父親學習技術,想讓這個傳統文化能夠繼續傳承下去。 

朱勝珏從國中開始,便跟隨父親四處奔波演出布袋戲,從最基本的前置作業, 場景搭建開始學習,到學習如何去操作戲偶,經歷二十多年的磨練,如今他能 夠獨立完成所有基本的前置作業,由於現今科技的進步,布袋戲的樂曲、口白,基本上都是用 mp3 音檔直接播放,他能夠直接隨著音樂與口白,獨立操作 戲偶的肢體與走位,與以往較傳統的年代,背景音樂會請專業的樂團來奏樂, 口白也會請專業的師傅在現場直接進行講述演出,有著巨大的變化與差異。

新勝景掌中劇於豐原碧雲宮民戲演出。黃慧真/攝

朱祥溥於1988年出生於台中豐原,從小與哥哥朱勝珏跟著父親朱清貴創立的新勝景掌中劇團演出,但他對劇團演出毫無興趣,喜愛創作畫畫的他,大學就讀雲林科技大學多媒體設計系,畢業後從事動畫設計、廣告等的工作,理想是成為一名動畫導演。

朱祥溥說:「我們家現在真正可以操偶的人是我哥哥,我從高中之後就很少幫我爸爸工作。我的夢想是當導演,進遊戲產業,或當動畫導演,我不喜歡做粗重的工作,但跟著父親出團常常要搬很重的東西,我不喜歡。我這樣是不是很不孝?」雖嘴上說自己不孝,但在父親罹癌過世的前幾年,他毫無猶豫的回家與哥哥陪伴爸爸抵抗病魔,儘管最終沒有發生奇蹟。

 

傳承遺志與轉型的契機

出自對父親辛勞的不捨, 朱勝珏接下劇團。布袋戲是朱清貴一輩子的熱愛,即使生病,仍然賣力演出,用心的做好每場戲。看著帶病的父親搬運演出使用的布景鐵架、戲偶道具等,沉重又疲乏,有時甚至還需要鄰居協助,朱勝珏心中萬般不捨,不做多想,就辭去廚師的工作,回到家鄉接手劇團。

朱祥溥說:「每次演出,跟著父親的貨車下郷,搭台、搬道具,其實很辛苦,我很不喜歡做這些粗活,但卻可以感覺得出來,父親很享受跟自己的兩個孩子同 台的感覺,我到現在都還能記得爸爸在台上的笑容,只可惜我就是沒辦法像哥哥那樣投入。」於是朱祥溥專心走創意設計路線,哥哥朱勝珏則專注團務,協助父親演布袋戲。

好景不常,2012年朱清貴被診斷出罹癌末期,全家陷入低潮,儘管朱清貴勇於與病魔對抗,但終究敵不過病魔的摧殘,直到2015年,朱清貴撒手人寰。朱勝珏扛起團主的重擔,接下演出,弟弟朱祥溥也在「夢想動畫」創辦人林家齊的鼓勵下,將所學運用在父親熱愛的事業上,兩兄弟同心開啟了新勝景的轉型之路。

新勝景掌中劇團,第一代團主為朱清貴先生。(照片提供:新勝景掌中劇團)

朱祥溥回憶,在父親生病期間,仍然盡力照顧哥哥的戲班事業,不僅傳授他所有的功夫技巧,還試圖將團務細節傳承下去。朱祥溥看見了哥哥拼搏的精神, 但現實總是如此殘酷,父親去世後,公司失去了許多老客戶,他們都不再請 「新勝景」演戲了,因此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挑戰。

朱祥溥感到很不甘心,同時也不想讓哥哥一人承擔所有壓力,思考著如何重新打響「新勝景」的名聲,總有一天要讓所有人回頭請他們演戲,燃起了革新的念頭,他希望「新勝景」不只是繼續走下去,而更是要闖出一片天,讓所有人 記住「新勝景」此名。

對家族布袋戲的情感,搭配本身所學專長的特色,朱祥溥逐漸探索出傳統藝術和新科技之間的巧妙。接踵而來的挑戰,也讓他備感壓力疲勞,加上自我要求 高,以及合作團的需求不同,想找回布袋戲曾經的風光,真的是千頭萬緒。 朱祥溥對於布袋戲的掌握雖然沒有哥哥深,但他有著許多的創意與新點子,並向哥哥提出「光雕布袋戲」的構思,想用自己擅長的動畫技術結合科技,讓傳統的布袋戲舞台別有不同。

長子朱勝珏(後)、次子朱祥溥(前)。(照片提供:新勝景掌中劇團)

 

傳統結合科技 — 光雕創新舞台

最初,朱祥溥以裝置藝術的概念,單純將光雕套用在布袋戲布景上,但是光雕必須打在白色的空白布景上,朱勝珏從傳統布袋戲酬神演出的立場思考,認為白色並不吉利,這項計畫也因此延遲了三年。

一直到2017年,朱祥溥到臺北工作,觀察到傳統文化的表現形式和現代生活有龐大的差距,當年輕人看慣了電影、動漫,再回頭看傳統文化時,需要非常高 的想像力,「一個小兵出來就代表千軍萬馬,必須要引導觀眾想像,要用現代觀 眾的角度去說故事。」這個發現使他重新燃起光雕布袋戲的念頭,並決定將光雕、動畫和布袋戲結合,設計出史無前例的光雕投影布袋戲。

朱祥溥認為有了光雕這個秘密武器後,故事可以有別於傳統劇本,時間軸不必 線性發展,能夠自由的運用剪輯、蒙太奇手法,令觀眾擁有更大的想像空間, 也因為演出範圍從景框延伸至整個景片,他利用自身專業為每一個角色畫出動 漫風格的畫像外,也將動畫元素加入至演出中。

朱祥溥說:「但光雕布袋戲做看似是替布袋戲開創出新的道路,要走的長遠,並不能只是視覺效果上做改變,而是需要在整體上更符合現代人的眼光,「像是劇本不一定要狗血,而是有更多面向,吸引觀眾。」

2017年,朱祥溥任職於「夢想動畫」公司,老闆林家齊詢問他是否有新點子能執行,朱祥溥的想法也差不多成熟了,於是向林老闆提出「光雕布袋戲」的構想,兩人一拍即合,有「夢想動畫」團隊的合作與投入,朱祥溥的夢想終於踏出第一步。

白晝之夜自 2016 年開始引進臺灣,並以「台北」作為舉辦城市,六年來, 經過文化局、台北市政府的努力,在臺灣帶起一股白晝之夜風氣,並融合臺灣當地特色來舉辦盛宴,在「每年十月的第一個週六 」,皆有不同主題的白晝之夜舉辦在台北街頭。在2018年「白畫之夜」,朱祥溥推出了第一彈《南俠一生傳》,此演出由哥哥朱勝珏領軍「新勝景掌中劇團」,演出的正是父親朱清貴生前最愛的劇目,武打橋段,加上炫目的光雕舞台,推出之後果然一炮而紅。

在過去幾年,大眾看到的布袋戲舞台,大多是螢光彩繪看板搭建而成,如今轉變為光雕秀的投影布幕,投影出的祥獅栩栩如生、靈活俏皮,更科技化的是,隨著劇情的發展,舞台也會隨著變換場景、特效等。

震撼的3D動畫效果,為布袋戲舞台開拓全新的視野,朱祥溥認為,光雕舞台的 想法來自傳統的布袋戲舞台,他設想著,為什麼當時的布袋戲師傅,會想要用 五顏六色的、螢光的顏料,去描繪宮廟富麗堂皇的感覺?所以一開始的版本,他 反而不是照著螢光舞台的樣子去描繪,而是把宮廟的質感做上去,包括繁複的龍柱,俏皮可愛的獅子,就是要把想像中神明住的地方表現出來。

透過「白畫之夜」的精采演出,新勝景掌中劇團已經吸引了廣泛的關注和青睞,不僅在國內各地的表演場合備受歡迎,更受到國際性活動的邀請,如雲林國際偶戲節、桃園科技藝術節等,更令人振奮的是,在2019年,劇團更獲得了美國的邀約,開啟了一段跨國巡演的新征程。

這些成就不僅是對劇團過去努力的肯定,更是對未來的激勵和期許,隨著不斷的努力和創新,我們可以預見,新勝景掌中劇團將在國際舞台上繼續發光發熱,為臺灣戲劇文化的傳承與創新貢獻更多力量。

白畫之夜 —《南俠一生傳》演出。(照片提供:新勝景掌中劇團)

FB留言板

PeoPo 討論區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

  • 文章屬於開放討論空間,回應文章的議題與內容不代表本站的立場
  • 於明知不實或過度謾罵之言論,本站及文章撰寫者保留刪除權
  • 請勿留下身份證字號、住址等個人隱私資料,以免遭人盜用,本站不負管理之責
  • 回應禁止使用HTML語法
0

加入時間: 2013.10.23

大傳爆報

加入時間: 2013.10.23
359則報導
233則影音
41則OnTV

作者其他報導

6:17

探尋西螺小鎮 訪丸莊黑豆醬油

2024-06-28
瀏覽:
0
推:
0
回應:
0
3:01

食農教育結合料理體驗 從生活學習在地文化

2024-06-28
瀏覽:
303
推:
0
回應:
0

保姆 最卑微的照顧者

2024-06-27
瀏覽:
1,285
推:
0
回應:
0

外省第三代 為時代上色的藝術家

2024-06-27
瀏覽:
1,089
推:
0
回應:
0

不甘屏凡的信念 拉近城鄉教育的TOTB

2024-06-27
瀏覽:
883
推:
0
回應:
0

至少我們還有音樂

2024-06-13
瀏覽:
3,911
推:
0
回應:
0

從陶藝創作看人生與成長

2024-06-12
瀏覽:
5,295
推:
0
回應:
0

古法釀造 本味就是鮮 丸莊醬油觀光工廠

2024-06-12
瀏覽:
3,877
推:
0
回應:
0

古法釀造 本味就是鮮 丸莊醬油觀光工廠

2024-06-12
瀏覽:
3,580
推:
0
回應:
0

跨越時代的鴻溝 全臺首創光雕布袋戲

2024-06-08
瀏覽:
4,758
推:
5
回應:
0

父親創立掌中劇團 兄弟創新光雕舞台

搜尋表單

目前累積了189,042篇報導,共12,911位公民記者

目前累積了189,042篇報導

12,911位公民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