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世心入世情
【台視報導】宗教信仰是人文社會中的精神產物,而宗教關懷主要是落實利益眾生,勸人為善為目標,任何一個宗教,若能夠源源流長,則必須以人為出發點真正能關係到人的,現實生活與需求進而超越表象達到,心靈的自由與釋放,這就是宗教走入世間而,不同於世俗隨波逐流,也因為如此宗教,才能成為世人的精神慰藉,任何一個宗教若,缺少義理的研究,就無法長久維繫眾生的信念,近來佛教界經常推廣,佛學講座與釋疑,經典研討與誦讀,也就是要讓眾生在,拜佛與禮佛之外,向佛教更深層的義理紮根,以便凝聚向佛的心,也希望從生活中,體驗宗教的真義,培養心靈清靜,能夠提升信徒之生活水準。
慧嚴法師說:「年年都有一次在外面,較大型的佛學講座,今年是如何儲存福德資糧為題,作為三天的佛學講座,主要的內容則是,我相信任何每一個人,任何一個佛教徒都是,對這個福德都非常重視,因為我們一個人,活在這世間上,
有沒有福德是關係,生活人生的幸福與否,本著這樣子,大家的這樣一種需求,
所以今年特別以,如何儲存福德資糧為題目,那麼,來做演講。」
於年以清代知識份子的佛教信仰為題取得京都佛教大學文學博士的鳳山佛教蓮社慧嚴法師,讓佛教的教義與關懷,能夠真正落實人間,佛法在世間不離世間覺,似乎正應證這三道理,本著自利利人,自己能夠得到利益,也能夠利益別人,所以在我個人來說就是,盡量在弘法的方法上,那麼合法的基礎,盡量地能夠引經據典,佛經他講什麼東西,然後也能夠觀察我們的社會,到底現在社會所需要是什麼,處理人心所需要的是什麼?
慧嚴法師說:那麼把他跟佛經,佛教的經典把他做一個聯繫,能夠把他連貫在一起,也希望透過對經典了解,也讓信徒們真正的知學佛法,尤其是親近聽到佛法,是非常非常不容易的事情,回?佛陀釋迦摩尼佛,即初本義勸人是萬緣放下,覺觀本性,但佛教演變至今,產生了無數的派別,世人膜拜神像,若是只是求得一份心靈的慰籍,無可厚非,但是過度的膜拜,不務正業,相信覺非世尊最初的初衷,平常生活中,若能懂得觀照內心普渡眾生,那麼修心之道便是修佛了,修這個心並不是一個很容易,的一件事情啦!
實際上我們從行為上,要求開始可能比較重要一點,就是在佛教裡面,我們深信因果的道理,也相信因緣所生法,所謂緣生緣滅的道理,所以我們一個佛教徒,我們基本上能夠,從這個緣起法,因緣和合而生,因緣分散的時候,雙面的緣起法的道理,我們在日常生活裡去體驗它,去珍惜他,近來在多元社會的衝擊下,各種思潮也有了改變,而其中宗教的轉型最為明顯,舉凡辦宗教講座,宗教儀式的擴大舉行,災難救助慈濟眾生,醫療補助等....不但引發社會大眾的關注,也吸納更多人精神的嚮往,但坊間的宗教團體多的不勝煩舉,選擇宗教屬性同時,其時不是何嘗檢視自己的內心,當內在的想法與宗教,利他的行動契合的時候,
宗教的精神便因此而彰顯,不是嗎?
台視專訪 : 慧嚴法師,鳳山市人。十八歲皈依煮雲法師,二十歲剃度出家。早年畢業於東方佛學院,後任教於台北智光商工職業學校,長達十二年之久,一九八○年負笈東瀛,一九九一年以清代知識份子的佛教信仰為題,取得京都佛教大學文學博士之學位,是國內第一位獲得此學位的比丘尼,也是台灣第三位博士出家人。
慧嚴法師現為中華佛學研究所,專任副研究員,且任教於玄奘大學歷史系研究所、清華大學、中央大學歷史研究所。她於一九九一年十月接掌鳳山佛教蓮社第二代住持及董事長之職,而成為台灣佛教界第一位博士比丘尼的住持。
慧嚴法師除了熱心於佛教事業外,也活躍於國內外學術界,發表研究論文。她致力於弘揚彌陀淨土思想,有心創辦佛教大學,在研究經典上,特別強調佛經思想背景及系統,目前正在探討日本佛教對日據時代台灣的影響,以及中國江南佛教對光復後之台灣的影響。著作中日文皆有,發表於有名的刊物。今將其發表過的論文,列舉於下:
(一)太虛《台灣商務印書館、一九七七年十二月》。
(二)計數念佛思想的探原(『海潮音月刊』六十五之一、一九八四年一月)。
(三)煮雲上人精進佛七源流之探討(『海潮音月刊』六十八之五、一九八七 年五月)。
(四)無量壽經糅合?的一研究(一)《『佛教史學研究』第三卷第二號、昭和六十二年十月》。
(五)戒殺放生?仁?思想〈『鷹陵史學』第十三號、一九八七年十月三十日〉。
(六)無量壽經糅合本?一研究(二)《『鷹陵史學』第十五號、一九八九年九月三十日》。
(七)煮雲上人與精進佛七(『當代佛門人物』,東大圖書、一九八六年)。
(八)佛教倫理與時代潮流(『從傳統到現代,東大圖書、一九九○)。
(九)今文學家龔自珍?魏源?佛教信仰(『東方學』第八十一輯、平成三年一月二十日)。
(十)清乾隆時期江南士大夫的佛教信卬(『興大歷史學報』創刊號、民國八 十年二月)。
(十一)彭際清與戴震的儒佛論辯(『東方宗教』第二期、一九九二年)。
(十二)中國禪宗在西藏(『中華佛學學報』第七期、一九九四年七月)。
(十三)學佛與鄉土(春暉出版社、85年9月出版)。
(十四)(慧嚴佛學論文集)、(春暉出版社85年10月出版)。
(十五)淨土概論(東大圖書公司,87年4月出版)。
(十六)臺灣與閩日佛教交流史(春暉出版社,97年5月出版)。
近期學術活動:
2011年1月9日(星期日)圓光佛學院男眾佛學館
9:50─ 11:10 慧嚴法師發表清代台灣佛教的特點與研究
2011-1-24 日本學術交流武田浩學慧嚴法師翻譯歡迎報名參加
地點如下:
大智度論的研究作者日本武田浩學簡介
學歷 :早稻田大學學士
大谷大學碩士、國際佛教大學博士
職歷 :國際佛教評議員.東方研究會研究員
----------------------------------------
演講地點(一) : 玄奘大學
竹溪廳
時 間 : 100年1月24日(一)
上午10:00~11:30
下午2:30~4:00
--------------------------------------------
演講地點(二):成功大學
時 間 : 100年1月25日(二)
上午10:00~11:30
聯絡單位 :
玄奘大學日文讀書會 新竹市玄奘路48號
成功大學歷史系 台南市大學路1號
簡訊:0917-039507 歡迎報名參加
EMAIL: shikonghua@yahoo.com.hk (空華法師)
日文讀書會:http://blog.yam.com/hcureligion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