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deo Player is loading.
Current Time 0:00
Duration -:-
Remaining Time --:-
This is a modal window.
The media could not be loaded, either because the server or network failed or because the format is not supported.
Beginning of dialog window. Escape will cancel and close the window.
End of dialog window.
#為百年燈塔園區老樹尋求生機#
繼110年3月白沙岬燈塔南洋杉被斷頭死亡後,今再傳出燈塔園區老樹遭褐根病重創,將再砍除園區內17棵大型苦楝樹,管理單位透過地方社群發布6月21日上午安排中興大學「樹博士」,前來說明樹木伐除的原委。
一開始,樹博士帶領大家說明每棵樹的現況,民眾現場詢問瞭解樹木的處境,農業部林業試驗所傅春旭說:它這裏面住的,應該是家白蟻和土白蟻,家白蟻的破壞力比較大,它就跟你玩真的。如果是那黑色土白蟻,它是上面一層,然後你用一些驅避,它會都不見。那我們做方法很簡單,就把這邊清創,把白蟻弄掉,然後內部做支撐,像做接骨一樣,一節一節接,上面頂住下面頂住,然後減重,支撐 那這個支撐下去,你可以想一下它裏面很深,你要挖開來,然後要把那個錨釘,一疊一疊的先打下去,然後一節一節接,接到這個上面的可以撐住的,那這樣的話這棵就沒有所謂風險的問題,可是問題是這個,價格就等於是蓋半楝房差不多。
接續進入室內進行面對面溝通,在地人表達對於園區樹木情感的羈絆及陪伴生活的點滴。
地方耆老謝榮坤先生:我是觀音這邊的人,所以這很多樹我們都很熟悉。
石觀音愛鄉會前理事長姜錦增:說它在這「萌蘗更生」我們可以接受,至少讓這個根存在,這棵樹我們看得到它。
交通部航港局呂科長:後續除了伐木,我們後續還會去做褐根病防治,跟那個白蟻的防治,今天現場大家剛剛都有遶過一遍,其實有些樹木它是還腐朽的蠻嚴重,所以就希望大家可以支持我們這樣萌蘗更生,更新的方式嘗試把一些樹木保留下來,讓大家還是有這個記憶,那棵樹其實還在,它有一個新的生命存在。
白沙岬燈塔是已逾百年歷史的國定古蹟,園區的百年苦楝、南洋杉先後因褐根病而遭移除,現今的17棵樹又因腐朽嚴重必須處理,雖然管理機關已委託專業廠商進行褐根病及白蟻防治,但珍貴資源尚需介入更多的保護以防微杜漸,園區樹木尚未依桃園市樹木保護自治條例進行充分的識別、鑑定、登錄及進一步保護,相關機關應儘速辦理以彰顯對於自然文化景觀資源的重視。
公民記者 Guanyin-Chang 觀音採訪報導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